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根据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烧结机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分析提出了采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来进行烧结烟气脱硫。文中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设备、主要性能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某钢厂435m~2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实际工程,介绍了活性炭做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技术(SCR工艺)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该文论述了钢铁行业烧结机、球团竖窑烟气综合治理多机并一塔的可行性,解决了多台大型离心风机之间的串并联操作干涉,将烧结机烟气与球团烟气2个污染物浓度差别较大的工艺系统合二为一并入大型半干法脱硫脱硝系统,该技术属于国内首创。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为全国钢铁行业烟气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应用规流塔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当烟气变化范围为50%~100%,燃煤硫含量为0.2%~5%变化时,其脱硫系统的运行基本不受影响,并且占地面积小,投资低,运行维护成本低,非常适合烧结机烟气脱硫.其推广应用将为国内烧结烟气脱硫项目节省巨额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烟气脱硫技术综述(待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各类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6.
烟气脱硫技术综述(续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各类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友技术的工艺流程,并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各类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并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8.
宣钢3#360 m~2烧结机环冷机已投运余热发电项目,但烧结大烟道末端高温烟气并未回收利用,大量300℃~400℃的高温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后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该项目利用烧结机尾部大烟道的高温烟气,采用内置式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生产蒸汽并入发烧结电系统,从而提高发电负荷,实现烧结机烟道余热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镁法脱硫原理、工艺流程、镁法脱硫技术的特点,并对几种成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比较,得出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钢铁冶炼工序中烧结工艺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烧结烟气的治理成为钢铁工业SO2减排的重点。近年,国家环保对烧结机烟气排放要求也日益严格,烧结烟气脱硫是钢铁业减排SO2的主要途径。氨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全新的烧结脱硫工艺,它不仅能有效地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而自动控制系统在氨法脱硫工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对烧结烟气氨法脱硫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脱硫剂材料的选择是烟气脱硫技术的核心与关键。本文分析了不同烟气湿法脱硫剂材料的研究现状,为有效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结合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锅炉烟气脱硫工程,研究了石灰-石膏作为钙基脱硫剂的工艺设计参数、设计要求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湿法石灰-石膏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较低的特点,其不仅有效地脱除了烟气中的SO2,而且还可将锅炉运行中所产生的烟气二氧化硫稳定地转化为脱硫副产物(硫酸钙),具有可观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脱硫废水高温烟气蒸发结晶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脱硫废水蒸发过程中结晶盐的高温分解可能是制约蒸发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的特点及蒸发结晶过程中盐分的稳定性,重点介绍了水合氯化镁的几种热分解机理。综合分析表明,在旁路高温烟气蒸发处理过程中,氯化镁和铵盐可热分解,分别产生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将会引起后续脱硫废水排放量增加、烟囱出口氨浓度升高。最后讨论了旁路高温烟气蒸发系统引起电厂粉煤灰的质量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彤 《工业计量》2011,21(6):13-14,18
烧结烟气活性炭法脱硫脱硝技术成功解决了烧结烟气量大、SO2浓度低、成份复杂等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难题,在烧结脱硫脱硝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自动控制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使工艺系统得以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内射流卷吸特性对塔内烟气与吸收剂的混合以及流场分布均匀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双流体雾化喷嘴的射流卷吸混合特性,得到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内射流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双流体雾化喷嘴在塔内流场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对称分布,并且在靠近塔壁的两侧产生了回流;射流流体与周围气体发生动量交换,对周围气体有明显的卷吸作用,沿着射流轴线方向,射流卷吸量逐渐增加,随着伴随风量的增加,射流卷吸量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Nozzle arrangement in the nozzle spray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as-drople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CFB-FGD) tower, which is critical to the SO2 removal efficiency. The effects of spray direction, nozzle number and nozzle spray angle on gas-droplet distribution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FGD tower are investig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Eulerian-Lagrangian mathematical model. An optimal nozzle arrangement scheme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tact between gas and water droplets and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Results show that upward spray direc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droplets, improving gas-drople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spray evaporation process, and water droplets number trapped by tower wall could be reduced in the water droplets evaporation. With the increase in nozzle number, it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act between flue gas and water droplets to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droplets, as well as the 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tower. With nozzle spray angle increases from 30° to 120°, flue gas velocity decreases, water droplets number trapped by the tower wall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 is the most uniform when the nozzle spray angle is 60°.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介绍了工业废气脱硫在不同条件下对脱硫技术的选用,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加氢脱硫、非加氢脱硫,以及新兴的生物脱硫和以羰基金属作为脱硫剂的主要脱硫方法。对这些脱硫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脱硫技术的脱除效率进行说明。最后展望了未来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厂是大气Hg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基于文献调研,分析了燃煤电厂烟气中Hg的来源及生成、燃烧后现有设备协同脱Hg技术和吸附剂喷射脱Hg技术、主要离线测试方法、超低排放实施前后燃煤电厂烟气Hg排放特征等,指出燃煤电厂实施更严格的烟气Hg排放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改性活性炭、改性飞灰喷射脱Hg技术将是未来应对更严格Hg排放限值的主流技术。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厂烟气Hg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 Sulphur dioxide (SO2) abatement technologies, i.e.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FGD), have proven effective in curtailing the harmful SO2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得到的Cu/3Y-ZrO2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相变化,并在模拟烟气中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其脱除SO2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所得的中间产物,经真空热处理后,晶形发育较好且团聚较少,但在铜摩尔负载量为30%以上时才出现以金属Cu形式存在的铜组分衍射峰.铜组分负载量大、比表面积最小的产物,表现出脱硫效率最高;而铜组分负载量小、比表面积最大的产物脱硫活性却最差.总体而言,纳米Cu/3Y-ZrO2催化吸收剂的脱硫率随温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并在中温(300℃~500℃)脱硫率达到最大值,其稳定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