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前一段时期,我厂接受了一批42支毛涤腈混纺针织绒的染色加工业务,数量较大,混纺比例为羊毛50%涤纶35%腈纶15%。由于以前我们未接触过这类产品,又查找不到有关这类产品染色的专业论述,没有具体的染色工艺及生产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于是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掌握了三种纤维用三类染料混浴染色过程中的上染特性,从而制订出了合理可行的染色工艺。下面论述工艺设计的几个方面。一、染色方法采用-浴法染色,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合理。二、染料选择众所周知,涤纶适宜在高温高压中染色,而羊毛和腈纶… 相似文献
4.
涤纶及涤粘混纺织物稀土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稀土染色工艺是采用了稀土化合物作为助剂的一种染色方法,国内的纺织行业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多数认为稀土染色能提高产品质量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涤纶及涤粘混纺织物染色方面研究较少。 我们继在纯毛散染及匹染(主要是酸性媒介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大面积推广了稀土染色的新工艺之后,就集中力量在涤纶及涤粘混纺织物的稀土染色方面做了较多的试验和研究。 研究试验的着重点是:分散染料、直接染料在稀土存在的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单色及复色),稀土用量、其它助剂的删留、染色牢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确认了稀土应用在涤纶及涤粘… 相似文献
5.
6.
7.
8.
竹纤维及竹/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竹纤维是将天然的竹子经过化学处理成竹浆粕,再通过化学变性形成粘胶状竹浆,再纺制成人造竹纤维。根据竹纤维及价棉混纺织物的特点,本简介其前处理、染色、整理加工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浅谈涤腈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涤腊混纺织物的染色一般采用二浴法着色,并能取得较理想的色泽鲜艳度和稳定的质量。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选用适当的工艺条件,以一浴法染色代替二浴法染色势在必行。其显著优点是大大缩短染色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厂的涤腊混纺织物投产以来,由干采用了一浴法染色,不但充分发挥了机台利用率,而且染色产品的色泽和产品风格均可与仿毛产品相比,得到一致好评。在涂腊织物用分散邓B离子一浴法染色中,阳离子染料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形成松散的络合体,使染料对纤维无亲和力或降低亲和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阳离子染料… 相似文献
10.
以44×38/10×10为代表的亚麻/粘胶(55/45)混纺产品在欧洲,拉美具有庞大的市场,但由于两组分纤维微结构的差异,导致两组分纤维对染整前处理的加工要求和对化学品承受能力的差异较大,经多年开发与实践,不断提高其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鉴于粘棉混纺织物练漂加工难度大,“轻煮重漂”的传统工艺难以尽如人意,文章提出双氧水/尿素工艺进行退煮漂一浴加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该工艺处理的粘棉织物,白度优于传统工艺,润湿性试验小于1s,强力损伤甚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我厂开发了用腈尼针织物制作的连裤袜,其外观和手感近似羊毛,价格低廉,保暖性能也好,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防皱性.为了节约成本,我厂采用先织后染的工艺,但该工艺带来的弊端是若染色工艺不当,织物易变形,产生色花,手感僵硬,失去弹性.为此我们对腈尼针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1 主要染色设备及织物规格染色设备:边浆式染袜机织物规格:腈纶纱 22 tex锦纶6 7.78 tex×22 工艺流程半成品→低温入染→染色→水洗(2次)→甩干→定形→成品.3 工艺条件要求3.1 温度由于腈尼织物在染色时很容易产生色花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在化验室进行小样试验,对涂料染色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涤/粘织物进行生产试验,并对产品进行各种指标测试,对条/粘织物用涂料代替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试验,既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艺,同时也减少了污染,是可以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