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防工作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防火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件事关全民安全的大事.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消防工作,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相似文献   

2.
消防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防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民安全的重要工作。所以,古往今来当权者都比较重视消防工作,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我国“人之初祖”黄帝在安排国民生计时,就曾提出“节用水火财物”的要求,这里的火是按时令有节制的放火烧荒,以防火灾,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的官——火政。  相似文献   

3.
消防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防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民安全的重要工作.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消防工作,颁布火令,设置火政.《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我国“人之初祖”黄帝在安排国民生计时就曾提出“节用水火财物”的要求,这里的火是按时令有节制地放火烧荒,以防火灾,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的官——火政.商朝的法律已初见规模,对防火问题也有规定.如“殷王法”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从现有史料来  相似文献   

4.
5.
在我国,很多朝代的统治者都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史记·五帝本纪》载,我国“人之初祖”黄帝曾提出“节用水火财物”。要求人们按照时令有节制的放火烧荒,以防火灾,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的官 - - 火政。 商朝的法律对防火也有规定。如“殷王法”规定:“充灰于道者断其手”。从现有史料来看,这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一条消防法规,它也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刑罚是十分残酷的。 周朝时设有“宫正”、“司爟”、“司烜”等火官,并颁布“火禁”,即防火的政令。“宫正”是掌管宫室火禁等事宜;“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司烜”的任务是“仲春,以木铎(即宣布政令的木铃)修火禁于园中。”周朝还规定“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在二月里“勿焚山林”。“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国中(指城中)失火,则有此屋延烧之忧;(田)野中焚莱(烧荒),则有焚及山林之害。大则有刑,小则有罚,亦权(衡)罪之轻重耳。”  相似文献   

6.
消防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防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民安全的重要工作。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消防工作,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我国“人之初祖”黄帝在安排国民生计时就曾提出“节用水火财物”的要求。这里的“火”是按时令有节制的放火烧荒,以防火灾,并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的官——火政。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防火技术措施,使得大量木结构的古建筑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古代建筑的部分消防设计可谓现代防火门的鼻祖。古建筑中往往设有高明的防火墙以备不测。明代,为确保盛放皇帝銮驾仪仗等器物的仓库万无一失,仓库除沿护城河设置外,还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每隔7间房屋空出1间,并将这间房屋的四壁砌成无门无窗的砖墙:然后,在房间内充填三合土,直到顶部,用夯压实;最后,封砖盖瓦。这样,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白壁青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马头墙具有防火和防风双重作用。徽州古民居的门扇、窗扇在实拼木板上镶贴方砖,外边包以铁条,可谓现代防火门、防盗门的鼻祖;徽州古代寺庙、祠堂等建筑屋脊上怪兽嘴里吐出的曲折金属舌头,实际上是古代的避雷针。运用这些手段同样是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最早的消防法规。春秋时期,夜晚照明以木柴当火把,为防火灾。在《礼·少仪》中规定,点火把的人,用左手举着火把的同时,右手还要抱着未点燃的木柴,因干木柴很容易烧完,必须有备用木柴随时续火;还要准备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使火星不落地。举火把的人一定要坐在房子的角落里,“不让、不辞、不歌”(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做到专心守职,心不旁骛……这些规定说明了古人左手常居静职,右手常居动职。用左手举着火把,就减少了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要求举火人坐屋角,是…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们的祖先懂得用火以来,就开始了另一个方面——同火作斗争;为了生活要用火,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又要防火。 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所著的《管子》一书,把防火作为国家应做的第一件大事。他  相似文献   

10.
“礼·少仪”是我国最早的消防法。据考证“札·少仪”产生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夜晚照明以木柴当火把。为防火灾,便制定了“札·少仪”。其中规定:点火把的人,要由专人左手举着,右手还要抱着未点燃木柴,因干木柴很容易烧完,必须有备用木柴随时续火;还要准备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使星火不落地。举火把的人一定要坐在房子的角落里。“不让、不辞、不歌”(不跟别人打招呼、不  相似文献   

11.
《消防与生活》2004,(7):35-35
  相似文献   

12.
我同古代许多有识之士,他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等诸方面,总结出许多有益于后人的名言和警句,有的至今仍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现就有关消防方面的警世之言摘录若干,以飨读者。 一:防祸于未然。出自《汉书·孝成赵皇后传》 其意为:在祸患尚未发生之前,就应加以阻止。 二: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出自《元史·张桢传》、《后汉书·丁鸿传》:“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 其意为:事故或灾害处于萌  相似文献   

13.
《消防与生活》2007,(7):44-45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防火技术措施,使得大量木结构的古建筑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14.
15.
2010年11月15日,新消防法规在北爱尔兰生效,该法规的目的是强化火灾风险分析方法的现实应用。2010年,北爱尔兰消防法规及条文解释的目的是加强防火评估方法,使其与英格兰和威尔士消防法(修订版)相一致。2006年,北爱尔  相似文献   

16.
《浙江消防》2005,(4):40-40
  相似文献   

17.
古代de消防     
我国最早的消防法规 春秋时期,夜晚照明以木柴当火把,为防火灾,便制定了《礼、少仪》。其中规定:点火把的人,要由专人左手举着,右手还要抱着未点燃木柴,因干木柴很容易烧完,必须有备用木柴随时续火;还要准备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使星火不落地,举火把的人一定要坐在房子的角落里“不让、不辞、不歌”(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消防》2010,(8):49-50
由于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多采用松、柏、杉、楠等,所以其耐火等级很低,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在发生火灾时,整个建筑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多采用松、柏、杉、楠等,所以其耐火等级很低,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在发生火灾时,整个建筑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