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对玉米容重与水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证明玉米容重与水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选用河南产储藏2a的商用小麦,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检测不同感染时间的小麦水分和容重,分析水分、容重随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的变化及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和感染时间延长,样品水分增加,容重降低;80头/kg和160头/kg感染60 d时,样品水分和客重测定值呈极显著性差异;水分与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329,r=0.711),容重与感染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4). 相似文献
4.
对取自直属库及种植农户的65份样品的杂质类型、含量及容重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各类型杂质与小麦容重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总杂质对小麦容重影响最大,在最常见的6类杂质中,麦秸、麦皮、砂石对容重的影响依次减小.为了得到容重随麦皮、麦秸、砂石含量的变化趋势,制备不同麦皮、麦秸和砂石含量的小麦样品,并对这些样品的容重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麦皮、麦秸含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小;随着砂石的增加,容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中等及中等以下等内,外小麦容重与出粉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关于容重与出粉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作了低等级小麦与中等小麦出粉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运用差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升温速率、颗粒粒度、填充量和不同小麦品种等因素对小麦热分解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小麦水分含量和对应DTA曲线峰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40目、10℃/min、10 mg的试验条件下,60~150℃出现的吸热峰的峰面积与对应的水分含量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768 9x-5.368,相关系数r=0.995 8.根据相关方程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由DTA曲线第1个吸热峰的面积即可求出相应的小麦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杂质类型及含量对小麦容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取自直属库及种植农户的65份样品的杂质类型、含量及客重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各类型杂质与小麦容重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总杂质对小麦容重影响最大,在最常见的6类杂质中,麦秸、麦皮、砂石对容重的影响依次减小.为了得到容重随麦皮、麦秸、砂石含量的变化趋势,制备不同麦皮、麦秸和砂石含量的小麦样品,并对这些样品的容重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麦皮、麦秸含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小;随着砂石的增加,容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基于小麦图像特征和模式识别的小麦水分含量快速识别方法.将小麦水分含量分别调至10%、11%、12%、13%和14%,然后采集小麦不同含水量单籽粒和整批籽粒图像.单籽粒图像,提取其形态、颜色和纹理共62个特征参数,整批籽粒图像提取其颜色和纹理共48个特征参数.最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建立线性参数统计分类器和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小麦不同水分含量的检测识别.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小麦水分的识别率高于统计分类器;与单籽粒图像相比,使用整批籽粒图像的特征参数能更好地对小麦水分进行有效识别.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整批籽粒图像水分进行识别,其识别正确率为90%95%,整体判别正确率达到了92%.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中等及中等以下等内、外小麦容重与出粉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关于容重与出粉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作了低等级小麦与中等小麦出粉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试验了不通风(0 m/s)和以0.02、0.04、0.06、0.08 m/s的粮堆表面风速进行通风的情况下,水分含量分别为14.0%、14.5%和15.5%的小麦在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小麦中微生物活性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增长,水分含量15.5%的小麦在28 d达到安全储藏活性临界值(500 U).在以粮堆表面风速0.020.08 m/s进行通风的情况下,上述小麦中的微生物活性均被显著抑制,且不同风速对小麦的微生物活性抑制结果差异不显著.在夏季高温环境中,高水分小麦以0.02 m/s的粮堆表面风速每天通风6 h可明显抑制其中的微生物活性,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1.
王前明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1991,(1)
用容积式电容器测量不同含水量小麦的电容值时发现,不同含水量的小麦所测得电容值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含水量的小麦电介常数不同.根据这一性质就可利用容积式电容器作为测定小麦水份含量的传感器.在仪器工作时钟信号控制下用容积式电容传感器对小麦进行定期检测,所测结果经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处理后进行闸阀开度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小麦着水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气流速度下小麦平衡水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对湿度为70%,气流温度稳定在22℃左右,风速为0 m/s、0.028 1 m/s、0.037 5 m/s、0.046 8 m/s的条件下,研究小麦平衡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流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小麦所达到的平衡水分要高于一定气流速度下的平衡水分,且在一定气流速度下达到吸湿平衡的时间比静态气流下明显延长;通过小麦的空气流速越大,水分增加幅度越大,平衡水分值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根据Page方程获得了一定条件下小麦含水率和实验时间的回归方程,二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选择5种中筋小麦,固定润麦时间与温度,改变润麦加水量,探讨不同润麦水分对小麦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润麦水分的增加,出粉率、灰分、蛋白质呈下降趋势;损伤淀粉变化并无规律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润麦水分与面筋指数、面筋持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正相关,与面筋含量、吸水率、延伸度负相关;除延伸度外,其余拉伸指标均与润麦水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控制温差是防止粮堆结露的关键,而结露温差的大小与粮食的水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找出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并适当地控制它们,是预防粮堆结露的根本措施。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计算出了粮食水分与结露温差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储藏蛋白中高分子麦谷蛋白的亚基组成,以及各亚基与面团品质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构型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郝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
本研究以鲜酵母为发酵剂,采用一次发酵法,对面粉中面筋质含量与馒头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湿面筋含量在20~54%范围内馒头体积与其面筋质含量呈线性关系;馒头专用粉的湿面筋含量应在30.6~36.6%之间的结论。从而为工业化馒头生产线的研制及馒头品质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