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寇茜 《中国照明》2007,(5):68-68
RoHS实施在即,专家深入解读《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趋成熟的市场,许多企业意识到,不能只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来控制利益的“阀门”,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是要注重提升企业与行业自身的价值。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可再生资源,是当下企业必须面对的。2007年3月1日,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经中国政府七个部门组织策划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满足企业需求,符合社会发展,往往是国家制定政策时必须参考的。然而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哪些地方应该是企业最应该记住的?而哪些又是企业必须要注意的?为此,我们编辑部特意策划了这一期专题,希望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了解与认识的机会,促进政策更好地为社会和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电源技术应用》2007,10(4):106-107
中国RoHS环保指令——《电子司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从3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部分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国RoHS的要求进行明示。近日.信息产业部首次表态,将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委加强执法检查,强制推行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企业明示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黄敏 《电器》2007,(4):43-43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3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电器》记者从3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绿色制造年会上了解到,  相似文献   

5.
《电源世界》2006,(6):67-67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巨大,并且出现高度国际化趋势,控制污染、节约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首部电子信息产业绿色法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电源世界》2008,(6):11-12
2007年3月1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即中国ROHS法规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将全面跨入“绿色制造时代”。中国RoHS服务中心、中国泰尔实验室、以及北方工大绿色电源实验室在2008年4月9日联合举办了“中国RoHS法规应对方案专题报告会”。《电源世界》杂志社北京记者站对中国RoHS服务中心主任倪海东先生做会后专访。  相似文献   

7.
江维  叶剑 《电器》2011,(11):46-47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一股"绿色风潮"。特别是在电子电器产品、食品和食品接触性材料、玩具和纺织品领域,这股"绿色风潮"更加迅猛。随着人类的发展,对一些有害化学品的滥用情况日益严重,从而恶化了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环境。很多有害物质已经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加大对有害物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日用电器》2010,(6):6-7
<正>欧盟现正着手修订《限制有害物质指令》(RoHS)。自2010年1月以来,成员国的态度趋于明朗,大部分都希望取消新指令受管制产品的详细列表。现行指令主要针对  相似文献   

9.
黄建忠 《电器》2006,(5):74-75
解析“目录管理模式”《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对电子信息产品中舍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控制采用重点目录管理的方式,这是与欧盟的RoHS指令完全不同的一种管理方式。欧盟的 ROHS指令把十类电子电器产品全部纳入其调整范围,但对于技术上确实不成熟或经济上不可行产品以豁免的方式予以排除 (见图1)。而《办法》则是在确定某产品已经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元素)、或者符合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限量标准、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将产品逐步放入重点目录进行管理。凡是被列入重点目录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通过强制认证,对于进口中国市场的产品也采取同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韩敏 《电器》2006,(12):42-43
在11月6日召开的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国际论坛上,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市场处处长黄建忠宣布,与"中国RoHS"<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配套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三个主要行业标准已经正式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相关标准的出台将推动"中国RoHS"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电力信息化》2006,4(10):12-12,14,16
信息产业部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已经于2006年2月28日发布,将于2007年3月1日施行。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作为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体现“污染防治,预防在先”的环境保护原则,落实“从源头抓起”的工作思路;(2)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纳入行业管理,法制化;(3)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4)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5)积极应对欧盟2指令。《管理办法》将会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也将使企业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产业部颁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对于列入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应从目录规定的实施期限起,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上述六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替代的,其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进行逐年调整。  相似文献   

13.
法规     
《电器制造商》2014,(12):41-41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办法管理办法》即将修订2014年10月24日,从首届电子电气产品环境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了解到,中国将修订《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据介绍,即将修订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在适用对象上将原来的"电子信息产品"改为"电器电子产品",扩大了相关产品领域;在目录管理名称上将原有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  相似文献   

14.
《电源技术应用》2007,10(12):33
由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主办,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技术促进中心、德国电子电气协会(ZVEI)、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公司和菲尼克斯电  相似文献   

15.
《电力信息化》2008,6(11):24-25
为客观.公平.公正地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重点管理目录,以目录管理方式禁止或限制在电子信息产品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于2008-10-10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制定程序》(以下简称《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16.
乐颖鹤 《电世界》2007,48(3):17-19
2003年1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2002/95/EC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ollS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 Ⅵ)、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六种有害物质。2006年2月28日我国正式颁布了由信息产业部、环保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定了对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上述六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的控制采用目录管理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禁止或限制其使用。《管理办法》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电源世界》2007,(3):62-62
由信产部等部门制定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生效。从3月1日起,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是否含有、含有多少有害物质将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2016年新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内容,着重针对家电行业的挑战与应对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该法规的内容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电器》2006,(11):82-82
欧盟RoHS指令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新的环境法规的实施,对中国的家电制造商,特别是中小家电制造商将造成极大的冲击。欧盟的RoHS法规不仅要求制造商的产品满足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还提出“尽职免责”的要求.即要求厂商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括供应链的全套管理。对制造商而言,这项挑战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20.
刘钊 《电器制造商》2007,(12):10-10
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的市场执法检查。11月13日,信息产业部网站发出“关于《管理办法》执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今年10月至12月为重点执法检查期。而就在通知发出的第二天,北京市工商局便向外界公布了一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三洋微波炉和诺亚舟学习机各有一款产品被查出没有按照要求标明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含量和环保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