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相似文献   

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论语》  相似文献   

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何为英雄?曹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2012年9月8日,第四届中国红木家具经销商大会在东阳红木家具市场隆重举行。东阳红木家具业内精英各施才学纷纷拿出"镇家之宝",盛宴全国各路英豪,并角逐一年一度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兰的喜爱至今依然一如既往,或许多数是为心中那不屑与群芳争艳、不看重世俗褒贬的优雅风姿。其香浓而不烈,醇而不浊,幽远清纯。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相似文献   

5.
以电视剧《笃姬》为例探讨日本人的"忠"与"孝".从历史渊源和内涵的角度对"忠"与"孝"进行分析得出:日本的"忠"是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传统的"忠"意识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本的"孝"是在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后出现与日本社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忠"要求人们对君无条件的忠诚,"孝"要求人们对家无条件的孝.  相似文献   

6.
<正> 《列子·仲尼篇》:“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马叙伦在《列子伪书考》中说:“夫使列子与子产同时,固可以闻孔子之言,然西方之人,何所指谕乎?”认为西方圣者指佛;又认为“不治而不乱”等语是“斯缘晋言名理,剽取浮屠,作伪者囿于习尚,遂有斯失。”这两个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各书对"长铗归来乎"之训释不一,通过对"铗""来"二字的详细研究,得出"铗"为"剑"义、"来"为"回来"义,最后作出新解:长剑啊,回来(剑鞘)吧!"长铗归来乎"实为冯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长铗自喻:剑已出鞘,正如自己已因愿为其谋而寄食门下;冯谖要剑马上回剑鞘,其实是说要自己快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离开现在所处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孝道观"形成的过程中,《论语》的记载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理论概括,并将之具体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孔子孝道观所直接反映的家庭伦常、敬老尊老的积极因素比较浓郁,含义单纯而朴素,更贴近孝伦理的本质。但在儒家学说随后的发展中,学术思想被政治所豢养,从汉代开始"以孝治天下"、举孝廉制,直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阐发后,政治需要掺杂其中,孝的异化越来越严重,本来正常的情感表达也被扭曲。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愚孝"及"愚忠"思想的出现正是一种文化歧出。因此有必要正本溯源,探究孔子提出的孝的本源性意义,回归孔子所提倡的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同时,对孔子的学说进行有选择地扬弃,这才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参悟圣贤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学而》为《论语》首篇,为要中之要,紧中之紧迫,如果你没有时间读遍全书,起码这三句话你要明白,要真的明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句话其实是一篇文章,不是独立的三句话,讲的是一个爱学问的人是如何经历一路的风风雨雨,又如何独立苍茫。"学"表示身体与思想在成长的积累,这些积累可以得自于父母,所以生物都基于  相似文献   

10.
"众志成城"这则成语源自哪儿?"众志成城"这则成语究竟何意?《国语·周语下》中故谚曰:"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周朝时,周景王即位后想从百姓身上多刮些油水,就废除了市面流通的小钱,重新铸造一种大钱。大夫单穆劝谏他说:"老百姓受穷了,国家就很难治理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国要健康运行,必须有文化传统来支撑。要重建中国文化传统,首先必须批判地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孝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传宗接代"。传宗接代不仅指肉体生命的繁衍,同时也指精神生命的延续。所以说,孝文化本身就包含着文化传统的承接。中国文化传统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而这三家文化中都包含有孝文化,孝文化是他们的融合点。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能起到收拾、维系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论述。孝顺父母是个人的修养之德,是子女与父母之间血缘情感的自然流露。"孝"的落实体现在一切合乎"礼"的孝行之中,父母健在时事之以礼,父母去世后祭之以礼。在家国同构的前提下,儒家的孝道思想从伦理领域扩展至政治领域,而"孝"则被延展为"忠"。  相似文献   

13.
<正>一、"絜矩之道"的思想内涵如所周知,《大学》位居"四书"之首,是儒家关于修身治世的纲领性经典文献。在解释"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时,针对身居权位的执政者(君子),《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的重要论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传统教育中"孝"的争论一直存在。有些观点认为孝是汉民族家庭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另有些观点则认为孝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治的维系,是传统文化罪恶糟粕的一面。笔者认为要是想弄清楚在当前中国教育环境下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孝,而孝的规范究竟又是什么,就应当将孝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规范拆分开来逐一分析,从分析的具体结果得出我们目前应当持有的对孝的态度和孝的规范。本文就将分别从孝的行为上和心理上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努力探索在当今社会我们所应当教育人们的孝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商初贤臣伊尹(公元前1759-前1659年),名挚,又名阿衡.祖居伊水河畔,母孕而梦神告之曰:"血出水而东走,毋顾."  相似文献   

16.
逛木材市场时,听到顾客与店主的一段特有意思的对话:顾客问:"老板,这手串多少钱?"店主答:"800块钱一串。"顾客问:"没几个珠子嘛,怎么这么贵?"店主答:"材质是小叶紫檀的,珠子特别费料。"顾客指着旁边的一根木材问:"这是小叶紫檀吗?这根能做成多少个珠子?"  相似文献   

17.
对韩国"孝"伦理思想进行了回溯性的历史探源,并以家族式企业为例对"孝"伦理思想在韩国社会中发挥出的巨大文化张力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孝"伦理在韩国社会中产生的强大社会功能给我们的启示:要促使"孝"等传统伦理的回归,教育是基础,科学的扬弃是前提.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经过了"以物喻色"和"以色喻物"双向的隐喻过程。隐喻过程产生模糊性。"黑"颜色的模糊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中的"黑色"与现代色彩理论的黑色不完全吻合,汉语"黑色"在以物喻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表示黑色的词汇,这些词汇表达各种不同色差的黑色,也就是说黑色不是绝对的,而是模糊的;其次是"黑颜色"在语言文化中的隐喻意义是好坏褒贬对立统一,死亡与生命于一体:既是"高贵"、"肃穆"、"正直"之色,又是"不光彩"、"隐蔽"与"邪恶"之色;既是表达死亡的静默之色,又是孕育生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莆田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该联典故源自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廷试后偈御,榜眼陈俊卿答帝问之佳句。其时,高宗见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都来自福建莆田时,深感惊异,当帝问"卿乡土何奇?"时,榜眼陈俊卿作如是答问,一语道出莆仙人勤奋进取的求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绍兴市城西四十里长的镜湖,是一轴绚丽多彩的风景长卷。碧水青山,交相辉映;名胜古迹,琳琅满目;民俗民风,纯朴悠远。东晋书圣王羲之曰:"山阴道上走,如在镜中游。"唐朝诗人孟郊曰:"镜芳步步绿,镜水日深深。"你若游览镜湖,每迈一步,都会看到绍兴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子。在镜湖,只要你寻根问底,就会打开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与传说。有说那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