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消化池气提筒式沼气搅拌器的研讨①陈双星胡振苓(天津市污水处理研究所)朱雁伯(天津市排水管理处)林荣忱(天津大学)污泥混合搅拌是影响污泥消化的重要因素。有资料报道,在英国48例消化池事故中有43例和搅拌系统有关;加拿大有关部门曾经考察安大略的10家...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产生大量污泥,污泥处置方法一直是污水处理行业的一个难题。测定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为污泥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我厂脱水污泥中的铜、锌、铅、镉含量,前处理为湿法消化。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下水道普及率显著提高的当今社会,推进污水处理的高效化和节省能源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在大阪市为了提高厌氧性消化的效率,利用高浓度消化系统来提高整体污泥处理的功能。利用该系统可以将产生的消化气体作为能源引入污泥消化气体发电系统。以下介绍大阪市有效利用下水道资源的中浜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气体发电设备。  相似文献   

4.
《市政技术》2007,25(1):78-78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内5座鸡蛋形污泥消化罐已经封顶,2007年即可利用污泥发电。据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公司负责人介绍,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内的5座消化罐为双曲面旋转壳体,这5个“鸡蛋”高45m。最大直径近27m。容积12300m^3。为国内容积最大的污泥消化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工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污水处理工程被视为现代城市环境质量的一种标志及文明的象征。 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消化是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污泥消化达到无害化、减少污泥容积和获得沼气。在这方面,蛋形消化池有其独特的优点: a.池型符合流体形态,用较少的能量可获得充分的混合搅拌;  相似文献   

6.
在污水处理中,污泥富集了污水中绝大部分重金属,而在污泥消化时,它们又几乎全部以硫化物形态转入消化污泥,这给回收利用提供了可能性。以下两种方法,可供参考选择。 一、细菌浸出污泥中的重金属 氧化硫杆菌、氧化铁杆菌和氧化铁硫杆菌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存留在污泥中的抗生素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带来严峻的挑战,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综述了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堆肥、高级氧化等不同处理技术对污泥中抗生素去除的效果和进展,其中高级氧化法凭借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好的处理效果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根据目前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污泥中抗生素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开发更经济适用的组合工艺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主要处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200×104 m3/d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采用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和部分脱水污泥干化处理工艺,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加热消化池污泥,多余的沼气作为能源干化脱水污泥。干化处理后冷凝水的余热回收辅助用于污泥消化系统供热。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参数、工艺特点及调试情况,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过程中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及其构筑物,分析了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厌氧消化系统中污泥高有机质含量、适量FeCl_3的引入以及合理的沼气能源出路有助于实现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污水处理厂协同处理餐厨垃圾是行业内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不同协同处理方式的比较较少.通过污水处理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餐厨垃圾投加至污水进水和投加至污泥厌氧消化池2种策略下对厌氧消化产能、污泥产量、污水处理和能量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宜通过厌氧消化池协同处理餐厨垃圾,从而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目前,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许多研究者不得不对现有的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好氧消化过程进行重新评价。与厌氧消化相比,好氧消化的缺点在于能耗较高,加之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善、运转不良,常导致成本——效益的不协调。对于污泥好氧消化处理过程,已有许多有关的数学模式、反应动力学、运行参数等方面的研究和报导,但有关如何综合考虑活性污泥系统(曝气池)中污泥的稳定化效率和好氧消化池中污  相似文献   

12.
剩余污泥减量技术评价及未来潜在技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剩余污泥减量技术众多,可分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靠强化分解代谢减少污泥量以及在污泥处理阶段通过脱水、消化、焚烧等手段减少污泥量两大类.首先,评价了目前应用与研究中的各种污泥减量技术;其次,介绍了欧盟国家目前以强化厌氧消化为目的的能量(甲烷)回收技术及其预处理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潜在的污水/污泥处理、减量技术--生物可降解塑料PHA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具有体积大、易腐败、有恶臭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但污泥又是一种生物能源,合理处理将变成可利用的资源。污泥处理重要的是妥善解决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4.
如何更好的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对节约能源、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传统厌氧处理法(即一相法)效率低、停留时间长、运行也不够稳定。为此人们都在研究新的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所谓两相厌氧消化,就是把产酸与产甲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已成为未来污水处理的核心内容,这就使得剩余污泥将成为潜在的能源载体物质,需要以增量方式去获得,从而彻底改变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负担"、需以减量方式使之消灭的现行观念。的确,具有足够的剩余污泥量方能保证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转化为碳中和运行的自给自足所需能量。为此,欧美等国家通过COD内源截留与外源挖潜方式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污泥增量"。在内源截留方面,可对进水COD实施前端浓缩或筛分,但仅限于高负荷COD进水情况。针对我国市政污水COD普遍偏低的情况,前端浓缩或筛分COD似乎并不适用,应寻求与厨余垃圾等市政有机固体废弃物共消化方能实现"污泥"增量的目的。其实,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的关键并不存在技术障碍,主要受限于政府的宏观环境政策。只要政府高瞻远瞩,予以政策支持、甚至是财政补贴,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触动污水处理行业朝着碳中和方向迈进,从而获得被普遍看好的综合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污水处理能力为40万T/d的浙江省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其污泥系统已经建成一级消化池4座,二级消化池2座。一、二级消化池的直径、高度等几何尺寸和外形完全相同:池壁及底部为圆柱形,底部后填  相似文献   

17.
陈咏波 《建材与装饰》2007,(8Z):162-164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品,随着城市污水厂建设的发展,污泥的产量不断增加,对污泥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峻,污泥处理和处置的任务也日益繁重。通常,污泥处理和处置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1/3至1/2。在污泥处理方面,浓缩、消化、脱水等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如何解决处理后污泥的最终处置和出路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污泥处置方法的选择是整个污水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水污染控制方面的一个主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30万t/d,二期工程新增30万t/d污水处理规模,全厂新建60万t/d污水污泥消化设施,新建200 t/d(80%含水率,土建300 t/d)污泥干化设施,是国内特大规模的污水处理+污泥消化+污泥干化的全流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出水COD、BOD、SS、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67%、99.56%、98.79%、98.98%、81.39%、98.28%,出水均值除TN外,其余指标可达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厌氧反应器的污泥搅拌和回流的功率较传统低浓度厌氧消化减小280 k W,每年节电约241.92万k Wh;消化、干化联合处置能源回收利用达50%以上的污泥厂,日节约天然气量18 700 m3/d。采用超圆盘干燥机,装机容量较同类产品低50%以上,年节约能耗276.48万k Wh。  相似文献   

19.
国内第一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污泥消化池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陆续兴建,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现,要求建造容量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污水池和污泥池。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污水处理能力为40万吨/日的浙江省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泥系统已经建成一级消化池四座,二级消化池二座。一、二级消化池的直径、高度等几何尺寸和外形完全相同:池壁及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了莫氏曲线的应用对象,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及系统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议,探讨了厌氧消化工艺对不同污泥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污泥产气中H:S浓度的变化规律,指出了制定泥质标准分析方法的必要性,以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