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我国近代殖民城市的典型中心区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空间形态从城市中心体系,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内部街区3个层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其异同,找出其中规律。希望为我国近代殖民商业中心区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北京商业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活动与白天的差异,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世贸天阶和西单广场。调研的内容包括北京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研,总结北京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通过此调研为北京市乃至其他城市夜间公共空间的研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选择代表广州目前商业发展最高水平的天河商业中心区作为案例,整理其发展脉络,探寻其形成机制。天河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因素复杂的动态过程,规划政策的引导、人口的空间集聚和交通的指向性为其创造最初的发育环境,地价杠杆和消费者需求驱动商业空间进一步集聚,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最后,对商业区今后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港口城镇演变为近代商埠城市,烟台城市发展形成的节点是外力楔入导致的开埠通商。以1861年开埠为肇端,在半殖民地社会背景中,外部因素推动了烟台向近代化工商业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在烟台近代化过程中,从开埠到日军占领,城市空间的扩展历经四个阶段,呈现出沿海岸线东扩并向南推进的趋势。城市形态表现为局部有序、全局无序的滨海带状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代广州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广州的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城市形态演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广州城市形态演化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梳理广州近代不同时期的城市形态特征,探寻其演化轨迹,揭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展示近代广州在复杂因素影响下城市形态演化的内在规律性,为全球化和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广州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源市东城西片区10号地块商业用地规模预测的研究,指出影响中等城市区域级、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商业用地规模的因素,提出预测中等城市商业中心区商业用地规模的三种方法:城市人均商业用地面积法、城市人均商业营业面积法和类比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金融海啸对荷兰的城市开发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荷兰最著名的开发项目——泽伊达斯(Zuidas)商业中心。该项目位于阿姆斯特丹.正面临着众多不利因素:如不久前的建筑业贪污案,众多合作银行面临倒闭和开发商资金筹措受阻等。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是亚洲城市的重要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但是在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丰富复杂和类型多样化的现象背后,其核心空间结构却表现出一定的组织逻辑和形态规律,可以凝结提炼出相应的空间原型.通过对亚洲200个典型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与梳理,揭示其非均衡性、自适应性、演替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并凝结城市中心区在演替过程中形成的四种空间结构的原型范式——单核结构、圈核结构、轴核结构和极核结构原型,以及在不同空间形态下衍生出的各种亚结构原型.在此基础上,剖析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原型演替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形成阶梯状的演替过程、垂直脉的演替模式、螺旋式的演替趋势,以上构成了亚洲城市中心区演化升级的基本框架.旨在全面解释中心区的结构原型与演替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围绕用地、街道、地块三个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总结了我国传统商业街区的典型形态特征和结构模式.内容包括线性发展的用地布局,大街廓树型的道路体系,窄小紧凑、参差不齐的地块肌理。本文旨在为传统商业街区未来的再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的城市形态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商业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经济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影响着城市商业格局的未来走势。文章通过分析合肥市商业功能区的现状空间分布、既有辐射能力及未来演化趋势。籍以城市整体发展定位为指引、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为依托,探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商业功能区的未来空间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兰州旧城区的研究,提出兰州旧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结构形态,指出尽管兰州城市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是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对旧城区的人口、产业、交通、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兰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旧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进化和城市发展遗留下来的旧商业区的更新,是旧城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商业区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的建筑和空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去开发和挖掘。本文讨论了有关旧商业区落后的原因,重整改造模式和开发内容,同时根据旧商业区改造成功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区中,由公共设施主核与亚核体系及其扩散圈层、轴环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集聚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地区。文章在研究国内典型中心区的基础上,从形成机理方面剖析其源于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与分离效应的空间叠合,提出由于圈核结构模式兼顾了城市中心的趋中性和特色功能的边缘性,从可以实现多核中心区在内部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进而提出圈核结构中心区发展的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武汉市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永清综合商务区建设构想的提出,是武汉市所处的区域经济地位、城市发展态势、发展基础、城市景观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结果,它有利于武汉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商业区空间截面构成的要素以及它与城市生活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商业区空间截面设计方式,最后指出综合设计和管理是处理好商业区空间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机械式停车方式具有明显的节地效应,特别在城市居住区小汽车停放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的形势下,应予推广运用.在同其他停车方式比较的基础上,对机械式停车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投入、环境效益方面论述了机械式停车方式在居住区中运用的可能性.采用机械式停车有助于节约投资,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