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规划领域内焦点的论题,也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文章重在探寻“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倡导将数字与生态融合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期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场"数字盛宴"——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在深圳取得圆满成功。以本届数字城市大会为契机,数字城市的建设者们树立了"以公众为中心、以应用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程苏 《四川建筑》2001,21(Z1):14-22
"数字城市"的提法近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和关注,本文旨在与对此有兴趣的专业人员及正在着手建立"数字城市"的管理者探讨"数字城市"的内涵,总结建立"数字城市"的有关要素,让一座座"数字城市"尽快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数字化浪潮已席卷全球。北海市应全力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以新的发展思路,以“数字城市”的建设来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带动工业化.为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数字北海”建设总体设计研究根据北海市各部门业务流程及其对数据分析需求,遵循系统工程与知识工程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系统.形成一个保证供给、便利安全、节能环保、优雅舒适的城市数字化人居环境.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行列是“数字北海”建设实施内容及总体设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城市揭开了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的新的篇章,那么说以云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城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新思维相融合,以人为本将现代科技成果广泛运用到百姓日常生活,则是将数字城市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开启了城市建设新的历史性的一页。2012年10月11日-12日,"第  相似文献   

6.
涂欣 《四川建筑》2005,25(1):13-1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一些历史古迹遭到极大破坏,城市文化城市特色逐渐丧失。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开发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谈谈什么是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区别,以及当前作者对城市记忆的认识,并提出城市记忆经营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非专业人士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城市具有的与现实城市相似的各种特性和功能。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议题,同时也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宗教等各个领域。作者探讨了这些数字城市概念中涵盖的议题:城市的意识形态、城市结构和功能如何与数字城市找到交汇点?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的关系如何?数字城市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城市对人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些相关联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框架。通过对各种关于数字城市的实现方式、议题和批评进行较全面考察,作者初步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领域的结合处:实体城市地区,实体城市地区内的居住社区,以及建立信息社会的可能性和障碍(主要有技术障碍.社会经济障碍和意识形态的障碍)。最后,作者论述了这些理论对数字城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春明  仝贵婵 《规划师》2002,18(7):64-66,93
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论述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与实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竞争愈来愈烈。健康的城市竞争是件好事,通过竞争可以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形成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然而,时下的城市竞争却走了谱,成为比数字,比豪华的“城市竞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数字城市定义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便关注,一些城市也已开始规划和建设数字城市。这里我们分别从哲学、技术和应用等不同层面对数字城市加以定义。1.1 数字城市的哲学定义从哲学的角度看,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这里的物质城市即是我们生活的现实城市,而数字网络空间则是数字城市的载体。数字城市的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数字城市再现物质城市。数字城市具有全面模拟和仿真物质城市的功能,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下,它可以真实地再现现实城市的自然和社会景观,为人…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城镇化中后期呈现出品质化的需求,加上原有的快速度和大尺度特征,普遍面临着城市形态的科学布局和精细管控的新课题,尤其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索“数字化分析—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成海为研究样本,针对城市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目标,通过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科学布局和有效管控之道,为营造精致城市提供途径。借助于人机互动的数字化技术,从环境生态、空间形态、人群动态、功能业态等方面充分挖掘城市内在规律,更加精确理性地把握城市特色,营造精细雅致的宜居城市。在深入研究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基础上,挖掘数字化技术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潜在优势,建构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平台,以提升管理实施的效率与质量。依托数字化平台,集成智能管控规则,实现多尺度、多类型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集成化、智能化、实时化,为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英姿  陈跃涛 《山西建筑》2007,33(13):11-14
指出数码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创新的新利器,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发现数码的魅力开始,继而意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也应该接纳数码,并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融合“数码”的途径,以推动城市景观设计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学科特点和当前规划教育多种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应用型数字化课程体系的完善为主导,从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发展趋势分析着眼,进而从城乡规划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探索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中的数字化课程的新定位和新方法。从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课程平台整合、国际联合教学以及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整合平台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信息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未来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模式,着重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认清城市管理发展趋势 (一)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高 俗话说,城市需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设城市需要花三分力气,但是"管理"却要花七分力气.我国有些城市社区、建筑设计与建设花了大本钱,呈现出"现代化气魄",但管理滞后、维护不善造成市民和游客意见纷纷的例子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6.
Driven by digital technologies,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is at its height in China. Guided by the theories of nature-approximating forestry,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and new succession, and by the Miyawaki Metho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gital desig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by innovatively applying widely-accepted theories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The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and discusses why it is essential to introduce digital technologies into this type of fores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Miyawaki Method,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ree-step digital design approach to creating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cognition, sim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Also, an empirical study on Xingtai Forest in a Hebei Green Expo Garden i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gital design methods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Steps include 1) cognition of plants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communities by collecting their key parameters; 2) construction of target communities by simulating natural communities, analyzing and classifying target habitats of designed communities by relevant software, and developing type and pattern designs of target communities; and 3) production of detailed construction schemes by utilizing Grasshopper and Python to generate digital generation clusters, after which planting design drawings and seedling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inputting values of key parameter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digital design of nature-approximating urban forest, which helps facilitate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in an efficient way.  相似文献   

17.
三维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使城市规划的表现手段从原有的传统模型工艺提升到全新的数字技术阶段。本文以厦门市城市三维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为例,介绍了基于Vrmap与Creator的三维场景构建流程,虚拟现实集成方法以及面向城市规划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方案,探讨了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数字城市规划和数字城市规划技术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数字城市规划的主要技术平台和集成方法,分析了不同技术在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不同阶段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数字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数字城市规划技术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平  卢立 《城市勘测》2011,(6):31-34,3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的滞后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的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我国数字城市化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赫的成绩。本文以宜昌为例,主要阐述了网格划分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Urban design is becoming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discussion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cerning urban design ideas and thoughts.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frontier in urban design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field in both China and abroa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urban design has undergone several development phas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urban design, modernist urban design, and green urban design. Considering the new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digitalization as the method and too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gital urban design paradigm" as the fourth generation and sums up its five innovative value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design is "multi-scale experiential control on space in the whole chain," and digital urban design has greatly expanded the scale of such kind of experiential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urban design paradigms are not simply successive, but inherited and partially iterative urban design "paradigm synthesis" under the joint effects of design objectives with difference in similarity, various spatial scales, and various social demands. Digital urban design possesses not only the social values and design originalities of man-machine dialogues, but also quantitative properties and database outcomes, which can more effectively combine with or even merge into the statutory urban planning system of China. Thereupon,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urban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cal coordination can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