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开发》2012,(20):73
<正>"万国建筑博览"的历史沿革为青岛的城市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西洋范儿,在这里,外来的与传统的和谐共融。正是基于这种特色,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历史,打造了"青岛印象"这一系列的高端产品,将因地制宜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首先,注重青岛城市建筑文化的传承。建筑文化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建筑技术与材料运用以及建筑美学等多方面。而提到传承,表象的东西容易,但文化较难一些。"青岛印象"  相似文献   

2.
雕塑是一门三维艺术,雕塑的形体、体积、材质是产生雕塑感的基础。园林中的建筑、景石、植物、地形等同样具有雕塑感,与园林雕塑小品共同形成观者对园林雕塑感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3.
欧洲九国考察对开阔视野、拓展设计思维有现实意义。本文除国外考察的印象外,还就建筑与环境,欧式建筑形式、风格,雕塑绘画艺术,城市乡村概念,新现代居住建筑视点等提出了五点认知。  相似文献   

4.
刘岑 《城市开发》2015,(4):22-23
<正>有了山,宜居就有了实际的内容。在小鱼山、观象山、信号山周边,山居住区是自然而然的,这是青岛城市文明和高端人居的发源地。从"青岛印象·山"诞生的那一刻起,关于它的话题就没有停止过。置业者和业内人士纷至沓来,主流媒体全方位跟踪报道。一时间,老青岛人的言谈间,高端人士的圈层里,业内人士的交流中,"青岛印象"成为话题,"青岛印象·山"成为关注的焦点。有媒体人把这称为"青岛印象·山"现象。  相似文献   

5.
芬兰是一个拥有“千湖之国”美誉的北欧国家,宁静、秀美是芬兰印象的概括。 提及芬兰的文化与艺术,建筑成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代表了欧洲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芬兰自有的建筑个性。萨瑞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和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是对芬兰建筑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位建筑大师,他们的设计作品也成为了芬兰建筑的代表。我们所熟悉的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更是以白色雕塑主义的浪漫风格设计建造的一个个作品为芬兰留下了许多凝固的艺  相似文献   

6.
苏州印象     
<正>设计师解析苏州园林可以当代艺术化,也可以极简?对于这个命题,我们以"新装饰主义+"的概念,将中国园林穿透的空间设计、当代艺术的简约印象、天然无敌的湖景合而为一,独创出具有中国文人风格、禅意境界的当代艺墅馆,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中国的造园艺术又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案建筑设计在空间中"形而上"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转折、穿透、一步一景。设计师利用其直面原生湖景一一独墅湖的优势,将湖、流水、云等中国文人喜好的意境,再加上道家思想的铺陈,让里外天然贯穿、天人合一。"流水、涌泉、禅定、风云、梦云、祥云",是设计师与艺术家们在天涟墅精心创作的元素,共同组合成强而有力的当代中国艺术馆,  相似文献   

7.
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亨利摩尔大师不幸与世长逝了。回想起一九八六年香港艺术节期间举办的亨利摩尔雕塑、素描和版画大展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种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共鸣给我如此多的美的享受。展览包括很多大型的雕塑,它分别陈列在香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5)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题材来说,其主要包括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等;从类别来说,其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牙、木、竹等。笔者以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雕塑艺术的发展概况为着眼点,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所蕴含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以便美术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9.
苏州印象     
苏州许多的新建筑设计因地制宜,采用了一种称之为"印象"式的设计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式除了提取地域建筑的符号以外,也提取地域文化中最代表其性格的片断,用新技术与新手法进行表现,在符合新建筑的功能要求和设备要求的同时,塑造了具有传统"印象"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
该文从墓室艺术中的雕塑、建筑、壁画等方面出发,主要论及墓室壁画艺术。通过比较分析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和中国唐朝墓室壁画艺术产生的背景、文化特征、艺术形式、表现技法、装饰风格等内容,探讨二者墓室壁画艺术的异同,以及二者所反映出的生活追求、审美意趣、社会形态、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以探求早期艺术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古德伍德庄园的南部的林地中心,Studio Downie Architects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完成一个新展示中心,这是一处为展示21世纪英国的雕塑艺术而专门划定的区域,由Wilfred Cass和Jeanette Cass 创立的卡斯雕塑基金会的总部就坐落在此处.  相似文献   

12.
微谈     
《现代装饰》2013,(2):17-17
继裸女座椅雕塑之后,苏州的一尊老子雕塑再度引发争议。这尊走红的雕塑位于金鸡湖东岸苏州艺术文化中心旁边,雕塑的主体为历史名人老子。然而这位老子眼睛紧闭,舌头伸出,并露出嘴中一个大门牙,颠覆了不少人对这位古代圣贤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张振华 《城市建筑》2014,(2):327-327
对于城市来说,一座雕塑不仅可以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对城市的美好印象。城市中的雕塑可以体现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对雕塑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1)
科技的发展,为当代雕塑作品的材质和工艺手段提供了广泛的新选择,使当代雕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种公众语言,当代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一个城市要对公众诉说的思想或给初识者的印象。而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直觉,直觉是激发创意的源泉,但直觉不是指非逻辑的直觉,也非单纯的感觉,它是深层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0)
雕塑艺术与中国书法有许多共通之处,如空间、结构、形态等,但它们的运用角度是不同的。雕塑是以三维形体表现创作者对三维世界感受的艺术;中国书法是在平面上表达情感的艺术。文章尝试用雕塑的思维思考中国书法的构成元素,探寻中国书法在现代雕塑艺术中所呈现的形态,以期拓展我们的历史文化,丰富现有的雕塑素材。  相似文献   

16.
“十年”流毒在艺术界得到劲扫后的今大在众艳争芳的艺苑中,我们终于兴奋地看到了自己的姊妹艺术——雕塑艺术的复(更生)并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很喜人的。近年来,雕塑艺术中的一支新蕾——城市雕塑,其光彩更为夺目,她向人们展示着,我国雕塑艺术的春天已经到来。今年初夏,黄鹤楼衅的湖北省城市雕塑规划组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设计刍形展览,许多建筑师、城市规划的专家们也去看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瑰丽多彩,朴实健美,手法多样,格调清新。在这里,我们确实看到了新中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希望。这些优秀作品是湖北省的雕塑家们多年凝集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心血的结晶,作者们该应多么为自己的创作能给祖国的“四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而感到欢欣自家啊!  相似文献   

17.
<正>雕塑和壁画艺术坐落于公共空间内,与周边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设计雕塑和壁画艺术,就需要从特定的环境场所出发,升华周围的空间环境,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与人文气息。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三大要素是造型、色彩和光源。造型因素公共空间中的建筑物、树木等的形态对壁画的篇幅构成设计和雕塑的摆放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雕塑的形态、材质设计和壁画的构图、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其造型、色彩等与周边公共环境中其他构成物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3)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其中建筑艺术也需要一种新的定义诠释其艺术法则。文章从建筑艺术转向现代雕塑艺术的视角,重新审视雕塑艺术与建筑的关系;从雕塑创作元素角度展开,分析建筑艺术风格与创作形式;深刻阐述当代建筑艺术从早期单纯的模仿转化为现代雕塑构成艺术的演变过程。雕塑性作为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已经融入两种艺术的共性。当代雕塑艺术创作元素与创作特点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建筑创作中。现代雕塑构成了建筑的尊严,同时建筑对雕塑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杨博文 《建筑结构》2022,(23):190-192
<正>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以及生活化下的物化形式,雕塑的形态与城市的活动发生密切的关联,同时雕塑也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生活的构成形态。而现在艺术表现的比较多元化以及开放化,对城市雕塑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在雕塑的形态构成,色彩表达以及符号等方面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现代艺术与城市雕塑的整合较好的体现艺术融入城市生活,艺术融入雕塑的情感化表达,并且雕塑本身的构成其实也是现代艺术在某种物质上的空间精神传达,将城市化的生活以雕塑的方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近日发布《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力争到2035年左右,把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成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据介绍,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两侧,是在首钢搬迁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