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阐述了新都市主义的主要规划思想和原则;结合北京万年花城居住区规划实例,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在我国实施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川 《建筑创作》2008,(10):159-159
新都市主义是在全面反思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其核心是“紧凑城市”的主题。从德国柏林的城市开发,到美国的城镇规划和实施,让我们看到了新都市主义的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陈勇 《规划师》2005,21(7):106-109
新都市主义是在西方北美大陆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和城市设计理念。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佛罗里达沃顿郡海滨镇规划为发端,新都市主义在太平洋彼岸开始萌芽。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都市主义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十届新都市主义大会,其影响慢慢扩展到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4.
新城市主义是为了解决美国郊区化所产生的问题 ,其背景与其主要的规划思想密不可分 ,其规划和建筑的理论也浑然一体 ,所以笔者系统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新城市主义是为了解决郊区化的问题 ,它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发展的中国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生态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超 《南方建筑》2005,(3):54-57
新都市主义是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规划活动之一,美国的建筑界和规划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新都市主义的概念,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探索住宅的意义和形式,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和住宅。新都市主义强调社区感,试图寻找人们周边物质环境的社会意义,以及人们对物质环境的认知感。它通过强调调整环境中的物质因素来加强人们的社会交流,从而强化社区居民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热点     
新都市主义 春天的时候,给研究生出试题,其中有一道简述题,说说什么是新都市主义.这玩意近些时候老有人说,但是说成什么的都有.最早,这所谓"新都市主义"是源于几位建筑师规划师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海滨镇的规划设计实验,18、19世纪模样的理想式规划,小尺度的街道广场,建筑倾向于传统风味,严格的材料和颜色控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董华洲 《城市建筑》2014,(17):256-256
本文通过对新都市主义理论的阐述及其在中国当代居住建筑中的反映,发现了当代居住建筑在城市层面存在的问题,并粗略展望了未来新都市主义居住建筑的前景,学习了新都市主义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军  宋波 《住宅科技》2005,(1):26-27
二十世纪80年代晚期,在北美提出了旨在再造具有纯真状态的多样化邻里街区,主张都市的填补性发展应该优先于新地区拓展的“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理论。该理论经历了都市主义——郊区化——新都市主义的演变过程。“新都市主义”是对大规模“住宅郊区化”的反思。与西方不同,西方城市的郊区化浪潮与新都市主义不是一个阶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筑导报》2005,(2):22-22
源于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国内近来也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方面的翻译书籍,这次在美国旧金山美国规划协会年会上我们与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共同交流讨论了若干城市规划的焦点话题,其中对我们提出的几个有关中国城市规划的问题。Jonathan Barnett先生予以特别关注,并给予了精辟而简明的回答。尽管因时间关系,回答内容简短,我们仍将此讲话发表于下,因为这是首次直接将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对中国城市规划的看法,在中国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以期进一步打开在中国讨论新都市主义的大门。 另外,旅美规划师,Jonathan Barnett的学生王炎先生,也与会参加了讨论.他目前就职于Jonethan Barnett的WRT事务所。我们特地请他以其亲身体会,对新都市主义及Jonathan Barnett作了简要的介绍。(特约主持人:张工,苏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都市主义”被广泛应用于时装、汽车、房地产业,时尚,科技含量高。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新都市主义”建材也日渐风行。“新都市主义”建材没有很强的概念性,通常具备三个特点:时尚、环保、科技。首先是时尚性。“新都市主义”的核心在于它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概念贯穿始终,这也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品位与审美。因而,“新都市主义”建材的造型、设计、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1.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国爱  李同升 《规划师》2009,25(4):67-7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向郊区的无序蔓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针对"城市蔓延"问题,"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控制城市蔓延、实现紧凑式发展、采取公交导向的发展模式、设定城市增长边界是二者的理论共识,但这两种理论因对空间分布和种族问题以及对区域性的忽略而使其自身也存在不足.将这两种理论借鉴至中国,则体现为:强化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倡导生态设计,倡导公交优先,提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产生的背帚、实现途径和组织机构。本文认为,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思想虽发展于相同的年代、针对共同的问题,也经常被等同运用,但是在深层次上,二者存在很多不同,并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本文还指出,在实践领域中,面对过去60多年的习惯性发展模式,美国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发展观遇到了诸如与原有法律和政策冲突、居民不信任与反对、机构改革庞大而缓慢、自身缺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在解读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思考其对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启示,提出了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强化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生活质量、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政府职能、市场平台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New Urbanism movement arose in part as a response to adverse socie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sprawl.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ai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wave” of New Urbanist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ree sets of factors: common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advocacy, and local fiscal and regulatory features. We find that early New Urbanist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supported by jurisdictions with large concentrations of groups that have been supportive of New Urbanism (e.g. environment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Democratic voters), although these first wave of New Urbanist developments have received criticism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omise was not fully realized in practice. We argue that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the criticism with remedies in recent New Urbanism movement will be critical to the eventual success of New Urbanism with respect to evolving into a widespread alternative to sprawl.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桂丹  毛其智 《世界建筑》2000,(10):26-30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发展以及主要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该思潮的理论来源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设计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新都市主义的背景和原则特征,揭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了通过新都市主义的功能混合使用原则、以人为尺度的原则和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对提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背景来看,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美化运动、田园城市运动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一种发展和扬弃。1980年代以来,“公交导向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全美规划实践中广泛流行。然而,虽然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和推崇,但并未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与其理论相一致的实质影响力。作者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理论本身,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还是对公交导向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本质上都是对现代主义规划理论,特别是对“空间决定论”思维的深刻反省。了解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局限,对于指导我国城市规划实践,避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走西方的老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新城市主义”是199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设计领域中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设计思想和作品已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机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然后阐述了该流派的主要设计理念、实践特征和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它带给我国社区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Utilizing the empirical study of four ‘New Urbanist’ housing schemes, this paper seeks to unpack the emergence, legitimisation, contestation and subsequent hybridisation of New Urbanism in urban and suburban Toronto. Conceptually, the paper builds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irculation of New Urbanism as a global mov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de-universalize the processes; to view it as a globally circulated idea that crucially is co-constituted by the practices of situated 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ctors. The situated complexities of New Urbanist production in Greater Toronto are used as a critical len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ained dynamism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culture which is relationally assembled through regulatory, industry and ideological practices. New Urbanism is re-positioned as a localized and politicized housing response to suburban growth management and urban intensification agendas that is unevenly supported in terms of market acceptance, historical precedence, technocratic planning and product design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20.
何韶瑶 《中外建筑》2009,(6):110-112
本文通过回顾“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的背景与发展以及描述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分析了如何在“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指导下,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和交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