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高产品的创新程度和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是快速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以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作者提出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分布式资源结构中用资源单元(不同于Agent)的形式构建动态联盟的设计思想。另外,通过设计实例说明了运用TRIZ理论进行概念设计可得出高层次产品创新的设计方案。因此,作者认为将TRIZ作为分布式资源结构中的一个资源单元不但能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能缩短设计周期,使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同时为广泛开展TRIZ在各工程领域的应用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解场中选择较优解困难,而系统化设计方法的创新原理解产生过程具有随机性的特点,通过在TRIZ中引入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一种将两者在方案设计解场精简阶段进行集成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实现了系统化设计方法对TRIZ解场的精简,优化了解的获取;同时TRIZ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获得解场的手段弥补了系统设计方法过程中解场的产生缺乏有效工具的缺陷.以汽车油箱贮量测定仪传感器设计原理解场的提出与精简为例, 表明了该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方法工具组合的灵活性,以及考虑产品后续设计的系统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获得产品概念设计的最终方案为目标,在对虚拟设计与概念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虚拟设计相关技术应用在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虚拟概念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设计缺陷,结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推理创新工具,构建了基于TRIZ推理的产品虚拟概念设计方法.以二元立体车库的虚拟概念设计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实例表明,应用该虚拟概念设计方法可提高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及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公理化设计中的耦合设计问题,将TRIZ运用到公理化设计的过程之中,通过分析公理化设计中耦合问题与TRIZ中冲突问题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应用TRIZ理论进行解耦合设计的方法,即先将耦合功能要求转化为冲突问题,然后采用分离原理或者发明原理得出冲突问题的一般解,最后将一般解转化为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特定解,重新确定功能要求和设计参数,使耦合或准耦合设计变为无耦合设计.断路开关的改进设计结果表明,提出的解耦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设计的重要标志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冲突问题.TRIZ理论是解决;中突问题的有效创新工具.由于TRIZ理论解决冲突问题时需要将实际冲突参数转换为39个通用工程参数之间的矛盾,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分析标准技术冲突求解本质的基础上,针对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单目标优化问题,借助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提出了基于TRIZ冲突矩阵进行单目标问题创新设计的快速求解方法,给出了该方法进行创新设计的一般流程,最后借助实例验证了这种创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例推理的产品概念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品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本分析了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特点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从概念设计中的功能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实例推理的产品概念设计模型结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实例的表示,通过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获得相似实例,进行相似实例的评价和修改,进而获得概念设计的最优解,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实例推理的产品概念设计原型系统,对系统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数控十字滑台存在的问题,运用TRIZ理论对数控十字滑台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分析十字滑台的托板-滑块部件和工作台部件存在的技术冲突,分别建立了各部件的TRIZ问题模型与矛盾矩阵,并利用TRIZ发明原理对托板-滑块部件和工作台部件进行了创新设计.通过验证,最终得到了性能优良的创新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锯链自动装配系统中传动片送料装置设计的实际需求,运用TRIZ理论,描述了设计中的冲突问题,研究了设计中存在的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确定了对应的TRIZ冲突矩阵和解决原理,找到了创新设计的多个可行方向,解决了"可靠性"、"生产率"、"运动物体的重量"之间的矛盾以及机构"运动速度的快与慢"问题,最终找到了传动片送料装置设计问题的特定解,缩短了整个系统的研发时间.物理样机的试制成功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武器装备体系创新研究,借鉴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理论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将2种理论优势相结合,应用于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中.本方法利用公理设计提供的设计框架进行武器装备体系设计,并采用设计公理作为体系设计合理性的判定依据,产生需求冲突时,通过分析把需求冲突转换成TRIZ理论中的设计冲突,应用冲突解决原理解决体系设计中的冲突,实现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创新性,确保装备体系需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最适合创新发明原理的适配功率电机设计方案,本文以TRIZ理论产品结构设计策略为创新工具,对电动汽车用永磁直流电机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与判定,并运用TRIZ理论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求解,开发出功能和结构上更优的产品——适配功率电机.最后本文通过搭建适配功率电机试验平台,对适配功率电机样机进行试验,证明通过TRIZ理论设计的适配功率电机是可行的,凸显出TRIZ理论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TRIZ理论创新设计方法分析了新型精密热分析仪器的加热炉体结构特征,采用冲突矩阵,得到影响加热炉体均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对原加热炉内腔体积空间及加热电阻丝存在的冲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TRIZ理论的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结合具体加热炉体均温区分布曲线的误差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两种能够改善仪器精度的创新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这种利用TRIZ理论得到的设计方法能有效增大均温区分布面积,降低加热炉内腔温差大小,从而解决了精密热分析仪器对加热炉内腔均温区的设计要求,实现了仪器对温度精密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产品设计中产生新创意和新方案的效率及对方案进行评价择优的决策科学性,对融合可拓学与TRIZ的产品设计创意生成方法进行了细化。先利用基元理论建立可拓模型,获得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再通过TRIZ理论的技术参数、发明原理和可拓学的拓展分析与可拓变换方法进行交叉分析,获得产品具体创意。最后对所获得的产品创意利用优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优选,选出符合需求的创意,并形成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以手机充电器为例,利用该方法得到了多种设计创意,验证了细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有列车上水连接器存在的问题,基于TRIZ理论体系中的技术冲突和创新原理,应用TRIZ理论的冲突解决矩阵和发明原理,对上水连接器的结构作了改进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桌面倍增的创新设计需求,提出一种集成TRIZ (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可拓学的创新设计方法.依次使用可拓矛盾方法分析创新设计中的矛盾问题,然后将矛盾参数标准化,查询TRIZ矛盾矩阵,选择合适的发明原理建立可行解,实施可拓变换.得到创新设计方案后根据优度评价法进行方案优选.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曲柄连杆机构联用,解决桌面面积倍增而保持桌面形状不变的矛盾问题.最后对具体的机构设计进行了拓展分析,建立了面积可变的方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CAI)的形成、发展及软件的组成情况,以及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培训平台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了CAI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如何在进行产品研发创新突破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专利侵权的风险。首先根据产品研发需求,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专利,有效提取专利技术特征中的明确组件与不明确组件。再通过组件分析确定组件层级,判断组件间的功能及类型,进行产品的功能建模。然后结合裁剪策略对功能建模的模型进行修剪,得到侵权风险较小的创新方案后,将方案次生问题转换成TRIZ标准问题,通过求解形成改进的创新方案。最后运用侵权判定原则和方法判定组合方案是否存在侵权风险。通过总结优化现有规避方法,得到基于TRIZ的创新规避方法,并以高效率的多边折弯机为研究对象,经判定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方案无侵权风险,实际上该方法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品创新与专利规避设计均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技术进化理论应用于新型立体车库的创新设计研究。首先介绍了TRIZ进化理论及基于TRIZ进化理论的解空间搜索;然后利用TRIZ进化理论的解空间搜索方法对新型立体车库的创新解做了详细搜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双环拱型分体轿箱垂直旋转式立体车库的创新性设计方案;最后,对其总体设计做了设计评价,并对该新型立体车库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鞋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实现基于知识与创新理念的设计过程,根据该领域产品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以解决产品设计矛盾为流程的创新性设计思路,建立了层次化的设计矛盾体系和为解决矛盾的层次化领域知识体系,在知识的获取上呈现出由粗到细的粒度特性,能方便、快捷地引领设计师通过适当交互给定设计需求信息来获取对应的设计知识,在每一层通过特定的规则推理给出中间决策结果即稍粗略的鞋品设计方案,以此进入更深和更细的下一层设计过程,从而实现了一个具有智能化功能的鞋品概念设计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