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课程群建设就是把教学计划中内容上有关联、性质上相接近满足同一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整合成一个集群。项目组根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结合课程群建设的优点,并按课程群建设原则,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划分为数理基础课程群、电子技术课程群、信息处理课程群、计算机技术课程群、专业实践课程群。同时对各课程群建设提出了一定的建议,指出了保持教材建设和课程群建设相协调是进行课程群建设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筑环境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建筑环境控制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在课程设置、团队建设、设计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此次教学改革将建筑环境控制课程从纯理论课程改为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师即课程"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教师不再被课程排斥在外,而是作为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并且对课程进行创造、开发、生成。本文阐述了"教师即课程"理论的概念及构成,探讨教师课程能量的蓄积,如何成为一门好的课程,并研究教师课程能量如何释放。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机械制图的现状,以《机械制图》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本文介绍了《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课程设置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课程设计;从课程实施时的师资队伍、课程实施后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对课程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群交叉学科的融贯教学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建立了动态、开放的课程群体系,弱化了课程群之间的学科界限,创造了集体备课的新方式,为一年级学生能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搭建了平台.教学中通过课程群的线性授课组织、课程专题训练的融贯和不同课程/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的教学组织,打破了建筑学专业设计基础类课程群按学科体系授课的传统界限,实现了课程群内课程教学的学科交叉和教学内容的相互融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9)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为此,以《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开发为实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探索了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等的改革,重构了课程实施方法,调整了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1)
课程改革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实施评价、课程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对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重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则对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理念、结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2):80-82
理念的校本化和课程的校本化,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两个基本着力点。前者是观念层面,后者是操作层面。只有解决了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才算是做到了接地气,国家理想的课程才能变成实施的课程。课程管理的校本化、课程目标的校本化、课程顺序的校本化、教材内容的校本化、教学模式的校本化、课程评价的校本化,是校本化实施的基本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收到的效果是,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9)
文章以电气类应用型本科核心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分析了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并从塑造教师课程思政角色、重新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根据课程章节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四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于春娟 《山西建筑》2009,35(24):218-219
主要从工程测量课程培养学生测量能力的目的出发,分析了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场地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材料力学教学现状 ,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 ,对材料力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阐述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并在我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3.
宋晟  许建和  严钧 《华中建筑》2012,(11):170-173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入门。对该课程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旨在进一步推进与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让学生建立起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构架。该文基于开放式教学的理论根源,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针对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筑空间的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研究型学习的培养,成果评价标准的转变,社会教学资源的引进等改革措施的实施,探讨了开放式教学对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使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结构检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技术课程。文章结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该改革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以结构力学教学为中心,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高层建筑两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体系规划、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建设,形成了"知识—训练—实践"良性循环的新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文章对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现有的分散性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整合与修订,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依赖书本、注重理论、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文章针对南京工业大学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从凝练重点、突出难点,课内的实践情景式教学,课外的实践教学,加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在创新型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等五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龚振文 《山西建筑》2013,(31):245-246
通过对农科院校建筑艺术公选课教学内容的介绍,提出了建筑艺术教学改革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建筑工程案例式教学,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改革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材料力学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在分析"三本"土建类专业学生材料力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工程化思想,并通过教材选择及教学大纲优化、"填充式"讲义编写及应用、教学实例库建设及工程实例两阶段讲解,以及增设课程实习环节等几个方面,研究基于"工程化"思想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体系。2011年以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一定程度检验了此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也从另一侧面表明基于"工程化"思想的课程体系更加适于三本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分析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工科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提高土建类专业工科数学课程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