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金属油罐一般为200m~3至上千方,大为5000m~3以上。小型油罐对地基的压力一般为98kPa 以上,而大型油罐压力则达196kPa 以上。由于油罐长期装油处于受载状态,同时各种油管线、暖气、排水线互相连结,所以不允许罐基础在使用过程中有严重的下沉和倾斜。如何保证罐基础的施工质量,是广大油罐建设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金属油罐基础施工方法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海石化公司炼油厂因扩建工程需要,将原有1万m~3油罐拆除改建为2万m~3新罐,同时要求其周围管线及设施照常使用.由于旧罐已生产使用40余年,该工程勘察工作除按常规方法外,还做了现场十字板、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及三轴剪力和先期固结压力试验,并对非预压区及预压区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其试验成果可供类似地质条件下进行基础设计及确定地基影响深度与勘探深度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1.国内外大型储罐的发展现状 (1)国外大型储罐的现状。在原油储库的建设中,对同储量来说,单罐容积越大建罐成本越少,投资就越少,也易于管理。因此国际上的储罐越建越大。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储罐有拱顶罐、内浮顶罐容积达10×10~4m~3,其拱顶的设计采用的是铝网壳结构技术。外浮顶罐的最大容积已达到了20×10~4m~3。最大锥顶罐5×10~4m~3。目前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不断的研究更大型的储罐技术,包  相似文献   

4.
对构件进行预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是目前大型原油储罐建造的常用方法。对照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16×10~4m~3浮顶储罐建造案例,以大型原油储罐的构件预制过程为基础,对清扫孔和有罐嘴的罐壁板的预制方法、检验步骤和热处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大型储罐底板、壁板等主要构件需要按照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预制,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和检测,以提高制造精度。采用构件预制方法,可以保证大型浮顶储罐的构件预制深度,提高大型储罐的建造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和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储罐是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设施。大型储罐一般建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沿海地区,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下,储罐在承受风载荷时容易出现浮盘卡盘、屈曲失稳现象,频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储罐所承受的风载荷给储罐安全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大型储罐在地基不均匀沉降下承受风载荷时能够保持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下承受风载荷的储罐进行了数值仿真,总结出储罐的风压驻点周向角变化对沉降下储罐屈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储罐临界屈曲载荷的变化由储罐发生风致屈曲的位置及风压驻点附近罐壁变形情况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6.
大型储罐罐底板焊接防变形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储罐建造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是控制罐底板的焊接变形。在10×10~4m~3大型原油储罐的罐底板施工中,采用CO~2气体保护自动焊打底、埋弧自动焊盖面的焊接工艺,既能有效防止焊接变形,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石油机械》2016,(12):96-102
为了探究20万m~3原油储罐在三向地震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和屈曲失稳问题,首次采用ADINA软件分别建立了无地基无浮顶、无地基有浮顶和有地基无浮顶3种液固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激励波下储罐的晃液波高和罐壁动压力,利用重启动有限元分析技术探讨了地震激励方式和初始扰动对罐壁屈曲失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激励方式和地基对储罐的晃液波高和罐壁动压力有显著影响,浮盘使液面波高幅值降低约50%;地震激励和初始扰动影响屈曲失稳的发生部位和时间,且不可忽略上下地震激励波和最大震源来源方向;较大的初始扰动将导致罐壁提前发生失稳,且失稳扩展最快的3个区域最大震源方向夹角分别为15°~30°、70°~80°和160°~170°。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大型原油储罐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炼油厂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使用中的贮罐、换热器、缓冲罐及容器管线因腐蚀而发生泄漏。由于贮罐及各种管道中介质化合物的含量、压力、温度、地下水位及土质和气候环境的差异,容器及管道使用年限差别较大。暖气管线有几个月即泄漏的,埋地水管线一般1~3年出现泄漏,而输油管  相似文献   

9.
某炼油厂新建10 000m~3汽油储罐采用倒装提升法制造安装工艺。文章对该罐施工前的准备、罐底安装、罐壁安装、拱顶板安装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具体的科学的实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石化厂炼油中间油品罐区10台储罐的罐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改造方案是利用炼油厂现有瓦斯管网系统将其回收利用。包括罐顶油气收集管线和增压风机,并完善储罐氮封和安全附件。该方案需根据储罐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压力控制方案和应急安全措施。该治理方案投资小,运行费用低,不仅取消了废气排放口,而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作为优先选用的炼油罐顶气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贾庆山 《高桥石化》2000,15(1):32-36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储罐.无论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案。在充水预压过程中或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基础差异沉降,使储罐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分析了差异沉降对储罐生产使用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储罐基础纠偏方法及修复施工要点,着重介绍采用挖沟排挤法的成功经验,简单易行且费用低廉。尤其适用于5000~10000m^3油罐基础纠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大型非锚固原油储罐三维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罐底和地基材料接触单元的方法,替代罐底和地基材料弹性杆单元的方法,模拟罐底和地基材料的接触力.以一台新建15×104m3储罐为分析对象,分析储罐内储存不同温度原油在冬季越冬时,壁板、开孔边缘和大脚焊缝应力分布规律,为大型原油储罐安全、可靠越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迅速发展,大型的油气储存码头、LNG和LPG储存库以及各种长输油气管线等等建设工程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而且随着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原油储运设施已向大型化发展,现用的原油储罐都在1万立方米以上,而且半径和高度都要比以往的储罐大。然而,在这种大型储罐的建造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其中罐底板的焊接变形就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对大型储罐罐底板焊接变形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多年来浙江、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100余台大型油罐工程的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和应用实践的研究,并参考各国文献、标准,提出油罐罐体变形的三种模式,分别给出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浮顶罐、内浮顶罐和拱顶罐的罐基不均匀沉降允许值,探讨了我国现行地基规范尚无统一规定的储罐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大型立式油罐发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大型储罐发展的情况,结合国内已建成投产的大型储罐的现状,提出国内储罐大型化过程中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包括罐壁、罐顶以及浮顶)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张晨 《炼油与化工》2020,31(2):29-30
某炼油厂石蜡成型装置高位罐的作用是为石蜡成型装置储存和提供原料,高位罐内蜡油需要通过石蜡加氢罐区泵P-301A/B间断性输送。由于操作不连续,为保证管线畅通,每次输送油品前后均需要用蒸汽对管线进行扫线,造成能耗高、高位罐带水量大、储罐占用率高、员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文中通过对装置流程调研和分析,将间断性供料改为连续供料,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节约了能耗成本,提高了储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储罐,常会出现较大的下沉和倾斜,因此建造一台1×10~4m~3的油罐需打钢筋混凝土桩数十根甚至上百根.如何合理设计桩基使之既安全又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一方面要改进理论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从已建和正在建的储罐工程中积累可靠的资料.要保证油罐的正常使用,尤其是浮顶式罐,则要及时提供因不均匀下沉而引起的倾斜值,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们将要研究因地基承载能力不够而造成储罐下沉的典型事例。 1、图1是5000m~3罐群的下沉示意图。沿罐底外沿(可认为沿罐壁与罐底的接缝)的水平测量表明,最大下沉为270mm。可以看出,图上的箭头是朝着罐场可能下沉的不同方面的。这表明,地基处理不好,是单方向下沉的原因。同时,地角下面没有环形基和钢筋混凝土条基也是下沉的一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低温储罐压力接近常压,环境变化极易引起储罐压力的变化,造成安全隐患。储罐装置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采用独立的DCS和紧急停车系统(ESD);精度伺服液位计和音叉式液位开关用于储罐液位的测量、控制和联锁;采用流量平衡法检测丙烯输送管线的泄漏,温度检测均匀分布在储罐吊顶内表面、罐底内表面、罐壁内表面;采用3台压力变送器对储罐的压力进行测量、控制和联锁。应用表明: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既保障了储罐的安全运行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储罐的基础沉降常导致储罐顶盖变形并影响浮盘的正常使用,一般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CFG群桩复合地基可应用于大型储罐的地基处理.以伊拉克某油田中心处理站的2座5万m3的储罐为研究对象,观测了满水静载条件下的沉降值,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CFG群桩可以明显减少软土地基的整体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