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焦炉集气管压力变化过程具有强耦合、时变、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介绍了焦炉工艺流程和压力控制系统结构,并基于实验方法推出了集气管压力变化过程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该方法比机理法具有更高的模型可信度,其生产过程和实验建模可以同时进行,并且实现数学建模的自动化.完全解耦算法的实现、模型参数的在线修正对于改善调节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介绍了实现该过程的DCS网络结构,控制结果表明调节器的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界负荷大幅度的变化,虽然螺杆式缩机可以采用滑阀来调节其输气量,但是,对于用单台压缩机组成的单级系统来说,其在低负荷下的功耗仍然要比多联机组构成的系统高得多.在同一系统中采用多台螺杆式压缩机并联来代替单台压缩机运行,在冷负荷发生动态变化时,并联压缩机组将通过PIE和各种传感器所组成的控制系统,调节整个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减载、启动、停机,使得并联压缩机组的吸气压力保持在恒定和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节省能源;特别是在制冷量较大,而且制冷量波动明显的系统中,节能控制的效果更为明显,PIE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控制,以其和触摸屏组成的监控系统,对多台螺杆式压缩机并联的运行进行控制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并最终能够通过现场总线整合各个设备的控制系统来实现冷库系统的DCS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林春 《工业计量》2003,13(4):20-22
文章主要介绍焦炉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由于系统的控制点和模拟输入、输出点不多,该系统选用Honeywell新一代MINI DOC UMC800作为控制系统。由模块、监控站、现场检测、控制仪表等组成。它是介于大型DCS控制系统与单回路凋节器和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中小规模的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集回路控制、数据采集、操作员接口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专家切换策略的焦炉集气管压力变结构控制方法具有动态切换特性差的缺点和集气管压力在不同工况切换时容易导致压力出现振荡和超调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切换策略的集气管压力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集气管分管压力在不同工况下具有的动态特性,选用基于满意聚类的T-S模糊模型建立相应的动态子模型,并采用相应的模糊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为保证子模型切换过程状态轨迹的平滑性,采用监督级控制器动态切换子模型及相应的子控制器.仿真和实际效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分散控制系统DCS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热电厂,在使用中实现了集危险分散、控制分散及管理集中的管理特点,为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分散控制系统DCS框架图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DCS控制系统在应用中锅炉汽包液位测量存在较大偏差及燃烧控制系统无法投自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胡珊 《中国科技博览》2011,(30):596-596
分布控制系统(DCS)以其高可靠性、实用性、功能强大而成为发电厂控制中最为实用的系统之一,本文从DCS的概念、特点、设计心想、控制方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DCS再发电厂的具体应用模式和操作过程,并得出DCS在未来将更加综合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武汉钢铁集团鄂钢公司富裕煤气发电项目新建两台150t/h燃气锅炉控制系统采用浙大中控DCS控制软件实现了设备维护及生产操作人员的远距离访问和监视。本文介绍了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汽包水位控制系统、锅炉送风自动控制系统及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等的主要特点和控制流程。实践证明,该系统达到了锅炉燃烧工况良好、节能降耗的工艺要求,且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王尉 《硅谷》2014,(11):118-118
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DCS即分布式控制系统有了突破性进展,DCS中利用了很多新技术,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我国现代工业的迅速崛起,它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受到高度重视,DCS控制系统也给工业系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从DCS系统展开讨论,主要论述了DCS系统的定义及其功能,并分析DCS控制系统对供热监控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王青山 《硅谷》2009,(12):114-114
概要介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系统)在河东会展中心的设计思路、方案和运行测试。阐述采用DCS集散系统BAS系统的设计特点及监控范围,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强 《硅谷》2012,(21):36-3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CS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控制运算,在实际化工生产中对温度、流量、液位、压力、PH值等数据能够实现在线的监测。介绍DSC监控系统的构成以及特点,探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变频节能原理,从管路和水泵两方面分析得出实际工程中变频系统不节能的原因在于采用定压差控制,通过一个简化的空调冷冻水系统,对比计算了在定压差控制和变压差控制下变频水泵的节能效果,得出变压差控制可以最大实现变频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液化天然气(LNG)汽化站通常将储罐压力调节和调峰技术分离,因此存在系统相对复杂、投入资金大等问题.通过论证研究,提出一种将储罐压力调节和调峰技术相结合的LNG汽化站控制系统,并针对储罐压力系统因存在液气转换、大滞后、时变等特点而易失控的问题,以单值广义预测模糊控制算法为核心,采用模糊控制进行动态反馈补偿的控制策略,结合DSP和FPGA器件高速数据处理的特点,以达到储罐压力实时、精确控制的目的.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调节快速、实时性好、鲁棒性强等特点;汽化站出口压力波动不超过3.5%,实现了良好的调峰效果.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调峰效果好等特点,为城市燃气调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使用EcosimPro商业软件和关联式编程两种方法,对HEPS氦低温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研究了管道内径和管道粗糙度对管道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降随着管道内径的增大而减小,但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管道直径从30.8 mm提高至56.8 mm,压降仅降低了约510 Pa;流动压降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管径越大压降增加越小,当管径为30.8 mm时,选用电抛光管压降下降了954 Pa;管道的漏热量和降温复温时间随管径的增大而提升。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选择主干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25,内径为30.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来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10,内径为14.6 mm的普通金属管,主干回流管道公称直径为DN50,内径为56.8 mm的普通金属管,分支回气管道公称直径为DN20,内径为23.8 mm的普通金属管,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通过国内某大型钢铁公司能源储备中心的实例设计,讲述在煤气混合加压工艺中,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管道上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蒸发气体再冷凝工艺控制系统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蒸发气体(BOG)再液化系统所存在的系统功耗大、下游用气负荷波动过大时工艺操作困难等问题,对再冷凝器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旁路LNG和冷凝LNG流量分别控制再冷凝器液位和压力,使得优化后的再冷凝器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工程实践表明:优化后控制系统有利于BOG再冷凝器液位稳定,BOG压缩机功...  相似文献   

16.
为多圈环形管流量计设计了一个多点差压信号的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可用于测量和记录环形管不同位置上差压测点的数据,进而确定各测点位置差压信号与总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环形管流量系数的变化趋势.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采集速度快,数据实时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黄敏珏 《制冷技术》2010,(1):14-19,23
本文指出了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性,初步分析了空调水系统定水量运行方式存在的弊端,理论上分析了变水量运行的可行性,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变水量控制策略,通过水泵工作曲线和管网特性曲线对空调水系统变水量运行进行了节能分析,并比较了几种变水量控制策略下水泵的节电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住宅空调负荷和热水负荷的特点,并考虑多种初始条件的影响,总结家庭能源中心系统制冷兼制热水模式的4种典型运行方式,试验研究4种运行方式的动态特性,得出适用家庭能源中心系统的运行方式。并给出制冷兼制热水模式的使用原则和控制策略,可保证变容量家庭能源中心的制冷兼制热水模式安全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石横特钢公司根据公司用氮压力的不同,将氮气分为中压氮气和低压氮气。对原氮气输送系统存在的压缩输送能耗高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改造氮气输送管网,将低、中压氮气分开压缩输送,达到了既满足用氮需求,又降低氮气输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By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indictment and news media report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some aspects of the course of the rupture failure in the pipeline that is believed to have led to the 2014 Kaohsiung gas explosion incident. Through approximat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assessment of a similar pipe segment, insight can be gained on the sequence of longitudinal and circumferential frac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wall thinning and rupture pressure. Some of the deductions are found to corroborate the visual appearance of the rupture. Other deductions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from a detailed mapping of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ruptured segment to substantiate. A mass transfer analysis for the leakage rate is recommended to help identify the approximate time of rupture. A detailed charting of the positions of corrosion damage and possible asphalt coating damage on the three pipe segments inside the culvert may provide further clues for identifying the root cause of the rup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