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接线模式识别是配电网规划的基础,对于保障配电网可靠、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10kV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分析和聚类算法的接线模式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将一个完整配电网划分为若干馈线树,作为模式识别的基本对象;然后,针对各种10 kV交流电网、交直流混联电网等典型网架结构,分别提取接线模式特征指标并形成特征参数库;最后,利用聚类算法将未知待识别线路的特征与已知特征库进行匹配。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特征指标的有效性,聚类方法能够实现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2.
王哲 《电力建设》2014,35(9):59-64
建立了城市高压配电网的接线模式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接线模式自动识别方法。首先,该方法对城市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经过概括和抽象,形成了电源、网架、负荷三层体系结构,并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网络拓扑分析,形成“电源-网架-负荷”供电关系及“网架-网架”联络关系。最后,分别分析并提取三层体系中的典型特征元素,利用模式识别理论达到接线模式识别的目的。此外,对国内常用典型接线给出了模式识别的特征表达式并建立接线模式特征库;对国内非典型接线通过确认其合理性后添加到特征库中,如不合理则会给出说明。实例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也适用于中压配电网电缆网接线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3.
一流城市需要一流配电网。介绍了国际上典型一流城市中压配电网结构模式,总结归纳了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上的作用。对比分析了现状中压电缆网大分支网架结构的改造方式,总结提炼并形成适用于福州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的中压电缆网网架结构,提出双环网、单环网的典型接线模式,包括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的接线形式,并进行了可靠性计算和论证,用以指导福州地区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构建中压配电网网架模式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复合模糊物元评估模型对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进行评估,选出最适合当地城市供电的典型接线模式作为目标网架;以目标网架为远景目标,根据该城市负荷发展情况,研究同步城市发展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压配电网架空线和电缆的接线方式模式,提出城市中10kV中压配电网在电网发展的各个时期应该采用的接线模式和各典型城市目标年网架接线模式,并探讨了现状电网应如何顺利地过渡到目标年网架.  相似文献   

6.
中压配电网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电网网架优化选择和资金合理利用的问题,通过对中压配电网各种供电方案的经济性研究给出了推荐方案。总结了我国城市中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进而给出了基于不同接线模式供电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方法,并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计算了不同接线模式供电方案的单位负荷年费用,通过结果的分析与比较,给出了经济性最优的供电方案,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了影响电网投资的敏感性因素,对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向远景目标网架的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国内对网架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接线模式,未能体现区域电网中不同地形和不同负荷密度条件下变电站的供电结构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水平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设计理念,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中压配电网的典型供电模型.首先分析了国外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特点,然后对供电模型进行了定义,总结了其优势及特点,并提出供电模型构建的思路与原...  相似文献   

8.
提高城市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与经济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网架结构,并配置适当的馈线保护。本文比较了中压配电网不同网架结构,探讨随负荷水平增加,网架结构的发展方式。深入比较分析三种馈线保护自动化技术,探讨基于这三种控制技术的典型馈线保护模式。提出了不同网架馈线保护的选择的基本要求,分析不同网架和或不同网架发展模式的馈线自动化配置的优缺点,对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自动化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高速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指出我国配电网与世界顶尖城市配电网在网架结构方面仍有差距,亟须充分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首先,在分析新加坡、法国、日本等世界一流高可靠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基础上,研究适应于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特点的高可靠中压配电网网架。然后,结合我国现行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城市电网规划布局,针对我国供电可靠率为6个"9"的网架结构建设相对滞后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类高可靠中压网架结构,最终提出"双花瓣"式中压配电网接线形式,并开展仿真建模分析计算。最后,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提出适用于未来城市主城区、副城区、特色小镇等不同区域的中压电缆网典型结构,并且开展了实例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国内外城市10kV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基于当前我国中压配电网架空线和电缆普遍采用的各类接线模式,探讨现状城市中压配电网应如何顺利地过渡到目标年网架,建立我国城市10 kV配电网络规划总体思路及过渡方案;选用某城市10 kV配电网规划的实际案例,通过10 kV配电网网架的拓扑计算,对配电网线路走向和下负荷点配置等进行优化计算,使配电网网架走向合理、负荷分配均匀、有功损耗最小和电压降落最低。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配电网改造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首先,介绍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原则,接着从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等方面对城市中压配电网络的常用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如架空线路接线方式、电缆线路接线方式、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合接线方式,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了适用的电网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配电网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性和可靠性两方面,对包含110kV高压配电网和10kV中压配电网的城市组合电网接线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了一种供电面积可调的分析模型。根据负荷密度和变电所容量大小改变供电区域半径。采用“单位负荷年费用”为经济性指标,以“平均用电有效度”为可靠性指标.对两级配电网形成的组合电网进行了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的量化计算,研究2种指标随负荷密度和变电所容量变化的趋势,以及进行相同条件下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比较。在对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了具有参考意义的接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用户能否获得足够的优质电能而且也影响到城市建设和经济性,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本文提出了几种适合我国实际的网架接线方式,以负荷和电流为依据选择网架接线方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实施配电网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杭州滨江区10kV配电网规划中的接线模式与转供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杭州市滨江区中压配电系统规划中的接线模式与网络负荷转供能力分析。通过调查比较国内外多种配电网接线模式,并将近年来有关配电网接线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规划中,合理地确定了杭州市滨江区未来10kV配电网的接线模式及其从现有电网发展到目标网架的典型过渡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电缆网典型接线的联络位置提出了指导性结论与建议。将所确定的接线模式在实际规划方案中应用。规划软件的定量分析表明:滨江区10kV电网目标网架方案接线标准、操作简单,具有非常强的负荷转供能力与运行灵活性,所选择的接线模式适合滨江区电网的规划定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最大供电能力(TSC)模型无法反映变电站低压侧接线形式不同以及主变N-1后站内优先转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1仿真逼近的计及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的配电网TSC算法。根据我国高压配电变电站10 k V侧典型低压侧接线建立配电网算例,研究TSC随低压侧接线形式不同的变化规律以及低压侧接线对TSC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TSC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输配全局的城市电网供电能力分析模型。采用基于直流潮流的线性规划模型对城市电网输电网络供电能力进行求解并将其作为系统上层约束;将传统配电网模型细化至中压馈线,分别构建高、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模型;计算N-1安全约束下高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变压器及中压配电线路在不同转供方式下对应的最大供电能力,选取其中最小值作为系统最大供电能力。算例结果表明:基于输配全局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量化输电网对城市电网供电能力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转供方式下的供电能力差异能够直观地对变压器故障情况下的负荷转移方式做出选择,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中压配电网的"手拉手"、"N供1备"、"多分段多联络网格式"等接线模式下开闭所的配置和衔接环网供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开闭所在不同环网接线中的配置数量、接线方式、设计容量、负荷开关与断路器的选择应用和建议,充分利用已有环网接线资源优化配置开闭所,衍生改组网络,挖掘环网配置潜力,可使开闭所互联互供并有效地分配电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缆线路负载率,优化环网结构,对推迟新建项目具有潜在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