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狄宏伟 《造纸信息》2010,(12):51-51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海龙等人以南方松为原料研究了碱法蒸煮过程中碳酸根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发现,蒸煮时间(或H-因子)、初始碱度、蒸煮黑液中糖和溶解木素的含量与碳酸根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蓝桉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浆的漂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 《纸和造纸》2000,(6):36-38
1 前言 蓝桉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制浆造纸性能的速生阔叶材种。快速置换加热 (RDH)硫酸盐法制浆与常规硫酸盐法制浆相比,具有能深度脱除木素、降低能耗、缩短蒸煮周期、提高生产能力、在黑液的预处理段能除去原料中的酸性物质及抽出物、木素和半纤维素的易溶部分使黑液中的残余有效碱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蒸煮废液的固形物含量高而粘度低、有利于碱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研究蓝桉的 RDH硫酸盐法制浆,对解决我国造纸工业中存在的原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减少蒸煮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改进现有的蒸煮方法以生产出低能耗、高质量的纸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革类原料制浆污染治理以减回收工艺为主。碱回收工艺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运行费用高,回收率低,原料中Sic。含量高,碱回收困难,这是碱回收工艺难以推广实施的主要原因。蒸煮用碱,目的是溶解草类原料中的木素,用碱量一般在15%以上。但在碱法蒸煮的过程中,作用于溶解木素的碱仅为2%~4%,其中80%左右的碱都消耗在中和原料溶出的碳水化合物所生成的有机酸上。如果我{11先析出未革中的多戊糖,只用减来溶解本素,就可减少用碱全80%左右。通过20多年的探索,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黑液污染,需对草浆的制浆工艺作以下4…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北方阔叶木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进行深度脱木素的改良硫酸盐法蒸煮(EMCC),得到EMCC纸浆.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从原料和EMCC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EMCC蒸煮黑液中分离出黑液溶出木素样品,再经弱酸水解得到纯的黑液溶出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G)分析,对所得木素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检测,分析了EMCC蒸煮过程中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原料木素、纸浆残余木素和黑液溶出木素结构中各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研究木素结构在EMCC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RDH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中NaOH和Na2S含量均下降,但蒸煮液硫化度升高。与常规KP法相比,在整个脱木素反应过程中,RDH蒸煮液的有效碱浓度分布较均匀,蒸煮液中Na2S浓度较高,尤其在大量脱木紊的开始阶段(此时蒸煮液中Na2S浓度是常规KP法蒸煮时的2.88倍),因而RDH法蒸煮能够深度脱除木素。与常规KP法蒸煮废液相比,在废液粘度相近的条件下,RDH法蒸煮废液有较高的固含量,有利于黑液的碱回收。在RDH硫酸盐法蒸煮经过一次完整的循环置换蒸煮周期后,温黑液槽和热黑液槽内的黑液组成基本保持稳定,可为后续进行的连续置换加热蒸煮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稻麦草碱法制浆黑液中硅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草原料是最丰富的可再生非木材纤维资料。并且草类原料仅用NaOH蒸煮液就可以经间歇或连续蒸煮成浆,得到与阔叶木相似的短纤维浆。在几乎不降低纸页性能的情况下可在书写纸或印刷纸中代替阔叶木浆。但稻麦草原料硅含量高,并且在NaOH-AQ法制浆中,绝大部分的硅溶于黑液中,在阔叶木制浆废液中,硅含量为1kg/t固形物,而在麦草制浆黑液中硅含量高达40~60kg/t固形物,稻草黑液中硅的含量更高。草类原料黑液中较高的硅含量严重影响黑液中碱的回收和热量的回收。在环保要求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以草类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几种稻麦草碱法制浆中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碱法预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及对后续制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aOH在较温和的温度条件下从玉米秆原料中预提取出了半纤维素,分析了提取液中糖类组分及含量,采用NaOH-AQ法对提取过半纤维素的玉米秆进行了制浆实验,考察了预提取对制浆以及黑液中SiO_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秆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木聚糖,在温度75℃,碱浓10%时,提取液中木糖总量占原料中木糖的91.8%.黑液中SiO_2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秆中SiO_2含量较低,未经预提取原料NaOH-AQ蒸煮黑液中SiO_2含量为163 mg/L,经预提取之后,相同条件下蒸煮所得黑液中SiO_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碱浓达到8%时,硅含量比未经预提取玉米秆的制浆黑液降低了79.8%.提取后原料的制浆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预提取可以显著提高纸浆的白度,降低纸浆卡伯值,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纸浆的得率和黏度.  相似文献   

8.
姚光裕 《中华纸业》2004,25(6):34-34
由于草类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在碱法蒸煮过程中大部分硅化合物转化成溶解的硅酸盐转入黑液,致使黑液在蒸发过程中形成结垢以及碱回收其它过程产生问题.为此,许多科研工作者对非木材制浆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化学分析对红松木片碱法蒸煮化学浆黑液污染特性及特征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液中含有较高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较差,颜色较深;黑液有机物中含有苯环、羰基、羟基、醚基、碳碳双键等官能团,其中羰基是重要的发色基团,羟基、醚基是助色基团,羰基与苯环上的碳碳双键形成共轭,加深黑液的色度;黑液中有机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产物,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有机酸类、酮类、烷烃类、烯类和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最高,峰面积相对含量达到76.84%。  相似文献   

10.
在木材碱法蒸煮过程中脱木素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体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蒸煮初始阶段,木素除去很慢,脱木素速率与蒸煮条件无关。在此阶段中除去一部份“易溶木素” (或称“抽提木素”)。除去的量,文献所载数据相差很大。Daleski提到“易溶木素”仅占原料(黑松)中木素含量的3.5%。Basu在研究山毛榉中性亚钠法蒸煮动力学时指出:“易溶木素”占木材木素的4.17%。而有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