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莹  刘颂 《风景园林》2023,30(11):51-58
【目的】在建设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方面,城市公园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城市公园体系往往重点关注公园的类型全面性和规模承载力,对居民多元、复杂的需求重视程度不够,供需矛盾突出。考虑供需关系的城市公园体系网络结构分析,能够识别具有重要功能的关键节点,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可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城市公园与居民的供需关系为基础,构建上海城市公园体系社会网络模型,并对其网络结构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上海市城市公园重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中心城区集聚的特征,且公园网络层级与公园等级存在错配。【结论】提出关注特定群体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增加公园密度、提升服务水平,合理定位功能、优化公园配置等措施;发现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为推动城市公园体系均衡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艳霞  蔡祖亮 《风景园林》2023,30(1):110-118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区域内街道人口老龄化加深现象明显,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扩散趋势;2)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的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老年人人均供给量依旧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3)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在空间变化上并不匹配,区域东南侧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缺乏较为严重。【结论】进一步提出增加社区公园绿地、优化存量绿地、完善交通网络等具体措施,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胡昕宇  李婷婷 《园林》2022,(7):90-97
城市公园承担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功能,部分城市公园使用效率低、全天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引发了关于如何切实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并满足人群游憩需求的思考。人及其活动是城市公园活力的使用主体与外在表征,手机信令数据的实时性、规模化等优势特性让定量分析城市空间人群行为特征、把握空间活力本质成为可能。选取苏州中心城区23个城市公园,基于活力视角分析城市公园人群时空特征;采用时空间分析法,以人群规模、人群密度作为测度城市公园活力高低的直接指标,由此得到4种活力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分析工具进行城市公园活力与影响要素相关性分析;最终提出城市公园建设应重点考虑周边建筑人群等要素,进行复合式开发和关注公园节点设计,以期全方位提升公园活力。  相似文献   

4.
邱文  贺利平  钟乐  王姗 《风景园林》2023,30(4):78-86
【目的】城市公园能显著提升城市人群的健康福祉水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其公平分配是城市尺度下环境正义领域研究的关键议题之一。【方法】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例,从路网、公园吸引力、出行概率、出行模式4个维度优化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各居民点的公园可达性,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公平性指标以及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对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异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果表明:1)南昌市各区域间公园可达性水平分异显著,新区和旧城中心区公园可达性差异较大;2)公园可达性空间布局总体处于失衡状态,公园资源与人口密度失配;3)提升公园服务能力和降低居民出行成本均可以提升公平性,但通过降低居民出行成本获得的提升比较有限。【结论】通过提出公园可达性优化方案并进行绩效评估,可为优化公园空间配置、保障环境正义等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社区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承载,对其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活力提升,为居民营造更宜居的空间环境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工作。论文借鉴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从人本角度结合人群大数据和传统调研数据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展开研究,构建体系构成层面和要素构成层面的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劲松街道既有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数据识别人群密度,结合实地调研观测等方法分析人群活动与空间使用,总结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6.
在高密度城区,面积小、形态灵活的微公园正逐渐 成为户外游憩空间拓展主体。但由于建成环境下微公园发展受 到服务对象分布、偏好及其他环境要素共同影响,要素类型众 多且作用方式各异,要在规划中有效调控仍有较大难度。以微 公园服务供需适配为导向,建立微公园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评 测框架,以盐城中心城区为案例,应用抽样调查、POI数据分 析、供需适配分析等技术对微公园布局进行调控。通过对比公 园绿地关键规划指标提升幅度及微公园贡献度发现,在该方法 调控下,微公园能对高密度环境下居民需求分布和强度特征展 开高效响应,并在游憩机会增补、可达性及公平性提升上发挥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颜  胡宏 《中国园林》2023,39(11):104-110
已有大量文献聚焦城市绿地使用行为与人群感知评价,但针对口袋公园这类小微绿地的使用满意度形成机制尚缺乏深入解析。基于非线性影响不对称分析方法,将口袋公园分为道路围合型、社区附属型和自然本底型,选取5个维度23个环境因子构建指标体系,收集606份调查问卷,应用奖惩对比分析模型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识别口袋公园使用满意度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口袋公园使用人群关注的维度不同;口袋公园环境因子与总体满意度之间呈现非线性不对称关系;管理养护类因子位于所有公园的最优先提升等级,而环境质量类因子多位于品质提升等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类型口袋公园营建策略、合理优化建设时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区公园是就近服务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的公园绿地。随着中国城市快速步入老龄化,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日趋增长,但针对性的社区公园游憩服务体系尚未构建。选取城市化、老龄化程度均较高的上海为案例城市,通过对其社区性使用的公园的取样调研,剖析上海社区性使用的公园内活动空间构成和游憩设施配置的现状问题、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使用人群对公园内活动空间和游憩设施的需求与偏好,以指导老龄化街道社区公园游憩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层需求的社区公园游憩服务构建——上海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公园是就近服务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的公园绿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长并趋于多样,但具有针对性的社区公园游憩服务体系尚未构建。选取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社会分层水平均位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上海作为案例城市,通过对其社区性使用的公园进行取样调研,剖析社区公园的服务范围、公园内活动空间构成和游憩设施配置的现状问题,以及不同收入层次的使用人群对游憩出行距离、公园内活动空间和游憩设施的需求与偏好,用以指导社区公园游憩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化感知已经成为公园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构成。游客对公园的文化感知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公园的印象和体验。探究游客的文化感知状态对于提升公园形象和传达场所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天津北宁公园为研究区域,通过抓取国内4个主要旅游社交类网络平台的点评数据,构建公园评论数据库,对评论文本进行多层级词频分析、情感倾向及公园文化感知程度的重要性—表现性(importance-performance, IPA)分析,有助于自下而上地解读游客的景观认知。【结果】北宁公园使用人群主要为本地游客,公园景观已经成为本地游客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本地游客重视儿时记忆,对于公园景观风貌和公园的年代感有较强的认同度和关注度,但是对于公园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与城市的关联,缺少深入了解。游客对于新建的园林建筑和公园的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但是关注程度较低。【结论】北宁公园是天津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与游客对公园的历史文化景点有高关注和认可,但对后期改建和更新景观的关注度较低,可能引发负面情绪。保留历史景点、强调景点风貌和历史性,以及推广相关传统活动可以增强公园的历史文化形象,吸引更多游...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5.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对湿陷系数、本构模型和弦线模量等几种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比原位浸水和载荷试验结果,湿陷系数计算湿陷变形误差很大,本构模型尚未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弦线模量计算湿陷变形最为准确.由于能够准确计算湿陷变形,因而能够按变形控制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