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侯宁 《包装工程》2020,41(2):300-304
目的致力于建立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从而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弘扬洛阳文化。方法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衍生出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文化元素进行整理,提出洛阳文化的八大主题及其子集并进行符号解析。运用产品设计方法对文化元素符号进行编码,采用用户故事地图法对用户进行产品体验解码,指导洛阳文创设计。结论提出了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中的三要素——元素、产品、用户,元素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基础,产品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重点,用户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难点和最终目标。选取了石辟邪文化元素对洛阳文创设计模型进行实践验证,设计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独具特色的洛阳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用户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从“移情–共情”的视角出发,以重视用户体验层次的基础展开研究,补充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新内容。方法 在厘清设计中移情与共情关系的基础上从三大层次出发,设计师作为移情的执行者,从视觉元素、场景构建等方面入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形、景、感”进行逐层移情;用户作为共情的执行者,在对博物馆文创的“感知–认知–行为”的逐层共情体验中由表及里地逐步感受与理解馆藏文化。结果 基于“移情–共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注重用户体验层次及与用户间的互动,能够帮助用户理解馆藏文化并获得文化认同。结论 以十二生肖甲骨迷宫甲骨文文创设计为例,验证了逐层的移情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将用户的情感诉求及相关的文化情感等映射到设计对象本身,从而使用户在逐步升级的体验层次对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层层感知,从而达到共情及文化认同。该方法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武艳芳  王军锋 《包装工程》2019,40(10):125-130
目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功能较为单一,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向用户传递承载的文化信息。针对现有研究局限于根据语义进行设计表达,信息传递形式单一,用户的文化感知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情境匹配、信息分类和动态信息交互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方法在对文化源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解构的基础上,依据文化层次与产品设计层次理论,利用形态元、功能以及价值因素进行设计源和现有产品的情境匹配和情境要素构建。结合针对情境要素的设计调查,利用词性对信息进行分类,根据信息分类结果,利用动态联系、行为构建等动态信息交互方法完成情境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设计。结论以三足鼎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文化、情境和信息传递共同作用的文化感知,在满足用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增进了用户的文化体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化需求,满足产品实现功能的同时拥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用户操作性体验、操作情境等方面的研究,得到适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针对性思路。方法通过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具体使用产品的操作方式与行为动机,发现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体验接触点;结合情境分析构建出用户行为地图,得到设计需求并总结出设计线索;最后,通过禅茶用品的设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将产品操作接触点与情境结合,辅助发现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帮助设计师以宏观的角度看待文创用品设计方向与思路。结论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性,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操作功能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提升文创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建 《包装工程》2024,45(2):361-364
目的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探究文创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探索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设计策略,以优化文创设计,创造能更符合用户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用户体验视角下的文创产品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并采用案例法进一步了解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创设计成功案例,为设计提供参考。结论 用户体验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和关联体验,文创产品设计应该关注用户体验,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具有互动性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6.
吴婕 《包装工程》2023,44(14):419-428
目的 总结乡村旅游文创产品文化内涵提炼与再现的方法,实现乡旅文创产品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并存的价值体系,为乡村旅游产业赋能。方法 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以及对昔阳游艺民俗活动进行分类介绍,提出了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将乡村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化设计思路的方式,使产品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和体验需求。利用Kano模型将问卷调查得出的全部用户体验需求指标作出筛选,选择用户亟须解决的体验需求,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出昔阳游艺民俗文创产品和其体验系统。结论 提出开展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融入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理念,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愉悦感。建立有效的现代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活化了乡村文化资源,构建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江泳  谭琪茜  邱盼  张伟  李周昕 《包装工程》2020,41(18):287-293
目的 通过研究心流理论的相关成果,探究能增强用户购买欲望和提升用户体验的文创产品交互设计方法,为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寻求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以心流理论的心流产生渠道—技能和挑战相互平衡为理论依据,结合文创产品中“境”的交互,提出文创产品物境交互、情境交互、意境交互三个层次上的设计方法,包括清晰明确的界面分区,可感知的多感官文化交互,多功能结合和社交互动,清晰的功能引导和及时的操作反馈,意境元素多元化,降低文化意境认知度这六个对应方法,从而引导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结论 以南岳佛道文创产品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心流的角度出发,提升了用户体验,使用户感到满足和喜悦。同时,这也是一种指导文创产品开发创新的新思路和设计方法,能够促进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崇  裘欣 《包装工程》2024,(8):356-366
目的 基于接受心理对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过程划分为感官认知、行为交互、价值理解、情感表达四个阶段,通过研究各阶段中用户接受心理的主体性、主观性、主动性以及期待视野对其体验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提出各阶段符合用户接受心理的设计策略,进而形成了基于接受心理的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 通过辽宁省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接受心理进行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输出,提高用户对文创产品体验的满意度,助力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云彦  张少楠  邢博 《包装工程》2024,45(2):397-405
目的 深入研究殷商青铜鼎文化,对其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并应用到殷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促进殷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的太极文化、气韵生动理论,从“虚”“实”两个方面对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深挖殷商文化基因,构建文化基因库;其次,运用形态矩阵法,将殷商文化要素、文创产品功能与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类别相结合,提出文化基因与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方法,详细列举产品设计的诸多可能性,为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丰富的创新方案。结果 构建了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可视化模型,阐述了基于形态矩阵法的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了殷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结论 通过对殷商青铜鼎文化进行可视化解构,并将其转化成设计元素,进行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促进殷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发展,最终通过案例设计验证方法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文创产品设计变得活跃起来.其中,作为文创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漫元素体现出日益重要的价值.本文着重讨论了动漫元素在文创设计工作中的这种价值和作用,以更好地推动动漫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卓娜 《包装工程》2024,45(2):357-360
目的 基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来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的路径,从而使文创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需求,获得成功。方法 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几款文创产品设计的案例,实现对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归纳和探究。结论 文创产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从用户出发,考虑用户的体验和需求,基于用户体验加以设计。  相似文献   

12.
汪军  黄展 《包装工程》2024,(10):339-345
目的 当下中国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创产品自身的文化属性与特性,决定了情感因素融入的必然性。为了谋求更好的情感与设计体验,“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适时介入文创开发中,完善与增益文创产品本身的价值。采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不确定性”独特设计因素与思路,以期为文创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科学、有效、开放的研发途径。方法 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理念,采用“不确定性因素”介入研究和结果导向的辩证研析法。通过对设计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介入原理、设计方法的分析,解决“不确定性因素”在文创设计中情感价值的体现问题,并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利用以谋求更为合理化的用户需求。结论 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利用,研究文创产品开发的一种设计方法,在设计前端、设计流程、设计终端的利用上做系统与辩证的分析。构建了情感因素与文创产品开发的依存研究,提炼出文创产品开发中完整、趣味、合理且有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洋  刘磊 《包装工程》2021,42(2):246-251
目的对传统节日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出适合文化特性的的传统节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方法通过对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存在创意同质化现象,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意开发设计的问题。从产品创意开发设计的角度对传统节日文化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传统节日文化创意设计中应注重节日的独特文化特性,关注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目的。结果针对传统节日文化特点提出文化创意开发设计的思路,提出基于用户体验的节日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实践。结论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中应注重不同种类文化的特性,考虑文化创意设计中的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目的,在综合考虑大众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创意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洋  马东明  钱皓  智伟 《包装工程》2020,41(6):115-122
目的从格式塔原理出发,运用相似原理和感知特性,以系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感性意象,挖掘用户需求,探索及优化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流程。方法以宁夏地域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定位,梳理文化元素,提取主题特征要素,结合对用户感性需求的调研,采用意象尺度图的方式,分析产品要素,从而建立产品共有风格特征,将用户需求与从主题提取的特征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办公摆件类的系列文创产品方案。结论通过对格式塔理论的研究,根据相似原理分析出系列产品的感知特点,结合这些感知特点,进行设计程序的优化。针对办公摆件类的系列产品,挖掘用户需求能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更易于被用户接受。同时,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辨识度,梳理设计流程,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为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晓彬  朱庆祥 《包装工程》2022,43(6):329-335
目的 在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探索五感理念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五感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五感理念设计要素进行探究,总结出五感设计模型构架,提出沉浸式品味唤醒感知、互动式参与触发情感、体验式感受引发联想等基于五感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创新性解析。结果 指出文创产品应采用“五感”设计理念,提升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体验,以期优化用户体验感,增强文创产品的创新力。结论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性的“五感”体验理论,构建“五感”设计理论模型,总结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五感体验理论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肖代柏  罗坤明  吴婉菁  宋佳鑫 《包装工程》2024,45(2):406-416, 431
目的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布绣非遗作为一种民间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在服务设计视角下夏布绣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设计思路,以实现夏布绣非遗在当代的价值转化。方法 通过剖析夏布绣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现状,总结夏布绣非遗文创产业的现实问题。运用服务设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基于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属性进行分类,使用层次分析法拆解量化夏布绣文创产品的用户体验需求。结论 根据用户体验需求权重,结合服务设计思维提出提升产品视觉形象和功能创新、突出文化特色、注重文化消费体验、遵循市场逻辑,以建立产品服务系统的夏布绣非遗文创产品多维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