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际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渡过程具有饱和非线性特性,这是由于系统中调节器的输出具有限幅约束。通过研究比较,退饱和超调过程可看作同一系统的负载扰动速升过渡过程,分析其计算公式并举例证明转速退饱和超量比线性系统小得多。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抗扰控制(ADRC)中需要整定参数较多,且无明确物理意义,只能采取试凑法的问题,提出了线性ADRC的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环中。线性ADRC需调整的参数大大减少,调节过程得以简化,且减少了计算量,便于硬件控制器实现,控制效果却与非线性ADRC相当。通过仿真试验,与PI控制和ADRC进行比较,可得出线性ADRC克服了非线性ADRC其参数调整难度大的缺点,保留了其静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常规PI调节器进行速度控制时存在的输出限幅和转速超调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超调问题的各种控制方案。本文针对内模控制在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和常规PI调节器进行速度控制时的系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案不仅可以成功消除电机在起动过程中的转速超调,而且使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各式各样情况下移动台的截获概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PLC变频调速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弱、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此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进行扰动和补偿。从而达到控制对象可以近似线性化和确定性化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PLD控制方式相比,其跟随性、鲁棒性、抗干扰性和动态性能都很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辆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条件要求高、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通过仿真软件建立电磁抗扰度测试发射天线(简称抗扰发射天线)模型及无车情况下的电磁抗扰试验场强环境,为整车电磁辐射抗扰性能的预测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验证试验表明:无车的暗室环境内,抗扰发射天线场强分布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抗扰发射天线仿真模型能够模拟车辆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要求的场强环境,可用来评估整车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斗时空码及云计算构建北斗抗干扰导航定位服务,消除或者降低复杂地形、多径效应、欺骗干扰等引起的误差,提高北斗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比较理想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网络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但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无线通信系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对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分析了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如电磁干扰、阻塞干扰、杂散干扰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抗干扰措施,旨在降低干扰对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保障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电磁脉冲传导干扰环境与抗扰度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磁脉冲传导干扰是电磁防护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设备与系统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设备使用的金属线路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电磁脉冲通过线缆耦合对电子、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根据有关国际标准对核电磁脉冲形成的传导干扰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传导干扰抗扰度的测试系统,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解决PMSM速度控制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模糊自整定PI的控制方案,并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快速跟踪设定速度,并且在改变负载时,能快速恢复到额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龙门刨床拖动控制系统因负载变化或扰动出现时,传统调速系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将模糊PID控制技术运用到龙门刨床电力拖动调速系统中。文章介绍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原理,并采用其控制技术设计了转速调节器。实验和经验表明:该串级调速系统由于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策略,转速调节器的PID参数通过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实时调整,系统具有静态精度高、超调量小、响应快速、运行稳定、自适应能力强、鲁棒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利用电脑丰富的数值运算与逻辑判断功能,对单片机的直流调速进行了设计,设计不仅实现了模拟控制器的数字化,还让控制方式变得简单实用,针对单片机现有的应用理论,文中将涉及到各种困难问题的改进措施及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其他设计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传统PID控制系统适应于受控对象能够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表示,对于具有时变、非线性的直流电机伺服系统时其控制性能不理想,针对这个缺点,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方案,首先分析模糊控制原理及特点,其次通过制定的模糊规则等运算实现PID参数自整定,最后对某型装备直流伺服系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糊PID控制方法较传统PID控制方法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响应速度快,其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中传统PID控制器参数调节复杂、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分析内模控制与经典PID控制的内部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其优点,设计采用了一种基于内部模型的PID控制器(简称IMC-PID)对无刷直流电机进行调速。在建立对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器在线仿真比较表明:针对本设计对象,基于内部模型的PID控制器不论在系统阶跃响应或是扰动跟踪等控制效果上都能到达经典PID控制的要求,同时还降低了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Kinematics control of a pneumatic system by hybrid fuzzy PI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 a pneumatic system, normally, the piston can stop at only two terminal endpoints. In order to exten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ystem,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develop a kinematics control-based pneumatic system. Both position and velocity of the pneumatic piston are controll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controlled piston is able to move with the specified velocity to the target position. A hybrid of fuzzy and proportional-plus-integral-plus-derivative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s the solution.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fuzzy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The fuzzy 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piston when the piston locates far away from the target position whereas the PID controller is applied when the piston is near the desired position. The development starts with designing of a position sensor to detect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the piston. The sensor-manipulating circuit consisting of potentiometer, inverting amplifier, summing amplifier, low-pass filter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is then designed and realized. Next, the proposed hybrid of fuzzy and PID control is implemented and programmed on the microprocessor. In order to test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ettling time and steady-state error of five control algorithms – proportional (P) control, proportional-plus-integral (PI) control, proportional-plus-derivative (PD) control, PID control, and hybrid of fuzzy and PID control –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of fuzzy and PID control gives the most satisfied settling time and steady-state error.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技术》2017,(3):127-130
为设计一种低成本、抗干扰、稳定可靠的AGV,提出一种基于磁带导航的AGV系统。采用Megawin公司的80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并排对称设计的霍尔传感器实现循迹和纠偏,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避障,并采用上位机对其进行监控。为达到AGV电机调速的稳定性与实时性,采用分数阶PID算法进行控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验证其可行性。最后,经实际应用场合验证,AGV小车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避障精度高,运行稳定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该系统以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利用软件产生PWM控制信号,采用增量式PID算法控制直流电机的起动、制动、正反转和速度调节,简单友好的上位机界面可实时监测电机的各种运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态误差小,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某跟踪系统中运动耦合伺服转台独立的速度控制,并且达到响应快速、精确、平稳的速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速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103为核心构建,利用速度补偿法实现对耦合伺服转台独立的速度控制;系统通过PWM(脉宽调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采用速度和电流双环控制,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ID控制.控制耦合伺服转台按照给定的角速度转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静态、动态指标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包含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坦克炮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确定了等效控制,再通过应用带有切换增益的鲁棒反馈控制来保证滑模到达条件,然后,利用模糊调节策略来加速到达滑动模态区并削弱抖振。本文所提出的模糊逻辑的应用是一种可计算的智能方法,针对工程问题,具有精确表达式的调整过程,使得控制策略的调整变得更加容易实现。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性能指标,并且削弱了抖振。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鲁棒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