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Louis Houdart 《包装与设计》2014,(4):30-41
两年前,在中国呆了十几年的法国人Louis Houdart在上海成立了Creative Capital品牌顾问公司(以下简称“CC”)。虽然年轻,但这个由来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已做过不少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谈起前苏联的仿徕卡相机,大家一定会想起两个响亮的相机品牌ФЭД(费特)和Зоркий(佐尔基),这两个品牌都以仿制徕卡相机而著称于世。这两个品牌分属于前苏联两 相似文献
3.
4.
英国设计协会在推进本国的工业设计方面非常活跃,利用“创意英国”的机会,本刊采访了英国设计协会新闻官Garfield Myrie先生,以及设计协会前任主席,今年伦敦设计节的主席John Sorrell先生,期望了解这个能量强大的设计组织背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Chipperfield)、Victorio&Lucchino、马克·纽森(MarcNewson)、隆·阿拉德(RonArad)、矶崎新(ArataIsozaki),还有让‘奴维勒(JeanNouvel)等等,这些在设计界晌当当的名字,如果让他们组成一支梦之队去参加奥林匹克,他们无疑会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虽然这样的比赛并不存在,可是通过另外的方式,人们却不仅可以逐一欣赏到设计大腕的力作,而且还能亲自体验和感受这些作品,甚至住在里面。就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这个充满地中海最纯粹自由浪漫之风的城市,设计师的梦和公众的梦都实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具有想象力的合作,把粗糙的原木制成精美的家具。”这是PLANKEN UD协会向来自丹麦的设计师和手工艺师们提出的挑战要求,也是第二届PLANKEN UD展览的起因。 相似文献
8.
荷兰人以稳重和严肃而著称,这种声誉却与荷兰蓬勃发展的艺术和设计行业刚好相悖。所以,荷兰的设计师群体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先锋派打破界限,选择人们没有使用或见过的造型.材料,更愿意做有文化内涵的事;另一个群体的设计师则从实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愿意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和折中。这些是否是荷兰设计的标签?但荷兰人为自己的设计感到无比骄傲这一点很明显,因为去年夏天,在荷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电讯》上以横贯两版的标题这样宣告“荷兰设计主宰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商品趋向异质化,这已是不争事实。无论设计师还是客户,都希望所做的品牌、包装形象能有强烈个性。诚然,在买方市场的商品,若无突出个性,怎能与同类相别,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购买呢?进一步,商品在品质之外,尤需强烈文化个性以提高其附加价值…,··。那么,“个性化设计”——听起来如此感性,是不是有些无迹可寻,只能凭设计师的感觉去把握呢?笔者近两年正好为两种味精产品设计了品牌形象和包装,它们品质相近,而形象截然不同,且反响良好。关于品牌、包装的个性化设计的一些构想,在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贾斯珀·莫里森(Jasper Morrison)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以力求文雅,恬静式的幽默设计风格而著称。莫里森1959年出生在伦敦.在伦敦和纽约两个地方长大。那时候,他的父亲作为广告业人士在美国很有名气。他在金斯顿理工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设计。1986年.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的第二年,莫里森在伦敦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他设计了从托盘桌到有轨电车系统的诸多产品。除此以外,莫里森的经典设计也使他成了家具业的神话。他对家具成本.质量、工艺和材料的了解与控制已经不仅仅是普通设计师所能涉及到的程度了。在英国泰特现代博物馆(Tate Modern)里的展览仿佛标志着他已经成为了当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5.
“1:15”是迄今为止洛可可设计公司(LKK)一家在两年时间里与包括三星、诺基亚等在内的1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开展合作的形象化描述。这些合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明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人们率先体验到的“奥运地铁十号线”自动票务服务系统就是其中的一项。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新鲜、快捷的体验,而对整套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合作者LKK来说却是与国际五百强企业展开设计服务、提升设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7.
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暨课堂教学展评颁奖活动之“阅读:名师成长的阶梯与方式”沙龙中,笔者提出了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而阅读”的观点,进而引申出了“专业阅读高于一般阅读”的个人看法,引发台上台下的共鸣与争议。囿于沙龙时间的限制,主持人成尚荣先生提议笔者写一篇“一般阅读”与“专业阅读”的关系的文章,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度阐释。于是,笔者整理了个人阅读的零散经验连缀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国家?虽然世界各国对德国印象并不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大国"肯定是答案之一。根据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37.3%的网友对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气十足的工业制造业"。实际上,127年前,"德国制造"的标牌却是英国人故意贬低德国商品的主意,没想到造就了百年后掷地有声的质量品牌。100多年来,无论是一战和二战前,战后重建,还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即便美英趋之若骛追求"金融神话"时,德国始终坚守立国之本,也因此成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西方国家。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德国制造"在百年的起起伏伏中走到现在,根本上说靠的是勇敢接受挑战,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强大自己,而这也正是现在刚走向世界、面临转型的"中国制造"所应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47-4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要处理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高信息存储密度及更快响应速度的材料和器件。如何提高读写速度、实现纳米尺度信息存储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是指信息存储密度大于1012比特/平方厘米(1太比特/平方厘米),实现从电子器件从“吉时代”到“太时代”的跨越。与目前市售电子器件的存储密度相比,其信息存储能力堪称惊人。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作为纳米电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