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通风质量直接关系到井下工作面开采和掘进的安全,为保证进风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差压原理的矿用风筒风量传感器设计方案,主要采用基于M3内核的ADI微处理器ADUCM361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内部集成的24位ADC采集经过微差压探头输出的信号,将其转换为相应的风速及风量值。着重介绍了风量检测原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该设计方案已在煤矿现场得到了应用,满足了相关标准及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浮选自动化系统中 ,为保证浮选药剂的准确添加 ,药剂流量的测量非常关键 ,这就需要精确的微小流量测量装置。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容式微差压变送器测量微小流量的装置及其工作原理、药剂量管路的设计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雨成  刘天奇  周洋  陈善乐 《煤炭学报》2015,40(5):1076-1080
为解决通风网络中部分巷道会无法完成通风阻力测定或测定结果不准的问题,引入节点压能解析计算方法,对已知压能的节点个数进行判别分析,给出已知节点压能个数判别式,实现在通风网络中利用两组实测风量数据与部分节点压能数据,反演所需未知巷道风阻值,进而得到较准确的巷道通风阻力值。由于测量风量比测定风阻容易得多,而且各矿井为保证安全生产均有大量风量数据,因此利用风量反演风阻可以避免实际阻力测定的繁重工作。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只要利用不同条件下通过相同巷道的两组风量数据及部分节点压能,就可以准确计算出待求巷道风阻。  相似文献   

4.
殷庆龙  刘鹏  王玲  马文平 《煤矿机械》2012,33(5):222-224
在煤粉锅炉负压调节控制中,炉膛负压信号被压力变送器采集并送入PLC模拟量模块,经过PID调节程序处理后,将调节信号传递给变频器改变其频率值,从而调节引风机转速大小,实现炉膛负压值无限接近于负压设定值,使炉膛负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矿井在测风过程中存在测量过程影响因素较多、测量结果误差大的现象,高庄煤矿利用压力与速度的关系,通过井下现场的实践,研究制定了通过测压来计算风量的一套可行的计算方法,通过测压测风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巷道的风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瓦斯抽采系统抽采负压与上隅角瓦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上隅角瓦斯浓度与工作面风量、瓦斯尾排巷风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抽放负压、合理增加工作面风量及瓦斯尾巷风量,对降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均有显著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瓦斯抽采系统抽采负压与上隅角瓦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上隅角瓦斯浓度与工作面风量、瓦斯尾排巷风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抽放负压、合理增加工作面风量及瓦斯尾巷风量,对降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均有显著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三个矿井负压通风改正压通风地面布置的介绍,分析了“改风”前后矿井风量的变化、全压的变化及井筒采暖等问题,指出了“改风”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三个矿井负压通风改正压通风地面布置的介绍,分析了“改风”前后矿井风量的变化、全压的变化及井筒采暖等问题,指出了“改风”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 煤矿主扇总负压的测定,以前一直使用“皮托管-U型水计”法。用该法测定时读数困难,且不准确;更不能将总负压变成远传信号输送至矿井调度室,使矿井值班人员随时掌握矿井负压变化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庆煤炭研究所和阳泉矿务局三矿在DBC型美压变送器的基础上改制成功了《KFJ-Ⅰ型矿井主扇总负压检测装置》(简称“检测装置”,下同)。此检测装置在三矿二号井已安装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实践表明它具有使用方便,读数直观,测量精度高,线性、分辨率、稳定性好等优点,完全适合测量矿井主扇负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鄂尔多斯气候特点及唐家会矿基建时期主要通风机低负压运转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时期自然风压变化及其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风压大小主要受进、回风井筒温差影响,温差大自然风压就大,反之亦然;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表现为井筒间空气柱的相互作用,与自然风压方向相同的风流路线风量增大、相反的风流路线则风量减小;适当提高主要通风机负压,并将主、副井温差控制在5℃以上时,能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17,(4):144-147
针对板定梁塔煤矿1201回采工作面和1203备采工作面在主要通风机负压通风下,周边火区的CO气体通过地面裂隙或上覆采空区等漏风通道进入工作面,引起工作面CO超限的问题,通过构建了风机、风门、密闭、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在双工作面成功应用了联合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实现了工作面风量、上下煤层风压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提升了工作面风流压力,减少了采空区漏风量,有效地抑制了采空区CO气体向回采工作面溢出。  相似文献   

13.
逐孔微差压碴爆破技术是逐孔微差起爆技术与压碴爆破技术的综合运用。结合某矿生产实际,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效果试验确定较为合理的压碴厚度、装药结构及起爆间隔等逐孔微差压碴爆破的爆破参数,使得采矿爆破效果较清碴爆破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采区的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4.
杨胜强  程涛  徐全  吕文陵  黄金 《煤炭学报》2011,36(2):308-312
基于多孔介质的渗流连续性方程、动力弥散方程以及相似理论,建立了U+I型综放工作面与尾巷负压和风量变化相关的理论数学模型,对4种尾巷风量条件下有关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和回风流瓦斯浓度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回风巷瓦斯浓度随尾巷风量变化幅度较大,而采空区可能自燃带宽度变化曲线较为平缓,因此,是否需要通过降低尾巷负压来减小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必须根据各矿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当工作面供风量较小时,实施意义不大;当工作面风量较大时,降低尾巷负压则可能既使回风巷瓦斯不超限,又使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危险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SDW-1型针状电子微差压计是一种较理想的测量微小压差的计量仪器.文章着重介绍了该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优缺点及在矿井通风测量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精确监测瓦斯抽采系统密闭容器内工作介质的液位高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压的矿用密闭液位传感器。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的差压变送器作为液位检测元件,同时采用RS485总线与监控分站或DC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对传感器的ib转ia电路、电流采集电路、通信电路、遥控电路、显示电路等硬件电路和传感器的软件流程、通信协议等进行设计,实现了对密闭容器液位的在线监测。现场应用表明,传感器在0~1 m内测量准确,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通过与监控系统联网,实现抽采系统密闭液位的在线监测,对提高瓦斯抽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板定梁塔煤矿1203工作面在主要通风机负压作用下,周边火区的CO气体通过地面裂隙或采空区等漏风通道进入工作面,引起CO超限。针对1203工作面两进一回的特点,通过构建通风机、风门、密闭、气室、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成功应用了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实现了工作面风量、上下煤层风压的动态平衡,防止了风流反向,降低了风流煤尘浓度。结果表明: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提升了工作面风流压力,减少了漏风量,有效抑制了采空区CO气体向回采工作面溢出。  相似文献   

18.
无论进、回风井的井口是否有高差,矿井都必然存在着自然风压。当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负压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矿井通风就必须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冬季井口安装取暖风炉后产生的热风压对矿井通风及风量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矿井风量的准确实时在线监测,对比分析了现有风量在线监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静压差测风法是理想的实时在线监测方法。基于静压差测风法的测量原理,分析了该方法和装置存在的不足。针对风量在线监测方法的局限,结合工程安装需要,提出了新的取压方法,并设计了与其配套的取压装置。在枣泉煤矿的运行结果表明:静压差测风法监测和人工实测风量的绝对误差-2.69~4.31 m3/s,相对误差-2.68%~4.81%。可见静压差测风法测量准确,避免了风流紊乱和扰动对测值的影响,解决了取压装置易堵塞的问题,为煤矿企业数字化管理通风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应用流体力学分析了煤矿主通风机及流量采集装置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并结合煤矿主通风机流量在线监测的特点,设计了采用PLC和现场总线技术的硬件系统,以及采用数字滤波、线性变换及数字校准方法的软件系统,克服了由于差压变送器零点漂移、线性误差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误差等引起的流量值测量误差和波动,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