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聚碳硅烷与二乙烯基苯(polycarbosilane/divinylbenzene,PCS/DVB)硅氢化交联反应程度,采用改性氯铂酸催化的方法对PCS/DVB交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氯铂酸催化性能与其用量、交联温度、以及PCS相对分子量有关。当固体PCS相对分子量低于1500,该反应中氯铂酸催化剂的用量为12.5×10-6,低分子量PCS中Si—H含量较高,且分子链支化程度低,易发生硅氢化反应;高分子量PCS中Si—H含量较低,且分子链自身支化程度高,活性基团被包裹于大分子链中,其Si—H键参加反应空间位阻大。氯铂酸催化剂在低温下催化作用不明显,催化交联的反应温度在1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氯铂酸催化剂在聚碳硅烷与二乙烯基苯交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聚碳硅烷与二乙烯基苯(polycarbosilane/divinylbenzene,PCS/DVB)硅氢化交联反应程度,采用改性氯铂酸催化的方法对PCS/DVB交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氯铂酸催化性能与其用量、交联温度、以及PCS相对分子量有关.当固体PCS相对分子量低于1 500,该反应中氯铂酸催化剂的用量为12.5×10-6,低分子量PCS中Si-H含量较高,且分子链支化程度低,易发生硅氢化反应;高分子量PCS中Si-H含量较低,且分子链自身支化程度高,活性基团被包裹于大分子链中,其Si-H键参加反应空间位阻大.氯铂酸催化剂在低温下催化作用不明显,催化交联的反应温度在150℃以上.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系接枝共聚物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基本原材料及应用领域。主要的应用领域有水泥混合物减水剂 ,颜料分散剂 ,合成洗涤剂用分散剂等。其中最大的应用领域就是作为水泥混合物减水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在碱性介质中脱除氯化氢(HCl)的反应,以及脱除HCl后的PVC(DPVC)与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的接枝共聚反应。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DPVC含共轭多烯结构。DPVC中双键的含量随着脱HCl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VC在碱性介质中脱HCl时不发生交联。红外光谱 ̄1N和 ̄(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酚(BPO)作引发剂.DPVC与PMVS反应能上成PVC/PMVS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新型接枝共聚物EVA-g-PU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乙烯一酷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皂化产物与聚醚型聚氨酷预聚体(PU)之间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接枝共聚物EVA-g-PU。用13C-NMR和FTIR对共聚物EVA-g-PU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U预聚体成功接枝在EVA主链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EVA-g-PU接枝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优于纯EVA。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EVA-g-PU接枝共聚物的储能模量相对于纯EVA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热失重(TG)分析表明,PU预聚体的加人能有效改善接枝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霞  林原斌 《化学试剂》2003,25(4):243-244
苯酚与烯丙基氯在70℃经醚化生成了苯基烯丙基醚,再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并用红外光谱认定了该化合物的特征峰。比较了3种催化剂:氯铂酸-异丙醇(Ⅰ),氯铂酸-四氢呋喃(Ⅱ)和氯铂酸-异丙醇-乙酰丙酮(Ⅲ)对苯基烯丙基醚与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发现当温度控制在80℃时,第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对γ-氯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在催化剂(氯铂酸作主催化剂,三正丁胺为助催化剂)的作用下γ-氯丙烯与二甲基氯硅烷通过硅氢加成反应生成γ-氯丙基二甲基氯硅烷,蒸馏提纯后,再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得最终产品。通过探究反应温度、投料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达到合成工艺的最优化,γ-氯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收率可达69.0%。  相似文献   

8.
以聚琥珀酰亚胺和2-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含不同比例羟基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采用旋转挂片失重法和微生物摇床试验法对共聚物的缓蚀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羟基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且随着羟基比例的增加缓蚀性能提高,但生物降解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SBS和SIS为基材,采用不同橡胶胶种、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成胶粘剂。研究了 CSM(氯磺化聚乙烯)、A-90(氯丁橡胶)、NR(丁腈)等橡胶胶种对SBS/SIS与AA/BA/MMA/GDMA进行化学改性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N-MAM(N-羟甲基丙烯酰胺)、G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MAH(顺丁烯二酸酐)、VAc(醋酸乙烯)等单体对SBS/SIS、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为接枝母体进行化学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以SBS/SIS为基材,以氯丁橡胶(A-90)为接枝母体,用AA/BA/ MMA/环氧丙烯酸酯/MAH/N-MAM/GDMA/TMPTMA/VAc混合单体进行接枝改性制得的胶粘剂对极性材料帆布的粘附力较强;以SBS/SIS为复合基材,以丁腈橡胶为接枝母体,用AA/BA/MMA/TMPTMA混合单体接枝改性制得的胶粘剂对非极性材料PP片的粘接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忠喜等人将1-十碳烯(C10)和三乙氧基硅烷(TES)在铂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十烷基三乙氧基硅烷。较佳工艺为:以铂-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为催化剂且n(Pt)∶n(TES)=1.2×10-5∶1,n(C10)∶n(TES)为0.95∶1,在110℃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十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产率可  相似文献   

11.
通过TEM和WAXD对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PC-g-PCL)的微观相分离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微观相分离和结晶性能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投料时CL含量少于50%,接枝共聚物中PCL段以微区的形式存在,难以形成晶区,使得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明显地增加;当CL投料量大于50%,接枝共聚物的微相分离表现为HPC以微区的形态存在,PCL段可以形成结晶,且随含量的增加,结晶能力逐渐增强,接枝共聚物的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明显地下降。同时对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水溶性的HPC接枝PCL后,不能再溶于水,但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且PCL段含量越多,吸水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PP/PVC/PP-g-(St-co-MMA)]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80/20)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g-(St-co-MMA)(80/20/6)共混物中加入1份HBP时,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g-(St-co-MMA)的界面粘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铂化合物为主要催化剂、用置氯硅烷和氯丙烯生产,γ-氯丙基三氯硅烷出现的成品含量低、杂质含量高、原料(以三氯氢硅计)转化率低、产品效益差等问题,结合反应机理,提出了加入助催化剂、活化剂等助剂、在半成品中通一定量亚硫酰氯使副产物转化为目标成品、优化蒸馏工艺等方法,剥‘提高成品含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的解决方案已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铂络合物/胺体系催化合成γ-氯丙基三氯硅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玉林  郑云峰  程建华  侯建超 《广东化工》2010,37(4):102-103,119
研究了铂络合物-胺体系在氯丙烯与三氯氢硅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发现铂络合物-DMF对于该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找出了最佳催化剂配比,在反应温度72~78℃、n(Pt.MViMVi)︰n(DMF)=2:1、主催化剂用量2.5ppm条件下,反应可以在2h完成,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收率可以达到76.4%。  相似文献   

15.
以溶液聚合直接合成聚丙烯酸,通过接枝反应将疏水的聚肽链接到聚丙烯酸亲水链段上形成两亲性共聚物,合成了新型聚肽接枝共聚物。用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含有钠离子的水溶液中能自行组装成为高聚物纳米胶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氯铂酸-异丙醇(Ⅰ)、氯铂酸-四氢呋喃(Ⅱ)和氯铂酸-乙酰丙酮(Ⅱ)三种铂络合物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与三甲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各种可能因素对反应凝胶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和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都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催化剂的络合结构状态与反应是否凝胶有关,催化剂(Ⅲ)诱导期短,反应平稳,不易引起凝胶。用催化剂(Ⅲ)合成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5~35ppm,反应温度为80~125℃、反应时间大于2h,目的产物转化率达70%-90%.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匀泡剂合成中铂系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雅丽 《工业催化》2006,14(6):31-33
研究了氯铂酸催化剂体系的制备及Si-C型有机硅匀泡剂合成中硅氢加成反应工艺。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使含有Si-H的聚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进行加成反应,温度控制在110±5 ℃为宜;制备了氯铂酸-异丙醇催化剂和氯铂酸-二乙基聚硅氧烷络合型催化剂,比较了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使用络合型Karstedt催化剂后,铂用量减少(<10 μg-Pt·g-1),产品质量指标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聚合法直接合成聚丙烯酸(PAA),通过接枝反应合成了新型两亲性PAA-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BLG)接枝共聚物,分析了PAA与PBLG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并通过1H-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的增加或聚合温度的升高,PAA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随着引发剂正丁胺用量的增加,PBLG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共聚物中含有接枝到PAA链上的疏水性PBLG,同时还含有未反应的亲水性羧基;共聚物在NaCl或NaOH水溶液中形成的球形胶束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在NaH催化下,以不同支化度的h-PCMS与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进行醚化反应,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h-PCMS为疏水性核,以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为亲水性臂的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h-PCMS-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魏刚  黄锐  宋波 《合成橡胶工业》2004,27(2):115-115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和POE—g—MAH/聚丙烯(PP)共混物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POE—g—MAH/PP共混物对PBT的增韧效果优于POE—g—MAH的,POE—g—MAH和PP并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韧作用。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OE—g-MAH/PP共混物增韧PBT具有软壳-硬核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