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采用匹配厌氧氨氧化型SBR工艺处理模拟废水,反应器在(28±1)℃,pH=7.5~8.0,曝气量为0.2~0.3 L·min-1条件下启动。通过静态试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频率(曝气5 min/停曝5 min、曝气15 min/停曝15 min、曝气30 min/停曝30 min及曝气45 min/停曝45 min)和溶解氧(DO=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对反应器内部分亚硝化的迚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频率为曝气30 min/停曝30min、DO=1mg/L时,NO2-N积累率维持在90%以上。适中的间歇曝气能有效促迚亚硝化细菌富集,有利于积累高浓度的NO2-N。  相似文献   

2.
实验探究了厌氧氨氧化在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中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接种某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普通混合污泥,在温度(32.0±1)℃、pH为7.2~8、完全自养条件下,通过连续曝气将溶解氧(DO)的质量浓度维持在1.5~2mg/L,经过约25 d驯化,实现了适合厌氧氨氧化的部分亚硝化。逐步将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提高至500 mg/L,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 mg/L左右,仍采用连续曝气,经过约40 d的驯化培养后,成功实现了氧化氨氧化细菌的富集,TN去除率可达40%以上。在反应器运行125 d后,进水TN的质量浓度为125 mg/L条件下,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 mg/L左右,TN去除率可稳定在70%以上,最高可达84%,此时,进水体积流量为0.75 L/h,TN最高去除负荷为1.89 g/(L·d)。  相似文献   

3.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利用设置在厂区内处理量为100 t/d的中试装置进行试验,分别探讨了水温、p H、溶解氧、停留时间与出水氨氮的关系。结果显示曝气池水温变化范围为11.0~15.5℃,p H保持在7.0~7.5,在曝气充足情况下未见出水氨氮超标现象(均小于8 mg/L)。通过提高溶解氧,可以有效提高氨氮去除率,出水氨氮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而当溶解氧降低至1 mg/L以下,则会影响出水氨氮达标。停留时间为10~14 h对出水氨氮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以煤基微孔碳管为组件的碳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处理高浓度氨氮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碳膜同时起到生物膜载体和无泡曝气的双重作用。氧气和营养物分别从生物膜的两侧进入膜内。本实验进行150d,分阶段对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不同进水浓度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MABR的硝化、反硝化同时去除COD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溶解氧为0.8 mg/L的条件下,TN有最佳去除效果,NH3-N、T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7.88%、86.5%和87.64%。NH3-N的去除率随DO的升高而增大,去除率可达99.7%,但更高的溶解氧(>1.6 mg/L)对去除率影响甚微。高进水负荷实验于16d内,进水NH3-N浓度增大4倍,至214.25 mg/L,去除率仍保持92%以上。HRT由20h逐渐降低至8h时,去除率略有降低,但去除负荷增长2倍以上。说明该MABR装置有良好的脱氮能力和较高负荷下的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在3种生物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鼓泡式反应器、曝气式反应器)中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差异. 结果表明,曝气式反应器对酶的合成(尤其是LiP)最为有利. 考察了曝气式反应器中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方式下酶的合成和橙I脱色情况,发现半连续培养可使培养体系长时间保持较高酶活力,置换比例为1/2时染料废水可连续脱色5批,脱色率达到90%以上,比脱色率在46.7 g/(g×d)以上. 连续培养条件下酶很快失活,废水的脱色率迅速下降. 在曝气式反应器中用半连续培养的方式(置换比例1/2)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可处理废水4批,前3批脱色率达到90%以上,第4批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核桃壳和沸石组合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处理废水中的NH_4~+-N。试验期间,每天定时监测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和出水的pH、溶解氧、COD、NH_4~+-N、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考察了核桃壳-沸石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性能,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去除NH_4~+-N效率的影响。此外,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沿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壳和沸石是可取的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最佳水力负荷为0.04 m/h,最佳气水比为6∶1,在此条件下,NH_4~+-N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填料层底部向上25~55 cm段为NH_4~+-N去除高效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进行了短程硝化的氨氮降解工艺研究,探讨了在不同进水氨氮浓度、污泥负荷等因素对氨氮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含氨氮1 000mg/L左右的废水,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在(25±1)℃,pH值7.5~8.5,溶解氧(DO)0.5mg/L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实现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亚硝化率可达到98%以上。在生化反应临近结束时,溶解氧浓度跃周期内溶解氧的突跃2.0mg/L,可以作为判断反应结束与否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铜分别对铜绿微囊藻进行化学预处理,再通过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以高岭土为助凝剂,用PAC絮凝去除经过了化学预处理后的铜绿微囊藻的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或硫酸铜预处理以不同方式影响叶绿素a(Chla)和浊度的去除。Chla的去除率随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 mg/L投加量时达到92.6%。而硫酸铜预处理时Chla的去除率在其投加量为0.2 mg/L时最高,但在1.0 mg/L时减少到72.8%。高锰酸钾或硫酸铜化学预处理的除藻效果一般不如用高岭土助凝。甚至经高锰酸钾或硫酸铜预处理后,再用高岭土助凝除藻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就处理效率和饮用水安全而言,用高岭土助凝是优于用高锰酸钾或硫酸铜进行除藻预处理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弱凝胶调驱体系成胶性能易受到配制水溶解氧影响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不同溶解氧量条件下的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量对弱凝胶粘度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溶解氧浓度为0.46 mg/L时,10天内粘度降低90%以上。而随着溶解氧量的增加,粘度下降程度更大。硫脲在短时间对聚合物的稳定作用比较显著,15天成胶粘度可达17000 mPa·s,并且30 d粘度依然保持在10 000 mPa·s以上。  相似文献   

10.
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粪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处理规模为4L/d的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人粪尿。试验运行稳定,技术可行,在硝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为90d,DO的质量浓度为1.8~3.0mg/L,pH值为7.5~8.0;反硝化段DO的质量浓度不大于0.4mg/L,pH值为7.0~7.5的条件下,对CODCr,氨氮,总无机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7%,98%和97%以上,明显高于二级生化工艺。同时利用稳态数据与动力学方程,对,YKd,vmax,KS4个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市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在DO值分别为3.0、2.5、2.0、1.5、1.0mg/L的情况下,选取进水参数差别不是很大的10个周期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范围内,不同DO值条件下CASS工艺对COD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无论采用何种DO值,均可保证出水CODCr浓度低于60mg/L,达标排放;不同DO值对NH4^+-N和TN的去除影响是巨大的,在DO=1.5mg/L和1.0mg/L时出水NH4^+-N和TN都曾出现过不达标的现象,并且考虑节能方面因素,宜将DO控制在2.5mg/L;各种DO值下,TP的去除率稳定且较高,始终保持在94.7%以上,出水也一直稳定在0.1~0.4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合反应器模拟氧化沟运行方式,探讨氧化沟不同好氧缺氧分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点曝气氧化沟系统中氧传质推动力大,溶氧效率高,在相同的供氧条件下,其一个循环的好氧区比分段曝气系统好氧区长,但是分点曝气系统有机物耗氧多,DO浪费大,而分段曝气溶氧效率低,但DO的有效利用率(用于脱氮除磷)高,二者硝化能力相当,NH4+-N去除率分别为96.68%和97.03%,硝化菌活性分别为4.65、4.66 mg.g-1.h-1。在好氧区和缺氧区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分区越多,有机物被好氧异养菌利用的越多,脱氮除磷效果越差。分区减少,可以有效地增加反硝化菌对碳源的利用,对提高脱氮效果更有利。在同样的供氧条件下,分段曝气单个A/O分区长,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碳源利用多,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分点曝气,在满足硝化的前提下,缺氧区和好氧区比例越大,碳源被利用的越完全,对脱氮除磷越有利,DO的有效利用率也越高,此时越接近于前置缺氧-好氧(A/O)工艺。  相似文献   

13.
赵慧敏  赵剑强 《化工进展》2016,35(5):1549-1554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既能去除污染物又能产电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利用生物转化能量的节能优势,MFC废水脱氮处理技术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实验在启动MFC的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后,首先研究了通路与断路条件对MFC产电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断路时有利于硝化反应的发生,氨氮去除率有最大值95.17%;而通路更有利于COD和总氮的去除,表明氮的去除主要依靠阴极接受电子进行。随后分析了曝气阶段+停曝阶段运行方式对MFC产电和脱氮的影响,结果显示:曝气8.5h(DO为4.0mg/L)后停止曝气,停曝阶段为11.5h,DO逐渐降低到2.0mg/L,输出电压由无曝气运行的31mV提高到120mV左右,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86.42%、总氮去除负荷由无曝气运行的0.064g/(L·d)升高到0.46g/(L·d)。说明曝气阶段+停曝阶段运行方式既能有效提高MFC脱氮产电性能又可以减少维持高浓度DO的能量输入。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玉米酒精厂现有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填料强化该工艺的污染物削减能力的方法,以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MLSS含量、曝气时间、填料投加量和DO含量4个运行参数对填料-CASS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COD去除率影响主次顺序为DO的质量浓度>填料投加率>MLSS的质量浓度>曝气时间,优化参数组合为:MLSS的质量浓度4.6 g/L、填料投加率为30%、曝气时间6 h、DO的质量浓度6.5 mg/L,在此条件下,当进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40.1~862.47 mg/L和17.61~31.76 mg/L时,出水COD为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87~90.76 mg/L和0.69~1.01 mg/L,均能满足GB 27631-2011的排放要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21%和96.22%。  相似文献   

15.
姜旭 《净水技术》2012,31(4):66-69
该文对水中1,1,1-三氯乙烷的三种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曝气吹脱能有效去除水中1,1,1-三氯乙烷。当初始浓度为14 mg/L时,曝气流量越大,去除率越高,在固定的曝气流量下,曝气时间越长,去除效果越好,当曝气时间达到35 min时去除率达到100%;当气水比为3.5时,剩余污染物浓度可以满足国标限值要求;在相同的曝气流量下,1,1,1-三氯乙烷去除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值对1,1,1-三氯乙烷去除无影响。水源水条件下,当1,1,1-三氯乙烷初始浓度为1 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1,1,1-三氯乙烷吸附达到平衡,30 min去除率达42%。1,1,1-三氯乙烷初始浓度为5 mg/L,煮沸,2 min后即可达到国标限值以下,5 min后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凝聚去除景观水中微囊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壳聚糖原位除藻的效果及可行性。对pH范围为5.5-7.0,藻浓度大于5.0×10^5cells/mL的模拟含藻水,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5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5g/m3时,0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对相同藻浓度的实际景观水,当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8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8g/m3时,O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通过现场围隔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凝聚除藻与遮光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效果,即投加壳聚糖凝聚沉淀藻细胞后进行遮光处理,使沉入水底的藻类由于失去光源而不再上浮,逐渐死亡。与无遮光处理围隔组对照,发现除藻效果有明显提升,显示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规模连续流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碳氮比(C/N)和溶解氧(DO)工况下改变缺氧池容积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N和好氧阶段DO含量较低时,增大缺氧池容积有利于提高TN的去除率和除磷效率,在COD/ρ(TN)(ρ(TN)≈40 mg/L)约为7,DO的质量浓度在0.9~1.2 mg/L的条件下,缺氧池容积增加1倍,TN去除率可达71.1%,PO4^3--P去除率可达94.0%;在高C/N和好氧阶段DO含量较高时,增大缺氧池容积在提高TN去除率和改善出水水质方面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试微孔曝气氧化沟内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溶解氧的传递特性,考察了曝气器布置方式(交叉式、并排式和集中式)对清水和污泥混合液中氧传质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交叉式曝气器布置方式下的氧传质效率最高,且交叉式>并排式>集中式.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DO浓度在1.3~1.7 mg/L之间时,三种曝气...  相似文献   

19.
复合SBR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及其脱氮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复合SBR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过程及其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存在着反硝化现象,即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在试验条件下,当溶解氧为3~5mg/L时,总氮去除率可达80%,同时CODCr的去除率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