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氚标记吲哚美辛(3H-IN)在荷瘤小鼠血液及瘤体内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在肿瘤中的蓄积现象。荷Lewis肺癌小鼠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和瘤组织,分别测定其放射性计数及药物浓度。结果表明,3H-IN蓄积于肿瘤中,并以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瘤体中吲哚美辛药物原形则消除迅速且浓度远低于血药浓度。小鼠血浆和瘤体内不同时相IN的药物浓度数据用DAS ver1.0实用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选择二室模型,且权重系数为1/cc拟合药-时曲线,得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证明3H-IN有很好的瘤组织趋向性,其药物原形并非在肿瘤中蓄积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用氯胺-T作氧化剂将合成的HIS-IN与Na131I室温下振荡反应1 min,加入Na2S2O3混匀终止反应。三氯甲烷和甲醇作展开剂,用支持介质为GF254的薄层层析法鉴定131I-HIS-IN的标记率、放化纯、标记稳定性。研究131I-HIS-IN在荷Lewis肺癌小鼠及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肿瘤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131I-HIS-IN放化纯98%;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分布:肿瘤组织在4 h时%ID.g–1达峰值4.73±0.07,8、12、16 h肿瘤/血比值分别为2.95±0.30、2.67±0.62、3.54±0.54,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相似。肿瘤组织坏死部分随给药后时间延长而增多。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吲哚美辛及其衍生物组胺吲哚美辛对鼠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建立40只Lewis肺癌昆明小鼠腋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四组:顺铂(DDP)治疗组、顺铂+吲哚美辛(DDP+Indomethacin IN)治疗组、顺铂+组胺-吲哚美辛(DDP+His-IN)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小鼠于治疗前后各行PET/CT显像及取眼眶血0.2 mL,留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靶本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TNF-α含量均升高,以DDP+His-IN组更为显著;抑瘤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表明IN、His-IN与DDP联合用药抗肿瘤效果好,尤其DDP与His-IN联合应用抗肿瘤效果更佳;另外,T/B比值变化能较早反映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彩霞  徐微娜  周丽坤  王爽 《同位素》2004,17(4):214-217
采用氚标记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示踪技术,观察3H-IN在Lewis肺癌C57小鼠体内的分布及IN治疗Lewis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3H-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服药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ID%/g)达较高水平,此后其清除速率明显慢于其它组织;服药后7 h,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之间的放射性摄取有差异(P<0.05),12 h差异显著(P<0.01)。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的放射性摄取比4 h开始>1,12 h达最高。IN的抑瘤和抗癌作用结果显示:用IN治疗的Lewis肺癌C57小鼠在接种后第20天肿瘤体积为3.59 cm2,仅服用生理盐水的小鼠(对照组)肿瘤体积为8.37 cm2,其抑瘤率为57.1%;接种肿瘤早期即口服IN的小鼠未见肿瘤生长。以上结果表明IN有较强的肿瘤靶器官亲和性,可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并长时间存留,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及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放射自显影术对机体不同组织的蛋白质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寿彭  乐尚成 《核技术》1991,14(11):695-700
  相似文献   

6.
刘侃峰  张彩霞 《同位素》2010,23(3):173-176
观察了131I-组胺-吲哚美辛(131I-His-IN)对荷Lewis肺癌大鼠的SPECT显像及内照射治疗效果,为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以灌胃的方式给荷Lewis肺癌的模型鼠131I-His-IN,并对灌药后的荷瘤鼠行SPECT显像及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与肿瘤以外各显影区域的131I-His-IN放射性计数比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即131I-His-IN在肿瘤区的相对停留时间较长;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坏死组织随时间推移而增多。以上结果表明,131I-His-IN具有诊断肿瘤原发灶、远处转移灶的作用,对肿瘤具有双重治疗的作用,是当前进行肿瘤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者考虑到医学辐射防护对人类健康的特别重要性,为了能及时监测机体受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情况,研究设计了用各种不同水平的放射自显影术进行不同条件内污染的监测。先后摸索成功了用冰冷微观放射自显影术来监测体内呈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内污染核素;涂片放射自显影对污染机体的血、髓、尿和粪样进行监测;并设计探讨用双标记放射自显影术对复合污染的核素进行鉴别监测;尤其是我们摸索成功的将闪烁液直接渗入液体乳胶中的荧光增敏放射自显影术,可以提高灵敏度达10倍之多,从而显著提高对低水平内污染核素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者考虑到医学辐射防护对人类健康的特别重要性,为了能及时监测机体受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情况,研究设计了用各种不同水平的放射自显影术进行不同条件内污染的监测。先后摸索成功了用冰冻微观放射自显影术来监测体内呈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内污染核素;涂片放射自显影对污染机体的血、髓、尿和粪样进行监测;并设计探讨用双标记放射自显影术对复合污染的核素进行鉴别监测;尤其是我们摸索成功的将闪烁液直接渗入液体乳胶中的荧光增敏放射自显影术,可以提高灵敏度达10倍之多,从而显著提高对低水平内污染核素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伟伟  梁婷  张超  曹慧  侯桂华 《同位素》2020,(2):102-109,I0002
CD93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新生血管生成激活剂,有可能成为肿瘤监测的重要分子靶点,因此制备125I标记抗CD93单抗(125I-anti-CD93 mAb),研究其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及磷屏显像特点,探讨其对A549肺癌靶向性及CD93阳性肿瘤监测的可行性。本文制备125I-anti-CD93 mAb及125I-IgG并进行鉴定;建立A549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125I标记抗CD93单抗,并设125I-IgG为对照组,注药后不同时间进行生物学分布及磷屏放射自显影;肿瘤组织行HE染色及CD9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统计软件对定量数据(x+s)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125I-anti-CD93 mAb及125I-IgG标记率、放射性比活度、放化纯度分别为91.37%和90.24%,1096.44 MBq/mg和1082.88 MBq/mg,96.49%和94.82%,放置72 h后两标记物的稳定性仍>90%,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生理盐水组P=0.93,t=0.09,血清组P=0.13,t=1.90)。荷瘤鼠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125I-anti-CD93 mAb主要经肝肾代谢,注射后48 h时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率为(6.42±0.71)%ID/g,T/NT(瘤/对侧肌肉)摄取比值为4.45±0.86,显著高于对照组125I-IgG组(2.45±0.33/1.71±0.24),P<0.05,t=3.07和P<0.01,t=5.10。动态全身磷屏自显影结果可见,24 h两组小鼠轮廓清楚,48 h时实验组肿瘤显像最清晰,肿瘤放射性摄取比(肿瘤/对侧肌肉)为3.34±0.18,明显高于对照组(1.62±0.19),P<0.01,t=6.5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肿瘤高表达CD93。125I-anti-CD93 mAb制备简便,对A549肺癌组织靶向性好,有望成为CD93阳性肿瘤监测的新型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10.
小鼠脾淋巴细胞辐射死亡与凋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细胞凋亡在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重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经2~8Gy不同剂量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Bax、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照射后早期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6Gy照射后4h和1d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4.9和9.7倍;凋亡率还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升高,照射后8h当照射剂量为2、4、6、8Gy时,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3.7、5.4、6.2和8.3倍.(2)透射电镜观察表明,6Gyγ-线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出现早、中、晚期典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显示6Gy照射后4和6h,脾脏淋巴细胞出现特征的DNA梯形谱;末端标记法显示6Gy照射后4h凋亡率约为照前值的3.4倍.(3)照射后Bax、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证实两者在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参与了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修复的全过程,Bax和Bcl-2蛋白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重离子辐照对人舌鳞癌Tb细胞的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0、0.5、1.0、2.0、4.0 Gy重离子束辐照人舌鳞癌Tb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Hoechst 33258/PI复染法观察Tb细胞凋亡形态,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Tb细胞经12C6+离子束辐照后存活率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Tb细胞呈现蓝色荧光浓集成团的凋亡形态,且凋亡比例随辐照剂量增加;G2/M期细胞百分数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Bax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逐渐上升,但在4 Gy组其表达不再增高,Bcl-2蛋白在1.0、2.0、4.0 cy组随剂量增大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提示重离子束辐照对Tb细胞有抑制作用,Bax/Bcl-2蛋白表达是重离子治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肺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周围型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家兔自体血凝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下建立急性周围型肺栓塞模型,栓塞前、后分别行肺灌注显像和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检查,以病理解剖发现栓子为诊断标准,比较二者诊断周围型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肺灌注显像诊断周围型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97.91%,阳性预测值为89.86%,阴性预测值为98.8%;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诊断周围型PE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95.52%,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98.16%,两种检查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此,肺灌注显像诊断急性周围型肺栓塞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有良好的诊断符合率,但由于肺灌注显像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可以作为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UO2在快堆中凝固的机理,对金属圆管内UO2的传热受阻凝固模型、整体凝固模型和Fuel Caps凝固模型的机理进行了介绍,并以GEYSER实验为对象,对3种模型进行了分析比对.结果表明,Fuel Caps凝固模型可以从机理上较好地模拟管道内UO2的凝固过程,但在该模型中,压差和熔融物前端的流型对于凝固过程的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模型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王振立  黄凤岐 《核技术》1993,16(5):303-305
在~3H-TdR细胞参入试验、~3H-TdR低高浓度两次细胞标记及细胞迁移示踪试验中,对三种闪烁体POPOP、PBD及PPO的不同浓度的荧光增敏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5%PPO的二甲苯闪烁液在样品曝光48h后增敏效果最佳,灵敏度比普通方法提高15-20倍,为提高显微自显影的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回路腐蚀产物在传热管内表面的沉积对压水堆核电厂安全运行和放射性产物屏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为研究一回路腐蚀产物在传热管中的沉积机理,搭建了一回路腐蚀产物沉积机理研究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颗粒性腐蚀产物Fe_3O_4在传热管内的沉积分布,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弯管半径、pH值和粒径对颗粒沉积的影响。实验得到了颗粒状腐蚀产物在管内分布的规律,给出了最大沉积量所对应的pH值和粒径范围,可为压水堆化学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控制棒驱动机构电磁力及电磁场分布,对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设计制造CARR控制棒驱动机构试验样机。在试验样机上进行了电磁力试验,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对试验样机电磁场及电磁力分布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了试验样机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和电磁力分布数据,以及永磁体磁场对电磁场的影响和结构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仿真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研究结果为CARR控制棒驱动机构电磁力研究和同类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散裂靶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重要组成部分,颗粒流散裂靶是最新提出并经理论计算的一种高功率散裂靶,研究其颗粒流的流动特性对散裂靶的设计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螺旋提升机为颗粒流驱动装置,搭建一套颗粒流循环回路系统,研究了倾斜段管道的倾斜角度对三维颗粒流从堵塞流向密集流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螺旋提升机提升频率的增加(即颗粒流量的增加),在散裂靶靶区存在颗粒稀疏流-密集流转变,在靶区附近能形成稳定的密集流。  相似文献   

18.
环路水封清除(LSC)是压水堆冷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的典型事故特征之一。为确定LSC现象的物理模型影响,探究准确复现LSC现象的物理模型设置,从LSC现象物理机理的角度,对影响LSC的主要物理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LOBI台架SBLCOA系列实验,对LSC现象物理机理、物理模型影响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在对影响LSC现象的物理模型进行合理设置后,RELAP5程序模型能较好地复现LOBI台架实验工况中的LSC现象,验证了LSC现象物理模型影响及模型设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