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的FM广播辐射源雷达直达波对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连续波体制的双基地雷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在直达波干扰,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自适应天线的干扰置零技术,但这对警戒雷达来说置零的深度有限。该文首先对基于FM广播辐射源的双基地雷达中的直达波干扰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直达波干扰抑制算法;最后给出了基于FM广播照射源的一个双基地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的无源雷达直达波干扰对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兵  洪一  陶亮 《火控雷达技术》2006,35(2):46-50,55
在连续波体制的双基地雷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在直达波干扰,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自适应天线的干扰置零技术,但这对警戒雷达来说置零的深度有限.本文首先对基于FM广播辐射源的双基地雷达中的直达波干扰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分数延迟估计直达波干扰抑制算法,最后给出基于FM广播照射源的一个双基地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外辐射源系统的模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直达波信号极易被遮挡而且不能满足系统对直达波信号信噪比要求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参考的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并构建了试验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参考截获站转发的直达波信号满足系统直达波自适应对消和长时相关积累的要求,分布式参考站对进一步提升外辐射源探测系统的部署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外辐射源的双基地雷达直达波干扰对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外辐射源对目标探测是目前电子对抗研究的一个热点,因为该体制雷达具有良好的"四抗"性能.首先对该体制雷达对目标进行有效探测的难点--直达波干扰进行了讨论;然后提出了基于幅度动态补偿和分数内插的相位动态补偿技术来实现对直达波干扰抑制方法;最后利用一个基于FM广播照射源的实验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8,(3):57-62
数字电视广播外辐射源雷达的信号带宽大、基带采样率高,使得该体制雷达面临数据实时传输和处理的困难。针对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利用CMMB信号的部分带宽来降低基带采样率,提出一种子带处理方法。其中,重点研究了重采样率设置、参考信号子带提纯和子带匹配问题,并结合多径杂波抑制和匹配滤波处理分析子带宽度和纯度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该体制雷达的实时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直达波和地(海)杂波是机载外辐射雷达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基于单频网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机载外辐射源雷达杂波进行了研究.建立杂波模型,然后重点分析了杂波的空时特性和杂波多普勒距离依赖性.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生成杂波数据,仿真实验验证了杂波模型的正确性,并根据结果提出了针对杂波特性的杂波抑制方案,为机载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好、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简单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影响外辐射源雷达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直达波信号对消、多径信号对消、同频干扰的消除等,在系统设计中应进行针对性设计。文中以基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为例,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性能,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外辐射源雷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外辐射源雷达使用第三方发射的电磁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利用一个或多个发射站不同频率的广播照射源进行目标探测可以扩大外辐射源雷达覆盖范围,提高目标检测能力和探测精度。针对外辐射源雷达多频探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集成度、小型化宽带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最后基于双频DTMB信号目标探测进行了外场实验,介绍了实验场景以及信号处理流程,给出了初步探测实验结果。外场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良好的目标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外辐射源雷达是利用电视、广播等非合作照射源对运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跟踪的雷达系统。由于目标回波信号功率微弱,淹没在直达波、多径杂波以及接收机热噪声中,一般需要通过杂波对消和相干积累来检测目标。考虑到回波信号互模糊函数在距离-多普勒域的稀疏性,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对辐射源信号形式没有要求,不需要杂波对消,并且在强目标存在的情况下不影响对弱目标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方法在性能上与常规方法相当,并且在强目标存在时也能有效检测到弱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外辐射源的运动目标探测、定位与成像技术是目前新体制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介绍了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对运动目标成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利用电视或调频广播等外辐射源信号作为机会照射源的多基地无源雷达成像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并且选取了12个电台信号作为外辐射源,利用无源雷达成像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最后探讨了该无源雷达成像体制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曲长文  何友 《现代雷达》2001,23(1):19-23
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是以电视或调频广播的发射机作为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辐射源,具有反侦察、抗干扰、反隐身、抗反辐射导弹的潜在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及基本测量参量,探讨了一些实现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号带宽时变、目标RCS闪烁造成单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一种TN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试验方案,并开展了外场试验验证。首先,阐述了TNR型外辐射源雷达的定位原理。然后,基于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和广播信号的特性,提出了TNR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探测系统中多个辐射源的筛选原则。最后,构建试验系统并给出探测试验结果。结果表明,TNR型系统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调频广播外辐射源雷达的发现概率和定位精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以民用广播、电视及CDMA等信号为照射源的无源雷达系统中,由于发射信号为连续波信号,直达波和多径信号对雷达回波的干扰很强,影响了目标的检测。为此采用RLS自适应对消处理技术来抑制直达波干扰,针对RLS自适应算法的性能分析,提出了改进RLS自适应处理算法,收到了良好的滤波效果。最后在以广播信号为照射源的实验系统中,根据实际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论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调频广播单站无源定位系统的低空探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调频广播的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实际相当于收发分置的双基雷达,且杂波和目标信号的传播均为小擦地角的低空传播.考虑低空传播以及直接采样系统中ADC器件的噪声,分析了低空探测时影响观测范围的主要因素.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并指出提高发射天线高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低空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袁野  张华民 《电声技术》2013,(11):77-80
介绍了HSFV-3型调频发射机概况和信号与系统流程,并简要给出调频同步广播的技术要求。根据原理图着重分析了整机系统的控制原理,并最初采用KG316T微电脑钟控定时开关为核心的时控电路,经进一步改进,最终选用ZYT15微电脑钟控定时开关为核心的时控电路,使发射机能够做到安全可靠的定时自动开关机,解决了人工误开漏播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调频广播的安全播出。  相似文献   

16.
徐文波  赵娟  黎薇  陈明 《电声技术》2012,36(4):63-66
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模同播结构的新型FM发射机,该结构可以实现在现有模拟FM广播频段上同时传输数字音频广播信号。该结构由FPGA和两路ADC组成,基于NiosⅡ软核CPU搭建控制平台,利用DDS和IFFT的原理分别实现模拟FM调制和数字OFDM调制,最后合路实现数模同播。通过实验证明,该结构具有实现简单、不需要申请新的频谱资源和拓展高音质数字广播业务的特点,可以实现模拟/数字调频同播运行,为FM广播由模拟向数字平滑过渡提供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赵勇  隋功浩  王俊  赵婕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9):80-81,84
基于调频广播的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实际相当于收发分置的双基雷达,以调频广播的发射机作为辐射源,接收雷达位于另一处。在实际的无源雷达系统中,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比幅测角,可以得到目标方位角。再利用信号到达时间差,可以得到目标和雷达站间的距离信息,从而实现了固定单站对二维运动辐射源的无源定位。最后还给出了定位精度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此定位方法在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播节目识别系统主要用于广播发射机房中,该系统能同时对4路输入的广播节目信号进行采集与识别,如果存在一路不同的节目信号,系统将指示该路异常,发出警告并自动禁止该路输出,同时输出具有最佳信噪比的音频广播节目。在提出判别这些音频信号波形相似性的理论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PC机基础上,利用音频数据采集卡,对采集输入的广播节目信号进行判断识别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带噪声时的相同音频信号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