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天津美食行     
提起天津的食品,“津门三绝”首当其冲,它们是麻花、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儿炸糕。到天津之后这三种东西我们当然是一件不落地吃过来了。麻花有点俨然成为天津象征的意思,大街上满坑满谷都是兜售麻花的店面,不过我们要吃的是最正宗的麻花,天津的“卫嘴子”们会说“吃麻花,嗨,那不就是桂发祥了么?”  相似文献   

2.
来自河北保定的任小姐.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制片人。那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老板.因为“制播分离”嘛。我常跟她开玩笑.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说完又给她别解说:京油子没得说,旧时北京真有一批“油子”。卫嘴子.并非说天津卫的人喜欢卖嘴.而是说,天津.人多美食家,那嘴会吃.懂吃,能吃出道道来。而保定人,实际上是“勾腿子“.就是会摔跤.运动健将。  相似文献   

3.
巢夫 《烹调知识》2007,(6):10-11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端,素为京畿门户,俗称“津门”、“天津卫”,东临渤海,西扼九河,盛产河、海两鲜,为餐饮行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天津人喜吃爱吃也善于烹调,什么节日吃什么、什么节令吃什么,都大有讲究,把餐饮当作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享受。他们不仅创制了脍炙人口的“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  相似文献   

4.
耳朵眼炸糕是天津地方名特食品“三绝”之一(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这种炸糕外表和普通炸糕一样,  相似文献   

5.
大话天津味     
天津味儿不单是在盘子中,更多的晨餐桌上,一定要有“卫嘴子”的段子当佐料,方能品出正味儿来。天津人爱吃,“当当吃海货,不叫不会过”,是每个天津人都要跟你讲一遍的津人饮食观。说的是到了海鲜的季节,如果没钱,拿家里值钱东西去当铺当钱出来买海货吃,这种行为在天津人限里不算是不会过的表现,反而是一种会过生活的体现,是值得颂扬的。  相似文献   

6.
每每有外地友人来津做客,问及想要品尝什么津味美食,对方肯定表示要尝尝天津的包子。都说天津包子全国闻名,响当当的“狗不理”还曾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被编成经典的相声段子,再经冯巩那口儿地道的津调一通猛熏,天津包子能不家喻户晓吗?其实,在天津卫,“石头门坎”大素包也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7.
天津的地方小吃和风味食品名目繁多,不下百种,其中“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因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并称天津小吃“三绝”。 我是1974年来天津的,北方汉子原本对小吃不怎么感兴趣,慕名吃了两次正宗狗不理包子,确实不错,它馅大皮薄,肥而不腻,鲜香可口。后来得知,其皮、馅的制作是很讲究的。皮是用精粉经半发酵而作,既不像  相似文献   

8.
天津自明初建卫以来,有600多年历史.其餐饮.小吃在全国享有盛誉。且不说以河海两鲜为主的正宗津菜.单说天津的小吃.狗不理包子闻名中外.耳朵眼.炸糕也有百年历史.再加上十八街麻花.号称天津三绝。此外有果仁张.曹记驴肉.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芝兰斋糕干等特色小吃.数不胜数。传统的大饼、棒槌果子.老豆腐、豆浆、馄饨、摊煎饼果子等.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山西 《美食》2011,(3):74-74
去天津,很幸运地吃到了一顿地道的传统风味美食——贴饽饽熬小鱼。天津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连很多小吃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耳朵眼的炸糕……每一样美食的背后都附带着一个美丽动人的典故。相比之下,这道贴饽饽熬小鱼,虽然没有上述“天津三绝”那么响亮的名堂,但吃来同样美味爽口。而且,它也有—个富于戏剧性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人讲究吃,也会吃,要不怎么会有“卫嘴子”之说呢。改革开放以来,津菜在振兴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从专业人士到烹饪爱好者,每次大赛参加者云集,获奖者众多。记得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时,当时的天津选手  相似文献   

11.
天津乌豆又称水焖蚕豆.其知名度不亚于“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陆健敏“狗不理包子”.天津的大街小巷均有店铺经营,买卖十分红火.其特有的制作工艺和诱人风味备受天津人喜爱,您到天津不尝上几粒乌豆不能不说是件憾事.原料:蚕豆5000克,八角10粒,桂应25克,丁香810粒,盐150克,白糖50克.制法:1、选豆,制作乌豆用蚕豆,最好是当年或头年  相似文献   

12.
正到天津旅游,有三种地方名吃是必尝的: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儿炸糕。这三种美食居天津饮食文化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被誉为"津门三绝"!"绝"有"绝"的道理,"津门三绝"绝非浪得虚名。先说津门第一绝: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可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人名。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今天津市武清区)。其父中年得子,自然喜爱非常,便给孩  相似文献   

13.
山西号称“面食之乡”,其品种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深受大家欢迎。“壶关炸糕”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山西民俗面食,这种面食在从前,每年只有两次可以吃,一次是在农历二月初二,一次是在农历十月初十。“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囤流”。传说,这天夜里龙王开始活动,将要行云布雨。因此,民间有准备春耕春播祈祷丰年之举。早上吃饺子,称“安龙眼”,中午吃炸糕“添龙鳞”;晚上吃面条为“长龙尾”。糕面必须是头年腊月存放至二月二的半年米磨的,以示来年抬头的龙是延年益寿的龙,是丰年之龙。十月十,吃炸糕,粮场净,宣告了秋收的结束。这时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收回了家,再吃顿炸糕,以喜庆当年的丰收,再祀“土神”、“贺龙王”,冬来瑞雪丰年。  相似文献   

14.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是天津人民群众最喜爱的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远近驰名。一、沿革: 我们访问了原耳朵眼炸糕主人的第三代刘恩起同志一现任该门市部经理。他谈:这个  相似文献   

15.
说起天津的美食,人们立马会想到久负盛名的“狗不理包子”,享誉中外的“十八街麻花”,这些都是天津土生土长的美味食品.如今.一种来自重庆的武陵山珍人围津门餐饮业,并受到天津人的青睐.“武陵山珍”菜品以羊肚菌、松茸、鸡油菌等上百种名贵菌,辅以特制而成的菌酒,风味独特,又通过蒸、炒、烧、炖、烤.  相似文献   

16.
到了老天津卫,除了光顾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外,你一定要到这几个小店逛逛,绝对会让你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来拎包包哦!它们主要集中在滨江道与赤峰道。 小告示:有路痴者,到了天津可要小心万分啊!天津的道路是放射状的,很容易迷路,因此最好找个向导,万一迷路了,可不许埋怨我没有提醒你。若因为迷路而没有逛到这些小店,那可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人来说,“生煎”是什么不言自明,就好像对天津人来说,“狗不理”是何种小吃同样心领神会。这是一种名称上的省略。否则“生煎馒头”、“狗不理包子”说起来多费口舌。“生煎”决非锅贴,虽然锅贴也是这么烹的,这叫“约定俗成”。 北方人一听说“馒头”,总会想到它是实心的,所以当他们发觉原来这种食品竟那么小,又有馅,会觉得难以理解。对江南一带的人来说,馒头与包子的界限不那  相似文献   

18.
天津包子     
前言天津包子是历史悠久,富有民族特色,经济实惠,别具风味,营养丰富的食品。它以自己独有的风格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在我国传统的烹饪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津包子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原“狗不理”包子。对它的名子人们很感兴趣,众说纷云,在民间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当时在天津经营“德聚号”包子铺的店主小名叫“狗不理”,久而久之叫熟了,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  相似文献   

19.
大宝 《食品指南》2014,(2):18-21
2013年12月28日中午,有网友发微博称,习近平主席突然出现往北京月坛北街的“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付款、端餐盘都自己来。据店家透露,习近下车席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包子,共6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消费了21元。  相似文献   

20.
食品制作技术两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天津包子制作技术“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负有盛名,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该包子因创制人天津德聚号包子铺店主高贵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用较好的猪肉,加姜、酱油、汤、香油、味精、排骨汤等拌馅,包上外皮后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其风味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1956年春天,定名为天津包子。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已成津门一绝,声誉远扬海外。原料配方面粉750g、净猪内500g、生姜5g、酱油125g、水422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