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3,(6):669-67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中驱动装置的选型对系统的运行性能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分析比较了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发电效率、热效率、一次能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以北京市某宾馆为例设计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在余电可上网出售的条件下,利用RETScreen软件分别比较了天然气价和电价对燃气轮机系统和内燃机系统运行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煤气与热力》2021,41(6)
建立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溴化锂机组)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针对制冷工况,采用实验方法对不同负载下的系统性能指标进行实测计算,分析系统高效运行的负载区间及制约高效运行的因素。天然气耗量随负载的增大而增大,耗气率随负载的增大而减小。燃气内燃机排烟温度随负载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基本保持不变(当负载达到30 kW后,燃气内燃机排烟温度保持在540℃左右)。溴化锂机组进口烟气温度比燃气内燃机排烟温度低100℃左右,影响溴化锂机组的高效运行。发电效率随负载的增大而增大,当负载为50 kW时,发电效率达到最大(0.31)。一次能源利用率、烟气余热回收率均随负载的增大先增大,然后基本保持不变。当负载达到35 kW及以上时,一次能源利用率基本保持在58%左右,烟气余热回收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热电比随负载的增大先快速增长,增至最大后缓慢降低。当负载为30 kW时,热电比最高(1.05)。综合考虑机组性能和评价指标,该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宜工作在负载高于30 k W的工况下。改善烟道保温性能,提高溴化锂机组进口烟气温度,有助于溴化锂机组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4.
浅谈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该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高,一般均可达到70%以上。本阐述了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热气机的天然气能源岛系统。并指出充分推动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对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能源安全以及资本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燃气内燃机、燃气锅炉、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和压缩式制冷机为主要设备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满足年度费用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的经济优化模型,并以建筑物全年冷、热、电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了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及其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燃料电池的原理和主要特点,认为磷酸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民用燃料电池;焙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最有希望的商业化的燃料电池,以上燃料电池以热电联户方式运行时总效率可达80%以上,又环境污染小。简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流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天然气驱动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形式和特点,比较分析了使用天然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常规冷热电分供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指出联供系统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一次能源20%~30%。燃气内燃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回收期比燃气轮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回收期短,但能源利用率较低。文章从经济性角度 (回收期)分析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对冷热电联供系统推广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Solar Centaur 50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冷热电联产系统,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燃气轮机进口空气温度对冷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介绍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其设计注意事项;介绍以燃气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案例。在热电冷联供系统中配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充分发挥其利用低品位能源的优势;设计热电冷联供系统前,应进行必要的经济性分析,合理确定设备配置方案和配置容量;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为主要设备组成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烟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连接是关键。文章可为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系统集成已成为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但其可用性很难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将系统集成融入到数据中心。提出了基于数据中心的系统集成构架,提高了系统集成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20.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 systems use waste heat from on-sit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o meet the thermal demand of the facility. This paper models a CCHP system for a large office building and examines it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PEC), operational costs,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DE) with respect to a reference building using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The prime mover u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is a load share turbine, and the CCHP system is evalua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operation strategies: following the electric demand of the facility, following the thermal demand of the facility, and following a seasonal strategy. For the various strategies, the percentages of tot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source are presen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e of carbon credits to show how the reduction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that is possible from the CCHP system could translate into economic benefits. In addition, the capital costs available for the CCHP system are determined using the simple payback peri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evaluated office building located in Chicago the CCHP operation reduces the operational cost, PEC, and CDE from the reference building by an average of 2.6%, 12.1%, and 40.6%, respectively, for all the different operation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