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对纯RC框架进行有限元模拟基础上,采用连接单元模拟填充墙中砌块与砌块、填充墙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性能,并通过对连接单元的参数调节以实现进一步的数值模拟.随后,结合均匀设计表建立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逐步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对连接单元属性不一致情况下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同时,在得到相近似的上升段有限元模型后,利用单元生死技术对模型下降段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将模拟的试验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实本文所提出的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国航股份飞行模拟训练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中的单体建筑——星空大讲堂为例,提出了一种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依次拆除临时支撑的施工卸载方案.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卸载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其在施工卸载过程中关键杆件的内力及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将获得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时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表明该结构施工卸载过程使用有限元法模拟和监控实施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对圆板进行弹性分析,根据边界条件建立挠度函数并计算圆板的内力,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圆板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查找最大挠度和内力分布规律,并将有数值模拟结果与弹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尺度函数多分辨率和逼近精度高的特点,将小波有限元应用于复合材料数值分析中,建立了复合材料抽油杆小波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复合材料抽油杆小波单元刚度方程,求解了复合材料抽油杆横向振动前八阶固有频率,并将分析结果与ANSYS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波有限元在复合材料数值模拟方面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9.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弯曲磁过滤器的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线圈个数与扫描磁场对过滤磁场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实测与有限元分析基本一致,模拟结果为磁过滤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有限元法对点焊焊核直径进行分析,阐述了焊核模型的建立、加栽以及后处理在有限元方法中的具体实现过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绘制了上层板底面回波峰峰值随焊核半径的变化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利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对点焊焊核直径进行数值模拟,它为超声波定量检测焊核直径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感应加热理论,引入复矢量磁位建立了感应加热淬火电磁场、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感应加热淬火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应用工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混凝土水闸墙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大体积混凝土水闸墙现场监测温度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对该水闸墙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该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变化规律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ABAQUS的汽车铝合金车轮旋转弯曲试验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旋转弯曲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某铝合金车轮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车轮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车轮结构的薄弱处,并进行了改进设计.同时,对改进前后的车轮进行了实际的旋转弯曲台架试验,改进后的车轮通过了实际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铝合金车轮旋转弯曲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抛石挤淤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抛石挤淤法的有效挤淤深度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海阳港防波堤施工实例,对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验证,证实了有限元数值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氢化蓖麻油(HS40)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所测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1,4-二氧六环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95.4%,RSD值为2.1%,检测限为1.95μg/mL;乙酸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87.2%,RSD值为2.5%,检测限为50.0μg/mL;乙二醇相关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96.3%,RSD值为2.2%,检测限为6.1μg/mL;二甘醇相关系数为0.996 1,回收率为97.0%,RSD值为1.8%,检测限为6.1μg/mL。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氢化蓖麻油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氯化浸出铅阳极泥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湿法处理铅阳极泥回收金进行了研疣.实验结果表明:铜的浸出是酸浸除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温度为65℃,盐酸浓度为2.9moL/L,氯化钠浓度为1.3mol/L,硫酸浓度为0.3mol/L时,铜的浸出率达到92.03%,杂质能有效去除.在氯化浸金的过程中,温度与氯酸钠的用量对金的浸出率影响最大.随着两者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将明显地增加.当温度大于80℃,氯酸钠用量大于料重的12.5%,硫酸浓度为1.5mol/L时,金的浸出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盲目建设、缺乏长效性、缺乏整体性及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坚持整体目标、明确建设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优化结构设计、加大资源整合、加强信息管理、规范数据标准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盐环定扬黄工程渠首泵站轴流泵自安装运行以来机组振动严重,影响泵站安全、经济运行,针对水泵振动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和依据并进行实施.选用适合水位变动较大及扬程幅度宽的混流泵,减少中间联接轴,减小叶轮运行的摆度,同时降低转数,减小泵的汽蚀,最终改为单基础立式蜗壳混流泵.改造后的混流泵运行振动相对轴流泵减小,能源单耗有效降低,维修方便,运行管理费用降低,为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叶轮是发动机核心部件,由于其整体形状结构复杂,是具有代表性的难加工零件,一般主要采用五轴加工。本文利用CATIA软件对某型叶轮进行三维建模,优化刀具加工轨迹,生成后处理程序,再利用VERICUT模拟加工,最终证明CATIA与VERICUT结合加工复杂零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的表示、分析和处理,利用智能理论并满足对系统功能状态的分析要求,提出基于可拓学原理研究SFEP。首先论述了系统功能状态与可拓学结合的可能性。其次研究了SFEP的可拓表示,确定了SFEP的基本单元,即原因事件—传递条件—结果事件。认为事件可表示为物元和事元的复合事元;传递可表示为关系元和这2个复合事元的复合关系元,称为传递元。最后研究了传递元的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并说明了方法对SFEP分析的作用。论文是通过可拓学研究SFEP的开始,为系统功能状态分析提供智能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科学主义的视角来研究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作者客观地评价了科学主义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功过与利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本书视角宏阔,立论新颖;材料翔实,结构严密;方法创新,思考深邃;思路清晰,文笔清新。  相似文献   

19.
香蕉形直线振动筛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90香蕉形直线振动筛为分析对象,考虑铆钉联接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采用多点约束方法处理铆钉联接,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施加最大荷载时的振动筛做静力学分析,得到最大应力分布,确定结构最危险部位。考虑应力集中、疲劳缺口、尺寸、表面状态、加载方式等因素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对材料的s-n曲线进行修正。在静力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修正后的s-n曲线,对结构进行疲劳分析,最终得到振动筛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癸烯-1聚α-烯烃合成油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聚α-烯烃合成油(PAO)是重要的合成润滑油之一。使用三氟化硼为催化剂对癸烯-1聚合物合成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引发剂、催化剂与引发剂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癸烯-1聚合及合成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聚α-烯烃合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0℃,压力为0.4 MPa,反应时间为3 h,以正丁醇作引发剂,催化剂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2.0。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聚合物合成油的组分进行了分析。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癸烯-1的转化率为99.8%,二聚物的质量分数为2.5%,三聚物的质量分数为64.5%,四聚物的质量分数为27.5%,五聚物的质量分数为5.6%。采用运动粘度仪和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等仪器研究了聚合物合成油的物化性能,100℃的粘度为4.80 mm2/s,40℃的粘度为23.09 mm2/s,其粘度指数为132,凝点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