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各国公民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而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处理本国的民族传统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采用的方法却大相径庭,在实践中因为各国在“路径依赖”的影响下,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的。那么怎样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使我们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少走弯路呢?传统与现代之间究竟有没有融合与对话的可能?文章力图通过对传统与现代化的解释,以及通过回顾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对传统与现代关系所提出的观点和走过的道路进行梳理,并明确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揭示出传统与现代是完全可以融合与对话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进程步步加快,其对各民族的影响亦非常深远。本文拟聚焦全球化在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即文化全球化,来探讨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身处的状况以及中国文化该有的文化策略。具体来讲,本文反对文化同一论,主张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以及中国在输入文化产品的同时,应积极输出自己的特色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人们原有的文化身份会使其加强本民族认同感,抵制他者文化的入侵;另一方面,人们会因为现实需要和他者文化交流,甚至对他者文化妥协,认同、乃至被异化。各个民族怎样在坚持自己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同时又顺利地与他者文化良性互动成为当今世界重要议题。以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这一个跨文化交流事件为例,分析中美参与者的互动,剖析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和抵制。  相似文献   

4.
明清间基督教入华的传教史不仅仅是基督教横跨疆域的福音远播,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基督教对话模式:宗教性文化对话.通过重新梳理和剖析其成败得失,以及对话双方各自在宗教策略、文化含义上产生的不同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宗教和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遵循互相尊重、互为主体、互补互益、共同发展的对话原则,促进人类文明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的对话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其差异性,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即差异是同一的具体形态而同一是差异的理想形态。这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新辩证论。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首先承认差异与同一的辨证关系,然后才能通过这种关系进行文化对话。而对话不是万能的,必要的文化逾越是不可避免的。正象差异与同一是一体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逾越也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出并论述了全球化的理论.近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融入了全球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已经在世界上显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同时,各民族也面临着其他领域的全球化问题,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西方中心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双重威胁.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既要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正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努力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我国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获得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译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全球化时代的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间冲突和对话的过程.而译者是作为文化的调解者出现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对话中.译者作为文化调解者必须用相应的文化道德来约束自己.包括选取文本的道德和调解文化冲突的道德.把译者视为文化调解者,有助于提高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使译者不再隐身,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客观上既有助于传播丰富多彩的源语文化,也有助于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的互信问题是当代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是否可能?”和“经济人之间是否可以建立起互信?”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构建一个值得信赖的制度环境.提高不同角色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互信之所以可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确定不多的趋势,在这一全新的经济趋势下,作为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伦理学对经济全球化也应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伦理学对其使命的新的认识,对经济全球化的效率的认识,并试着提出应当构建一种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遍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的互信问题是当代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是否可能?"和"经济人之间是否可以建立起互信?"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构建一个值得信赖的制度环境,提高不同角色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互信之所以可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海丰电厂整个厂前建筑群的设计理念与华润的组织文化"简单、坦诚、阳光"融为一体.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上琥珀黄色的企业标志,实现建筑与企业文化的积极对话.葱郁的青山脚下环绕着湛蓝的大海,一望无际的海水与天空成一色,海浪拍岸激起朵朵浪花,瞬间又消失在无边的海水中…白色的外墙,空透的空间,纯净的玻璃幕墙,轻巧的遮阳板,底层局部的架空,海边的电厂建筑也能与环境实现积极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亨利.詹姆斯是英语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国际主题承载着他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欧美文化的完美融合。本文通过论证《美国人》中纽曼文化梦破灭的必然性来揭示该作品的深层主题:文化的完美融合需要文化主体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宽容理智的态度推进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和解,进而创建一种融美德和智慧于一身的完美文化,使人类在更高文明层面上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鉴赏和体会原作,与原作“文化对话”,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寻求最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向目标语儿童传递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的对话系统主要是被动响应回复,尚不能较好地进行主动式对话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人机主动对话管理策略,模拟人-人交流模式,将对话分为话题切换和话题深入两个子任务,设计个性化对话管理策略来实现多轮对话中的主动引导和话题转移。 该策略依据人机交互情感状态确定系统主动对话时机,利用知识图谱作为背景知识信息,主动搜索其在知识图谱中触发的对话实体的多跳邻居集合,从而决定下一步交互内容。 针对用户情感消极的话题,通过向外传播法来主动寻找新话题;针对用户情感积极的话题,通过向内聚合法来深入响应当前话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平衡全局对话连贯性和局部话题一致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对话的主动性,为人机主动对话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廉政文化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高校学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现廉政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及时与学生对话、沟通,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逐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形式单一的局面,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Generally,dialogues between two people focuson a specific topic.So do computer-human dialogues.Andthe user treats the topic as a succession of sub-topics.When the user misspeaks or misunderstandswhat the computer has said,the user’s utterancesmay deviatefromthetopic.But most frame-filling di-alogues[1-3]and database question-answering dialoguesystemcannot deal with deviations in that the formerinvolves the system prompting the user for informa-tion(e.g.,a flight arrival ti me),whereas the lat…  相似文献   

17.
从事数码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与学习,软件并不是终结者。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乃至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学科文化这个特殊的载体,才能将机器、地域、人的精神与情感、文化与思想上升到进行自由的对话与融合这样一个境界,才能在不同的领域找到契合.点。文章从新媒体艺术专业的生存语境和发展应对策略的认识来关注这一全新的专业。提出了价值取向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建设应注重的四个要义。  相似文献   

18.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安文学作品中警察叙事的话语范式包括政治话语、日常话语、先锋话语、消费话语四种,它们各自表征着社会阐述我国警察的不同知识样式。但公安文学要健康发展并最终有利于中国警察的健康发展,必然要坚持对警察的正义姿态和英雄精神的叙述,也即必然要形成以政治话语范式为主导的警察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