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引风机后汇流烟道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风机出口烟道布置不合理,会引发流动阻力增加、烟气腐蚀和脱硫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某电厂引风机出口汇流烟道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流场并校核了已处理烟气是否返回吸收塔,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岛屿型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有效风能分布的甚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MM5作为风能模拟模式,以地形复杂、气候背景特殊的海陵岛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甚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200m,最高垂直分辨率是10m)的模式设计,模拟了秋季海陵岛地区的风资源分布。研究表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甚高分辨率的模式设计可以作为复杂海岛地形风资源评估的有效手段;海陵岛地区有效风能密度的大值区多数位于150~200W·m~(-2)之间,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潜在的风能资源完全可以开发利用,并需要更加深入而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微型燃气轮机向心透平内部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在流场模拟的基础上对原结构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原设计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成功的对叶轮进行了改进设计,使向心式透平效率提高了二点几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苏省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境内河网交错,水域面积大,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里中地区有我能利用的悠久历史,本文应用1975~1990年气象站的自记风资料,用代表年法计算了敛上40个站点的风能,对风能的年,季,日变化作了分析,前功尽弃人此依据进行了敛上的风能区划,同时还分析了江苏近看见风能利用的情况,从而为今后本省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能源的潜力和前景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决汽车除霜风道出风不均提高除霜效果,采用CFD方法对风道的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两种除霜风道对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影响的比较,表明优化后除霜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新型双风轮风力机气动特性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implic算法,采用SST κ-ω湍流模型,利用Fluent6.3数值模拟软件对新型的小型双风轮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流场研究,并与同规格单风轮风力机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单风轮风力机相比,随着后风轮叶片数目的增加,新型双风轮风力机的湍流强度变大,风力机运行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当后风轮的叶片数目合理时,后风轮对前风轮的影响较小,且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前风轮的漏风,使得新型双风轮风力机的风轮在获得较大迎风面积的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转速,进而能够高效地实现风能的两级利用,明显提高发电功率和增大风能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立轴风力机风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应用正交优化法和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聚风导流型立轴风力机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同尺度下与传统立轴风力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风导流型立轴风力机叶轮的输出功率、风能利用率及自启动特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覆冰对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商用CFD软件和S-A湍流模型,对风力机常用的NREL S809翼型在不同覆冰形态、覆冰厚度下的静态流场和动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Re=1×106时各种覆冰情况下该翼型的气动性能,并研究了不同的覆冰形态对风力机翼型静态、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吸力面生长的覆冰形态会造成覆冰层后的分离涡,随着攻角的增加分离涡向后缘生长,造成升力系数的较大下降,阻力系数增加;沿弦向生长的覆冰对尾缘分离涡的生成影响较小;在动态失速情况下,翼型周围流场比较复杂,覆冰形态对翼型升力系统的影响规律也较复杂;从静态流场特性分析,覆冰破坏了翼型的流线从而直接影响了翼型的气动性能;从动态流场特性分析,覆冰改变了翼型动态升力系数曲线的斜率从而影响到风力机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风力发电机叶片设计与气动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叶素理论和气动理论,基于设定的风力机性能参数对风轮叶片进行三维设计。利用Gambit建模软件对风力机单叶片进行三维建模,再用Fluent软件进行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仿真叶片气动流场流态,并计算叶轮的升力、阻力和扭转力矩;验证风力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计算发电机组功率和风能利用效率等性能参数。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设计和气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的工作可深化对风力发电机组三维叶片的气动性能的了解,仿真风力发电机组气动流场,能为风力机叶片的设计、改型和研发工作提供技术参数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WANG Jian-Wen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2007,16(3):203-207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blade and in the adjacent area while searching the poweraugmentation theory with adding a tip vane to the wind turbine.This paper shows the CFD simul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rotor blade and in the adjacent area,after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of thedifferent chordwise and spanwise point on the blade with the tip vane-V(8.8x8) and without the tip vane under tipspeed ratio λ4.5.Combining the isobaric section figure in certain locati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ip vane im-prove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urface.The most influenced zone is found and thesecan further display the power augmentation theory of the wind turbine using the tip vane.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was based on N-S equations.3-D,steady,implicit solver was chosen.Turbulence model was k-ω SST.Dis-cretization scheme is SECOND ORDER UPWIND.Pressure-velocity coupling was a typical SIMPLE scheme.Inthe whole grid system,two-divided grid formation was adopted,that is,inner region and outer region.Inner re-gion including rectangular solid blade and neighboring,outer region is semi-cylinder.There were together720,000 nodes with tetra-prism unstructured mes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