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柱塞气举是解决气井“井底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着工艺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优化是决定气举效果的关键,根据柱塞气举的运动特性,先对柱塞气举工艺原理和周期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再结合间歇开采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把试验后的平均日产气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的目标,在优化约束条件下,建立柱塞气举优化计算程序。通过实际模拟验证,排水采气效果较好,能够为今后的气井柱塞工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致密砂岩气田开发至中后期,单井产量、压力下降快,产水严重,低产低效井数量逐年增加问题,基于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分析了低产低效井成因并进行归类,总结了各类低产低效井的治理对策,提出了低产低效井治理建议。研究认为,致密砂岩气藏普遍物性差,连片性差,气井易见水;致密砂岩气藏低产低效井按成因可进一步归类为排水措施井和老井挖潜井;排水采气是治理见水型低产低效井的主体工艺,查层补孔、侧钻水平井、重复压裂等老井挖潜工艺是实现低产低效井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致密砂岩气藏低产低效井治理应集中于完善与升级排水采气工艺;结合数字化管理与自动化设备开展主动性排水采气;完善出水气井治理方式,加强控水根治出水问题;攻关形成更有效的低成本老井挖潜工艺;利用数字化气田开展多维矩阵式气井管理。  相似文献   

3.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目前主要问题是许多煤层气井产量低,且低产井所占比例较高。本文通过与实际煤层气井显示的表象进行对比,初步揭示了煤层气井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不同气井的产水量给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为这些低产井的排水采气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提出了深入研究煤层气储层中水的区域分布对煤层气开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西中浅层气藏开发中后期产水量日益增多,泡排效果却逐渐变差的问题,结合排水采气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川西地区的实际生产特征,深入开展了排水采气技术界限的定量研究,确定了川西地区优选管柱、泡沫排水、连续气举、柱塞气举、机抽、电潜泵等排水采气工艺的技术界限。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界限具有很好的合理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后期气田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气井井底积液雾化携液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高速气体到达积液井井底时会产生剧烈的鼓泡效应,利用气液两相流湍流夹带理论推导出气体所能带走的液体涡流的最大半径,利用湍流的能谱分析确定最小涡流尺寸,从而建立起预测井底积液雾化的最小采气产量模型。同时结合现有的描述井筒中液滴运动的携液模型,建立了关于井底积液雾化和井筒携液全过程的携液新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四川某气井的实际生产,表明该方法对气井井底积液的携液计算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气井的优化配产中。  相似文献   

6.
由于气藏存在地层水等原因,可能造成井筒积液,而长时间的积液浸泡往往会对气层造成极大的污染和伤害。所以快速有效地排液复产是保持气井产能、高效开发气藏的关键。因此排水采气是气田开发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简要介绍国内外常规排水采气工艺。通过这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稳定了气田生产、提高了采收率、促进了油气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韩城地区的WL1井群近五年的排水采气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煤层气井群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煤层气井的排水、产气规律。并按照各煤层气井的排水和产气速度,将井群区域进行划分成不同等级的排水区及产气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井群开发煤层气,在井群内建立排水区和产气区的井群采气概念。  相似文献   

8.
分体式柱塞又称双元件柱塞,由明显小于油管内径的圆球与下端带锥面的空心圆筒组成的新型柱塞。它除能适应高气液比且液相滑脱损失严重的油气井条件之外,还具有不关井连续生产的优点。这种非常规的柱塞气举方式已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明显。根据分体式柱塞连续气举的采油原理,新建立了一套高18m,40mm的分体式柱塞气举可视化装置。实验研究旨在:一是优化设计上行球筒触发组件和下行缓冲组件等主要配套部分;二是系统地开展分体式柱塞连续气举的物理模拟实验,测试该实验装置的气举特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研发配套装置、观测认识柱塞气举气液固三相流动规律和指导现场试验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层气井采气通道堵塞引起的产气效果不佳问题,分析了国内部分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内低产井主要原因及目前常用解堵技术手段,提出了高能流体解堵技术方法。并进行了高能流体压裂、疏通、清理工艺技术过程研究,取得了工艺过程中所采用参数的匹配、解堵效果评价等基础资料。通过对高能流体解堵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对个别低产井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为解决当前煤层气井低产的现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东胜气田大斜度井由于测试封隔器最大坐封井斜角限制,压力计未下到储层中部,距离储层上百米,当气水同产时,井筒积液现象严重,导致地层压力出现异常。针对井筒积液给测试地层压力带来的难题,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现场实例,提出后期应对大斜度井气井井筒积液的有效方法,以保证准确获取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1.
高瓦斯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兴煤矿219工作面采用了调整风量、风障引风、调压通风、本煤层预抽、边采边抽及采空区钻孔抽放等措施综合治理采面瓦斯,并取得了预期的治理效果,为该矿的安全生产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该矿开采高瓦斯煤层时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瓦斯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明东 《煤炭技术》2008,27(6):103-104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东海煤矿通过采用高瓦斯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了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煤矿管道瓦斯抽放中采用的孔板流量计相比较,涡街流量计是煤矿瓦斯抽放管道流量测量的理想仪表。为了解决在小流量测量和管道周围存在周期振动的场合下涡街流量计显示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法。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设计出了适合在煤矿瓦斯抽放管路中使用的新型涡街流量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黄陵二号煤矿203工作面采空区煤层气与油型气混源瓦斯的构成比例,通过分析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建立了煤层气与油型气混源构成比例同位素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出:203工作面采空区中油型气占比为77.61%,煤层气占比为22.39%。模型计算结果与统计法获得的油型气和煤层气构成比例相比误差为1.9%,验证了混源天然气比例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涌出及上隅角瓦斯浓度,对采空区顶板裂隙变化及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此,对主焦煤矿21141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提出了分源抽放的综合治理方法,即上隅角采用埋管抽放,顶板裂隙内瓦斯采用高位钻场钻孔抽放。应用结果表明:分源抽放技术的应用使得2114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由原来的0.6%左右下降到0.4%,高位钻场单孔瓦斯抽放体积分数平均为34%,瓦斯流量为0.062 m3/m in,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空区瓦斯的涌出量,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瓦斯赋存逐级控制特征与地质构造特点的分析,研究矿区矿井的瓦斯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对其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含量做出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丽 《煤》2010,19(8):82-83
通过分析煤层瓦斯的形成、瓦斯在煤层中的储集与运移及影响瓦斯储集与运移的因素,阐述了瓦斯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瓦斯压力随瓦斯量变化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范氏气态方程,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在瓦斯温度和贮存瓦斯容器的容积一定的条件下,瓦斯压力总是随着容器中的瓦斯量的增大而增大,但这种增大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一个由减速增大过渡到加速增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4起低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的事故。通过分析,认为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有以下原因:管理上对于低瓦斯矿井发生的瓦斯异常现象不重视;技术上对低瓦斯矿井瓦斯低的原因不清楚,另外低瓦斯矿井升级不及时。并提出了预防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突出的对策:密切关注瓦斯异常区域,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低瓦斯矿井瓦斯低的原因,划出瓦斯风化带的下限,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后,及时升级。  相似文献   

20.
杜儿坪矿坚持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的方针,积极做好瓦斯综合利用,先后建成瓦斯抽放泵站和瓦斯发电厂,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了企业效益.文章对杜儿坪矿瓦斯利用现状进行简介,并对杜儿坪如何提高瓦斯利用率的实践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