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生物脱氮机理,介绍了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并指出了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选择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床吸附和液相脱氮两种方法对直馏200号溶剂油进行了脱氮实验,并对脱氮后溶剂油外观,色度进行对比,精制后溶剂油外观为无色透明,赛氏色度不溃于 25,液相脱氮精制的溶剂油的外观性能更加稳定。储存安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低碳氮比废水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低碳氮比污水特点,评述了以内源提供有机碳源实现反硝化,以及利用自养菌脱氮的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型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在低碳氮比废水处理中的反应机理、应用进展、优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项研究为经济高效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蒋佩娟  于跃 《广州化工》2012,40(19):31-32,71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体中硝酸盐氮污染正日益加剧。人体中摄入过量的硝酸盐氮对健康有严重危害,因此水体中硝酸盐氮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水体中硝酸盐氮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新型硝酸盐氮去除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外焦化蜡油(CGO)的深加工处理方法以及在加工时所存在的问题。焦化蜡油中的氮化物不仅能使深加工过程中的催化剂中毒且其产物燃烧时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为有效利用焦化蜡油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加氢脱氮预处理设备投资少、操作费用低,但耗氢量大、加氢催化剂开发难度大、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非加氢脱氮预处理方法有酸碱中和法、溶剂萃取法、络合法、吸附法等。组合脱氮技术是由单一的非加氢脱氮方法相互组合,互取长短,使得脱氮效率大幅提高,该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结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评述了主要的氨氮处理技术,包括折点氯化法、吹脱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及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同时还评述了硝化反硝化、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亚硝酸型硝化一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研究现状、适宜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种简易脱除焦化柴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季 《沈阳化工》1997,26(3):26-29
用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洗涤焦化柴油,使油中的碱氮化合物溶于水,从而将碱氮从焦化柴油中分离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大庆焦化柴油经此种方法洗涤后,可脱除碱氮约60%。此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目前可以作为加氢精制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膜孔径为0.1μm,经聚乙二醇亲水化处理)作为反硝化菌的支撑物,该菌被固定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纤维组件被安装于管式反应器中。含NO3^--N的模拟地下水被引入纤维的外表面,且NO3^--N还原所需的氢被从中空纤维内侧传递过来。反硝化菌是自养菌仅仅需要无机碳.无机碳维持在6.0mg/L的条件下,脱氮速率能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且pH在6.5-9.5的范围内,脱氮速率较高。其次。  相似文献   

9.
污染水体脱氮工艺中外加碳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碳源是传统生物脱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水体中碳氮质量比过低时,往往需要投加外加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以保证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作者主要对污水脱氮过程中添加不同外加碳源后,对氮的去除率、工艺的优缺点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焦化污水的生物脱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君贤 《燃料与化工》1996,27(6):309-314
文中介绍了焦化废水生物脱氮机理、特点、基本流程,讨论了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操作管理的经验,指出了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老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可生化性差、氨氮高以及C/N失调等特点,采用传统生化脱氮工艺需投加大量碳源,处理成本高且整体碳排放量大。为降低脱氮运行成本,实现减污降碳目标,以某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项目为例,采用精馏脱氮组合技术取代传统A/O+MBR工艺作为主要脱氮单元,同时通过沼气锅炉燃烧沼气产生蒸汽的方式为精馏脱氮单元提供热源,实现填埋气资源循环利用。基于IPCC排放因子法,以传统脱氮工艺碳排放量为基准线,对两种不同脱氮工艺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O+MBR脱氮工艺以N2O和CO2的直接碳排放为主,占碳排放总量的70.1%;采用新型精馏脱氮组合工艺,氨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最终出水总氮可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标准,碳排放以能耗类碳排放为主,N2O碳排放量减少95.7%;另外,通过精馏脱氮方法可实现渗滤液中污染物氨氮资源化,生产碳酸氢铵固定二氧化碳。新脱氮工艺的碳排放总量相比传统生化脱氮工艺减少95.3%,碳减排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T型、DE型交换式氧化沟(PID)生物脱氮以及同时脱氮、磷的工艺过程和技术特点,列举了国内外采用该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应用情况,认为该技术处理效果良好,出口水质符合我国对污水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晓民  毛盛  涂相勇  王远振 《当代化工》2021,50(10):2369-2372
延迟焦化是重质油精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焦化反应后焦化蜡油中的氮化物含量通常较高,会对后续催化裂化过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氮处理.室内研究了一种原位脱氮工艺技术,以分馏塔底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其组分组成的基础之上,考察了不同类型脱氮剂、脱氮剂加量、助剂加量、实验温度和实验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分馏塔底油原位脱氮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脱氮剂TDN-35能够明显降低分馏塔底油中的氮含量,当其加量为3%时,脱氮效率最高;另外,随着助剂加量的增大、实验温度的升高以及实验时间的延长,脱氮效率逐渐升高;分馏塔底油原位脱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氮剂类型选择为TDN-35,脱氮剂加量为3%,助剂加量为2%,焦化实验温度为500℃,焦化实验时间为6 h.在此实验条件下,脱氮率可以达到6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脱氮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秦一鸣  陈清涛  张海洪 《当代化工》2014,(5):718-719,758
以糠醛精制油和糠醛抽出油为原料,选用WSQ-5型脱氮剂,在实验室中进行络合脱氮—白土补充精制组合工艺试验,考察脱氮剂在该工艺中的脱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WSQ-5型脱氮剂对氮含量较低的原料具有显著的脱氮效果,且主要是脱除原料中的碱性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昆明市某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厂脱氮效率低、碳源依赖大的问题,通过开展相关生产性试验,总结出了提高反硝化效果的工艺调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置换活性污泥、提高系统污泥活性的情况下,采取好氧区溶解氧分区调控、内回流比提升至300%左右、污泥浓度控制在3500 mg/L左右的工艺调控措施,能实现不外投碳源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解决了该污水处理厂碳源成本高的问题,也为其他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孙亚男 《山西化工》2023,(10):217-218+240
城镇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氮排放源,导致生态环境危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也增多,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研究更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本文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O与UASB串联工艺,USAB作为深度脱氮反应器,探究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与常规生化反应器(A/O)串联,在常规生化反应器实现亚硝化,进而与UASB串联,系统最高去除95%的氨氮和86%的总氮。在基本不额外增加运行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出水水质、深度脱氮效果,该工艺的控制参数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降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取了络合脱氮法和吸附脱氮法,以甲苯为稀释溶剂,对煤焦油进行脱氮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比等条件对煤焦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脱氮法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剂油比为1∶1的条件下,煤焦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可达到73.34%,煤焦油的收率达到82.00%.树脂吸附法在剂油为0.8时,对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最高,可达到95.1%.  相似文献   

18.
《杭州化工》2007,37(4):23-23
由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课题组开发的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该技术不仅使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水的标准,而且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吕文明  王旭波  纪振 《广州化工》2013,41(2):99-100
水体氮污染物来源复杂且广泛,使得传统脱氮处理技术污染水源的效果一般。复杂的污染物来源使得氮污染需要极高成本控制,处理起来也相当困难。研究主要从脱氮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方面,初步优化固定化酶脱氮除污部分工艺参数,研究低成本的城市生活污水氨氮含量降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纳米TiO2薄膜耦合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脱除水中无机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固定化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薄膜催化剂光催化脱除含氨氮-亚硝酸氮混合液中无机氮的活性。考察了溶胶制备工艺、催化反应条件(尤其pH)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酸性条件有利于亚硝酸氮的还原,碱性条件有利于氨氮的氧化,通过调节pH可以获得光催化氧化氨氮和还原亚硝酸氮耦合效果。如果加入甲酸维持酸性条件,反应0.5h后再将pH调回碱性,可以大大提高光催化脱氮的效果:经过2h的光催化反应,二氧化钛膜催化总氮去除率可达50%以上。经多次试验证明附载二氧化钛薄膜不脱落,光催化活性未见减弱,可重复利用。提出了光催化脱氮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