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填充体系挤出混合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利用一种新型毛细管动态流变仪,对碳酸钙填充聚丙烯体系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发现质量百分比为85/15的PP/CaCO3填充体系,在一较佳振动条件下动态挤出时,振动场的存在对CaCO3在PP熔体中的分散有促进作用,大大改善了混合料的混合程度。 相似文献
2.
振动力场下聚合物塑化挤出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介绍玫种将电磁场引起的机械振动力场引入聚合物塑化挤出全过程的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讨论了它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实验与生产表明,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在加工聚烯烃时能耗降低20%~50%,挤出熔体温度降低20℃以上,制品拉伸强度提高16%以上,对无机填料充体系的兴旺聚散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3.
4.
TekFlow聚合物熔体振动挤出成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一种新型聚合物熔体振动挤出成型技术TekFlow,该振动技术为一种旋转剪切与纵向振动的复合式机械振动,对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振动设备、振动设备中熔体的流变行为及振动挤出成品的性能方面展开了论述。该振动技术改善了聚合物的加工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了成型温度与压力,提高了挤出产量,适用于热敏感性助剂或难分散性填料的共混挤出。 相似文献
5.
将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法相结合,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回归工具箱编程,建立了振动力场作用下热塑性材料PP在塑化挤出时挤出压力与振动强度二因子振幅、频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经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该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建立信息库对聚合物熔体高速挤出流变行为进行研究。挤出畸变表象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两大类:表面畸变和整体畸变。表面畸变包括表面粗糙、鲨鱼皮畸变、黏-滑畸变等;整体畸变包括轻微扭曲、整体扭曲、严重扭折等。二者同时发生称熔体破裂。不同拓扑结构聚合物的畸变规律不同,可进行指纹性辨识。 相似文献
8.
9.
陈思海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1):37-39
工业大系统中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系统,一般都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具有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和强耦合性的特点,它的数学模型难于精确获得;且传统PID控制器无法使控制效果处于最佳状态的局限性.为了更加快速准确控制,使系统更加地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利用分散辨识方法对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10.
11.
高聚物的挤出成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1] 。在此过程中 ,高聚物要经历固体输送、熔融、混合、增压、泵送、成型、冷却固化等过程 ,并受到剪切、拉伸、压缩以及加热、冷却等作用 ,发生熔融、固化、取向、解取向、结晶等复杂的相态和结构变化 ,使得挤出过程的控制难度较大 ,导致制品成型的精度较低。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树脂材料 ,也限制了高聚物挤出制品的应用范围。为了提高挤出过程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可靠性 ,科研工作者从挤出过程机理模型、挤出机优化设计、成型工艺条件控制、成型辅机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并研制… 相似文献
12.
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挤出压力的时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原理对实测的振动力场作用下LDPE、LLDPE熔体挤出压力进行5尺度Daubechies5小波分析,发现振动强度二因子振幅、频率分别对聚合物熔体挤出压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数值研究聚合物挤出口模设计的进展。在壁面无滑移条件下,早期数值模拟了聚乙烯、硬质聚氯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苯乙烯、橡胶等聚合物口模挤出过程,优化设计了棒材、管材、板材和异型材的挤出口模。近年来,数值研究壁面滑移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口模流道内熔体流场的影响,深入研究制品的离模膨胀行为。研究表明,改善壁面条件有助于减小聚合物制品的离模膨胀比,有利于提高制品品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气体辅助挤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新型挤出技术-气辅挤出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气辅挤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在口模内壁和聚合物熔体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气垫膜层。研究了气体压力、气体温度和实验过程对气辅挤出中气垫膜层的影响。形成稳定的气垫膜层,应使气体压力低于熔体压力,但在0.2MPa以上,气体温度控制在与口模温度接近,实验时应先打开压力控制阀再进行挤出,并分析了气辅挤出对口模压降、挤出机产量及挤出胀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Aleksandr F. Fedotov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19,59(Z1):E212-E218
A hybrid model of the viscous properties of polymeric matrix blends with isolated (MPBs) and continuous phases (CPBs) was proposed. The hybrid model combines the analytical Hill's model of the average stresses and strains for viscous composites and semi‐empirical model of porous material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model is to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the average strain rate through the effective volume of the average strain rate. Effective volumes are determined by solving the boundary problem of viscous deform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volume of two‐phase MPBs or CPBs considering a possible porous state of a material. The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made. The new model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s the viscosity of the two‐phase polymer blends than the known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The area of application of the hybrid model is limited to melts of polymer blends, the viscosity of which is inside the Hashin‐Shtrikman's bounds. POLYM. ENG. SCI., 59:E212–E218, 2019. © 2018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毛细管动态流变仪,选用PELD、PP、PS和PA等典型物料,研究了毛细管动态挤出下各聚合物熔体的非线性流变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物料的流变行为对振动力场的响应特性有较大差异,只有在一定的振幅和频率下振动力场才能有效降低熔体的黏度。实验首次发现,PP、PS和PA存在窄的振动参数区域,在此区域内,熔体的动态表观黏度值大于相应的稳态值,出现“加振变黏”现象。这一新的发现表明,并非“只要引入振动就一定有利于聚合物材料的成型加工”,必须考虑不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对振动的不同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