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大豆原产地,也曾是大豆出口大国,特别是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一直为世人所青睐。但是最近10年来,由于洋大豆进口量猛增,数量已占国内大豆市场的3/4以上,对国产大豆形成围堵之势,中国自主大豆产业被严重边缘化,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据我国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进口大豆4254万吨,2010年进口大豆5478万吨,2011年进口大豆5264万吨,2012年预计进口大豆5750万吨,进口量较上年比预计将增长9.3%。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已达到全国大豆总需求量的80%,大豆自给率将低于1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数量约占全球现货交易量的6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呈持续上升之势,2011年已达到5263.4万吨,约为国产大豆产量的3.63倍,进口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品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2年l~11月,我国大豆进口共计5249万吨,同比增加11.4%。据估计,2012年大豆进口总量将接近6000万吨,达到国产大豆的5~6倍。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角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21(4):31-31
中国将批准转基因大豆永久性进口制度  美国每年对中国出口大豆价值1 0亿美元,70 %大豆和转基因产品,过去美国大豆必须在中国转基因产品临时进口制度管制下进入中国。日前中国官员表示,中国应能够在2 0 0 4年1月底前发放含有转基因生物体成分的Round -UpReady大豆的最后安全证书,而进口批准文件将在4月2 0日前下达,实行永久的转基因生物体进口制度。预计该永久性制度将要求所有的转基因生物体都必须符合安全,而贸易商必须拥有中国农业部核准安全证书,进口商必须得到批准标签才可进口。国内最先进转基因检测实验室在黑建成  该实验室在…  相似文献   

4.
《粮油加工》讯,中国是大豆主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大豆作为我国第一个放开进口的大宗农产品,现在已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已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1999年我国进口大豆432万吨,2000年猛增至1042万吨,2001年则达到1394万吨,接近国内大豆年产量。2002年中国进口大豆有所回落,为1131万吨。2003至200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074万吨、2023万吨、2659万吨,连续三年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  相似文献   

5.
一、2013年我国大豆产量下滑趋势或缓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67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4.43%,产量为1280万吨,较上年减少11.63%。最近3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农户种植大豆收益低于玉米和稻谷,种植大豆积极性不断下降。二是大豆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在榨油方面失去竞争优势。监测显示,目前阿根廷港口现货大豆收购价格只有1750比索,折合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大豆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自1996年开始由一个纯大豆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每年从美洲国家进口约300多万吨的大豆,其中有可能包括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大豆生产徘徊不前中国是大豆源产国,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出的。50年代初美国大豆产量超过中国居世界首位。70年代初巴西大豆产量超过中国居世界第三位。当前中国大豆产量已从历史首位退居世界第四位。1957年中国大豆面积曾达1275万hm‘,1993年减少到945dri‘,1995-1998年减少到800多hm‘,1999年减少到796hm’。近年来,中国由于大豆面积和产量减少,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1996年净进口大豆引.6万吨,付出外汇254亿美元;净进口豆油116.8万吨,付出外汇…  相似文献   

8.
受比价效益的影响,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种植面积及产量已是连续第六年下降。虽然国家继续出台临储收购政策,托起市场价格底部,但受国际大豆产量提高、库存增加、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及进口数量维持高位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国内市场对国产大豆需求低迷,黑龙江省大豆外销主要是食品豆需求,致使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呈现振荡偏弱的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国内大豆市场份额已基本被庞大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每况愈下,非转基因大豆榨油比例逐年缩小,话语权缺失,政策保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建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五项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大豆协会驻华官员Phillip Laney称,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继续增长。大豆进口提高,意味着豆油和豆粕供应增加,这将有助于食用油和饲料粕价格下跌。因此,他认为中国大豆进口不可能受到任何的限制。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照前几年的速度继续增长,即每年增长8%~9%。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豆协会6月4日指出中国今年对美进口大豆将减少。此前,中国进口大豆已近部分转向南美,政府释放发了部分国内大豆储备。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对进口大豆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国产大豆的出路成为一道难题。今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2013年1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我国2013年全年进口大豆6338万吨,较2012年增长8.6%,再创历史新高。与之相对的却是国产大豆面积的下滑。在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已从2005年最高峰的6323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05万亩,8年间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3.
《美食》2014,(2)
正农业部批准核发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消息,猛烈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豆腐、豆浆、休闲豆腐干、腐竹,这些中国传统大豆食品是否使用转基因大豆?可行吗?安全吗?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放开进口转基因大豆16年来,大豆对外依存度已达到80%。作为中国农业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的经典案例,通过反思,我们不断发现自主大豆产业自身与国际超过百年资本市场的差距。种植、加工、贸易、流通、信息、科研、资本、市场体系的不足,包括产业参与者对自主大豆产业态度和观点的影响,都有了清晰写照。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确认一份多品系混杂转基因大豆样品中是否含有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性PCR方法对实验室留存的一份转基因初筛阳性大豆样品进行品系筛查检测,后分别采用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和清洗后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方法进行复合性状品系的确认。结果 经鉴定,该大豆样品中混杂了5种转基因大豆品系,检出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为MON87708×MON89788品系,该品系为中国未经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系。结论 鉴于目前缺乏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这种多品系混杂样品中掺杂未批准复合性状品系的行为非常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国内的农业安全监管部门和海关检疫部门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大豆消费市场的扩大,给国外大豆进口带来了机遇,却并没有使国产大豆受益,全国大豆市场整体低迷。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就黑龙江省而言,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分别为6011.7万亩、5322万亩、5080万亩、3996万亩、3645万亩、3105万亩,六年间,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累计下降了近3000万亩,几乎减少一半,而且下降速  相似文献   

17.
受国家环保总局委托,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完成对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生物——转基因大豆的现状调查。调查显示,目前转基因大豆产品(主要是食用油)在市场上还存在着包装上未标识、运输过程中流失后被私自种植和销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大宗农产品中,大豆产业链最长,涉及种植、加工、食用油供应、饲料、养殖、肉类生产、菜篮子工程等方方面面。我国加入WTO以来,大豆产业经历了巨大变化。一是国内大豆生产萎缩,自给率下降至20%以下,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2001年~201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豆主产地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以每年1000多万亩的速度缩减,全国大豆产量从1541万吨降至约1300万吨;而同期大豆进口量由1394万吨增加到近5800万吨,大豆进口量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比重由48%上升到82%,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豆产业的外资垄断及我国大豆业面临的困境,专家们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发挥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把东北三省建设成我国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利用转基因政策和质量检疫制度,调控大豆的进口,以招标方式发放大豆进口许可证书。  相似文献   

20.
以进口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豆粉和中国脱脂大豆为材料,利用设计的特殊引物,建立了PCR技术定性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加工品的方法,成功检测出进口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和豆粉的内源参照基因Lectin、CaMV35S/CTP of EPSPS边界序列和NOS终止子,国产脱脂大豆仅检出内源参照基因Lectin,确定了此PCR技术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灵敏度为0.1%,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