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艺术和文明的固化见证。当前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入,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怎样才能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建筑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影响下应该如何发展?在设计中又应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如何利用这次契机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特色和当代上海的文化,这便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需要关注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2.
万书元 《华中建筑》2006,24(11):78-81
书院是最能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的建筑形式。作为中国文化、教育与审美精神的综合载体.书院建筑通过其严密而完备的符号系统.以及模式化的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仪式性、象征性和纪念性特征而臆藏在这些特征的后面的,是“礼”与“乐”.“敬”与“和”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层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3.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红岭 《新建筑》2004,(3):65-67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是主体与核心。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建筑在诸多方面浸透着儒家伦理的种种特征。着重分析了“礼”与“中和”观念对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建筑思想、建筑形制、建筑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5.
聚焦日本北海道鲱鱼渔场建筑的结构特征,从历史与环境变迁的交叠对其表现形式进行解读,并梳理其谱系。以18个鲱鱼渔场建筑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研究将代表性建筑形式分为5类:19世纪的“运上屋”和“渔家”,以及20世纪前后的“番屋建筑”“积丹式民家”和“仕込屋”。通过各建筑类型的空间特点总结出两条谱系——从运上屋到仕込屋的谱系,以及从渔家到番屋建筑的谱系——由此论证鲱鱼渔场建筑在19世纪上半叶从日本传统民居派生形成,并在20世纪向渔业生产的功能空间转变的发展脉络;此外,从木构建筑文化的视角来看,南部硕大粗犷的梁柱结构以及北部屋架的抗风雪性能和顶梁柱形式是其突出特征。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包括:渔场建筑群整体的产业空间特征,以及日本东北与北海道地区的木构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下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思潮影响和全球化的冲击,西风盛行,带来本土建筑文化出现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引发城市和建筑传统文化特征渐趋衰落和消失的危险。通过对传统与当下基本概念的释义,用类比研究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对基于“传统”与“当下”语境下的建筑创作展开深入的思考。文章旨在呼唤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下建筑中的回归与再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文化形态,体现了“礼”的重德精神与“乐”的艺术精神的统一,这种“礼乐”精神也充分体现在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上。本文根据“礼乐”文化的思想内涵,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结合“礼乐”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特别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引起了激烈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地域性特征与设计方法趋同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哲学角度探讨建筑文化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出将建筑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域融合”,创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文化”是中国建筑界八十年代研讨的重要课题,其影响已超出建筑的范围,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的关注;课题已涉及到广义文化的各个领域,同时向理论的高层次深化。现概述如下。一、“建筑与文化”课题产生的背景由于中国长期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固步自封,国外的现代主义建筑,在国内主要停留在建筑史的课堂上,从五十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国内批判过:复古主义、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欧美建筑体系和苏联建筑理论等,因而,在社会实践中几乎是空白。尤其是“文化革命”期间的否定一切、闭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文化信息和信号。作为“时代的镜子”“文化的缩影”,建筑在谱写历史,或者说,建筑师在有意无意地谱写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蔑视,建筑师社会地位低下,加上建筑的功劳总是归功于君王和物主,以致中国古代建筑师既无名望也无地位,只能沦落为“无名氏”。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向社会发出强烈的文化信息和信号。作为“时代的镜子”“文化的缩影”,建筑在谱写历史,或者说,建筑师在有意无意地谱写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蔑视,建筑师社会地位低下,加上建筑的功劳总是归功于君王和物主,以致中国古代建筑师既无名望也无地位,只能沦落为“无名氏”。  相似文献   

12.
王晓  李百浩 《新建筑》2008,(2):125-127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虚静”美学特征包括“虚”、“静”、“动(静中寓动)”三个层面,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主要体现在“极简”、“虚”与“空灵”、“清淡”、“静”、“静中寓动”等方面。分析具有“虚静”特征的现代建筑,可以发现其中显著的中国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调查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以中国未来人口及家庭构成特征、心理行为特征、环境生态特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高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为依据 ,提出了由“起居型”向“表现型”过渡的中国 2 1世纪住宅发展趋势 ,并对居住建筑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使用面积标准 ,未来户型结构及套型模式 ,起居室等公共空间面积 ,厨房及卫生间的布局与面积等方面 ,对 2 1世纪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设计满足社会、家庭发展需要的居住建筑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将“建筑理论”和“中国建筑理论”置于古今中外建筑学语境中进行重新思考。通过西方建筑学及其理论向当代建筑理论的演变发展以及对传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历史回顾,力求探讨构建中国建筑理论的必要和可能,这不仅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批判性重新诠释和再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西方建筑理论与中国现实的批判性结合,以及立足于中国问题发展中国建筑理论的能力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式样”与“中国风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师》2011,(3):89-94
关于20世纪中国建筑“民族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般归结为中国建筑师受到的学院派教育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则试图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指出通过“式样”,建筑的装饰、外...  相似文献   

16.
王献礼 《建筑》2008,(15):58-59
中国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会反映到建筑企业中来。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企业如何借助文化这一“腾飞的翅膀”?结合新型建总开发公司的实践,笔者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是建筑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建筑产品的质量特性首先取决于设计的质量,并具有不可逆转性。提出建筑产品设计标准应由当前的“符合性标准”向“适应性标准”转变。分析了“符合性标准”和“适应性标准”的特点和内涵,并进一步得出由“符合性标准”向“适应性标准”转变的意义,提出标准框架体系和转变的建议.以期提升建筑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沈磊  沈佶 《城乡建设》2016,(8):51-54
当前中国城市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即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增量向存量转变.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阶段“干城一面”的共性问题也日渐突出,不少城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自然山水格局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对城市风貌特色缺乏整体、系统地管控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虞刚 《世界建筑》2005,(8):87-89
“变形”(Deformation)是近些年来西方当代建筑形态讨论最多的话题。这里的“变形”不是一种从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的转变,也不是一种从正交几何形体向曲线形体的转变,它更多的是对已有或现有形态的脱离和去除。对“变形”的讨论将有利于我们打破已有建筑风格或历史风格论,有利于我们通过新兴的数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