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妮  陈雁  毋岚萍  张凯茜 《丝绸》2015,(10):56-62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2.
《丝绸》2015,(10)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3.
刘芹 《丝绸》2022,(8):153-156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以2008—202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30项为对象进行调研,整理出42项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亚洲的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最多占比60%,其次是欧洲占24%;且以棉麻丝为原材料的纺织技艺最多,其次是以动物毛皮为原材料的编织技艺。其中,花边制作是欧洲纺织类非遗的特色。分析认为: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与原生地的自然环境、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及民族和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调研结果可为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6,(2)
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纺织非遗工作的根本是保护,难度是传承在数百公里外的中国某处村落,手工艺人正在忙于手中的刺绣作品,享受着绿水青山环抱之中的宁静生活。"手工村落"的出现是纺织非遗工作的有益尝试。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分四批公布了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纺织类82项,分布于民间美术、传  相似文献   

6.
事件     
近日,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据了解,在我国已公布的15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纺织类非遗项目达200余项,纺织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0余名。近年来,纺织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但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影响,有70.0%的国家级纺织类非遗项目因地处中西部地区而流通不便。  相似文献   

7.
事件     
近日,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据了解,在我国已公布的15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纺织类非遗项目达200余项,纺织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0余名。近年来,纺织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但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影响,有70.0%的国家级纺织类非遗项目因地处中西部地区而流通不便。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科研活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成为目前诸多纺织服装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北京服装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的结合为例,探索纺织服装类院校外语系通过成立不同的研究中心,整合资源,明确研究方向,实现英语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纺织类非遗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然而纺织类非遗的发展存在大众认知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有效的传播策略对提高大众对非遗认知度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基于百度指数对纺织类非遗的公众关注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民俗相关的纺织非遗关注度时间规律性较强,受民俗活动、旅游季等影响较大;传统美术类与技艺类纺织非遗受突发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资源,本文将地方特色非遗文化融入《服装网店实施》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思政核心素养目标确定、专业+思政双线融合的课程设计、思政元素落实单元教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索本地非遗文化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纺织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纹样元素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流转,融合多文化元素最后形成传统纺织文化,折射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别样风采。将中国传统纺织纹样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丰富现代视野设计内涵,彰显室内装饰艺术风格,让室内环境更具有文化特色,同时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也可以以室内环境为载体进行创新传播。本文对中国传统纺织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进行融合分析,探索传统纺织纹样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纺织类非遗大师工作室为切入点,分析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对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作用,探讨其建设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以期形成以非遗大师工作室与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互相发力的机制,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新路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邱族周  钱惠  刘云 《食品与机械》2022,38(7):138-143
以提升非遗食品包装设计的文化价值和设计思维,同时传播传统民居特色和非遗食品传统技艺为目的,从文化特色、建筑布局特色、建筑元素特色和建筑色彩特色要素着手,以闽东非遗食品中的福鼎白茶为包装设计对象,将闽东传统民居建筑特色要素与当地非遗食品包装设计相融合,并赋予其包装设计意义和设计策略进行可行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内在一致性及互动性。通过探讨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纺织服装类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加强纺织服装类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培育,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共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刘雷艮 《纺织教育》2010,25(2):66-68
培养具有工商融合特点的纺织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纺织行业发展的需求,是纺织类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制度、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阐述纺织类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商融合综合素质的纺织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在杭州千岛湖文渊狮城,非遗届和纺织届将迎来一场盛会——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遗产大会11月,在杭州千岛湖文渊狮城,非遗届和纺织届将迎来一场盛会——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遗产大会。大会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杭州新天地集团、  相似文献   

17.
本调研向服装品牌了解国家级纺织服装类非遗项目在服装品牌中的应用情况,梳理国家级纺织服装非遗的基本情况,从品牌对纺织非遗的使用情况、非遗对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是否愿意继续应用非遗、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分析纺织非遗与市场品牌结合的现状。同时,本调研报告也对非遗与市场的其他结合方式进行延展探讨。  相似文献   

18.
缫丝织绸是广西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发展的特色方向。针对纺织工程专业建设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地方经济特色为依托,建立实验、实习、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使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与地方特色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9.
《纺织教育》2011,(3):223-223
2011年3月17日,天津工业大学隆重举行纺织学部成立大会。纺织学部由该校纺织学院和复合材料研究所两部分集中优势资源整合而成,未来将在发展传统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实现纺织新技术的开发和新领域的开拓,以彰显学校现代纺织特色,实现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以非遗小镇做载体,通过文化创新的手段,深化文化精髓传承,推动非遗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的深度融合,以此实现非遗小镇在内容、要素、产业、空间等层面的文创化,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升级和对外表达,实现非遗小镇正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