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煤金团聚法(Coal Gold Agglomeration)提金技术的由来、发展、团聚机理、聚团的制作和后处理、对难处理金矿的处理及该工艺和炭浆法的比较等方面,综述了煤金团聚国内外近年来新进展.无污染提金技术是黄金提金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煤金团聚工艺具有回收金的范围宽、选择性强、回收率高,流程简单等特点,可以替代重选和混汞法,可对现有的黄金选冶工艺进行改造,利用煤金团聚法提金或用煤-油-金聚团法强化浮选.本文旨在深入认识煤金团聚工艺,推动煤金团聚法的研究和工艺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金选冶工艺和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金选冶的传统工艺及新技术从70年代末到现在的十几年,是我国黄金选冶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我们很快地掌握了金泥氰化、锌粉置换炭浆法、矿浆树脂法、堆浸等一系列黄金提取工艺,使我国的黄金选冶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大幅度减小。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有些黄金选冶厂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低,我国有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设备很适合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金矿应用,在中小型选冶工艺方面我们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 重选法和混汞法都是比较经济的回收黄金的方法。为了根本解决混汞法汞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外在应用重选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又有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选收黄金方面成功地应用重选法代替混汞法的生产实践。一、重选法在选冶工艺中的应用(一)含金矿石应用重选法的现状国外选金厂采用重选法较为广泛,主要是用于从矿石中选别粗、细粒单体黄金、含金硫化  相似文献   

4.
国外某大型金矿,属低硫含砷石英长石型难选冶原生金矿石。通过对矿石特点、选冶试验研究结果的分析,密切结合项目具体实际,为保证项目总体建设方案更加合理,兼顾环保与矿山充填方案,选冶工艺设计采用了三段一闭路破碎、两段闭路磨矿、一段粗磨回路进行重选回收粗颗粒金,二段磨矿后采用一粗一精三扫的浮选流程,重浮金精矿细磨、两浸两洗、锌粉置换、金泥除杂精炼,最终产出成品金的工艺流程。生产实践证明,设计的工艺流程符合矿石性质,产出合格产品,在实际原矿品位比设计品位低27%的情况下,冶炼厂回收率及选冶总回收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特别是作为该国首例生产线,浮选金精矿锌粉置换工艺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以处理本项目浮选金精矿,生产线富余能力还可以收购该国其他类似黄金矿山金精矿进行处理提金,为急需黄金储备的该国黄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八卦庙金矿原矿全泥炭浸法提金工艺,采用二段闭路磨矿,氰化物预浸10小时,炭浆边浸边吸25小时,载金炭的解吸液电解提金。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从石英脉一千枚岩型低硫含金矿石中回收黄金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硫脲法是近十年来才较快地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毒提金新工艺。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硫脲提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然后着重以张家口金矿的硫脲提金试验为例,介绍了应用硫脲从氰化难以处理的含碳泥质氧化金矿中提取黄金的工艺特征和效果。指出此类矿石用硫脲直接从其含金浮选精矿中提金的效果不佳,需要先经焙烧再用硫脲浸出才能获得与氰化法基本相当的技术经济指标,其金的浸出率达95.79%,置换率达98.99%,金的水冶总收率达94.82%,处理一吨金精矿的主要材料消耗费约42.42~52.48元。  相似文献   

7.
灵湖金矿于1984年成功地应用炭浆法提金新工艺。从1984至1986年生产整整三年,各项生产技术指标一直稳定,金总回收率保持在90%以上。设备维修保养良好。每生产一两黄金总成本为450元左右,其经济效益也很显著。三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灵湖含金氧化矿应用炭浆法提金工艺是成功的,我国氧化类型的黄金矿山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世界黄金选冶工艺的分布情况,反映黄金选冶工艺在80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广泛采用炭吸附提金和低品位矿石堆浸,开发了难处理矿石的氧化工艺。指出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朱观岳 《矿冶》1995,4(3):32-37,5
论述了含砷碳型微细粒金矿资源特点和难处理原因,国内外处理技术现状。结合当前的研究课题,阐述了强化选冶工艺、无氰提金新工艺、选矿-焙烧-氰化提金工艺和选矿-热压氧化-氰化提金新工艺方面取得的突破,对处理难选冶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金资源以山金为主,其特点之一是金与重金属硫化矿、黄铁矿共生,因此选厂产出的金精矿皆含有相当数量的铜、铅、锌等重金属硫化物和黄铁矿。它们不仅对金的氰化浸出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在常规提金工艺中也难以综合回收。对含金黄铁矿或含碲、砷等金矿已有氧化焙烧一氰化法提取金的生产报道,对提高金浸出率还在继续进行研究。而处理含金的多金属矿则仅见南非英美试验室从 Witwatersrand 黄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山东、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南和云南等6省区,主要为砂金、岩金和伴生金3种类型。我国金矿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对外依存度较高,金消费大量依赖进口。加强国内金矿资源选冶技术攻关,实现其高效、合理开发,是保障金矿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金矿资源分布及概况,综述了金矿选矿工艺及选矿药剂研究现状、难处理金矿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湿法浸出工艺研究现状,阐述了金矿选冶技术的显著特点,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展望了无氰浸出工艺和绿色高效的无氰浸出药剂将是难处理金矿石绿色提金的发展方向,为提金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微细粒浸染包裹含砷金矿石金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一种微细粒浸染包裹含砷金矿石的选冶联合工艺,包括浮选、碱性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和氰化。先对含砷金矿石进行浮选,获得含金63.80 g/t、产率5.51%、金回收率92.08%的浮选金精矿,然后对金精矿进行超细磨和碱性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氧化渣金的浸出率88.56%,金的选冶总回收率81.55%。  相似文献   

13.
王瑜 《矿冶》2002,11(Z1):108-111
针对黄金氰化厂设计中有关CIP法和CIL法的区别,炭浆法和锌粉置换法提金工艺的宏观选择原则,金的浸出速度与氰耗和氧耗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氰化物消耗的诸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从基本理论、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等方面,澄清一些设计上的模糊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主要产金基地之一,已探明的黄金储量超过百吨,其中百分之七十的金赋存于含金多金属矿石中,因而以金为主,综合回收银及多金属的选冶试验研究在“铜铅分离”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矿冶》2017,(1)
含金滤液分别通过中和沉淀、硫化沉淀、铁粉置换三种工艺回收其中的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沉淀法由于渣量大、渣中金属品位低的原因,不适于直接处理含金滤液。硫化沉淀法由于硫化钠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也不适用。含金滤液采用铁粉置换工艺进行处理,铁粉耗量少(7 g/L),渣中金属品位高,金、银、铜分别达到370.8 g/t、4230.5 g/t和25%,此工艺适合含金滤液中金、银、铜的回收。  相似文献   

16.
王为振  黄海辉  王云  常耀超  高磊 《矿冶》2017,26(1):54-56
含金滤液分别通过中和沉淀、硫化沉淀、铁粉置换三种工艺回收其中的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沉淀法由于渣量大,渣中金属品位低的原因,不适于直接处理含金滤液。硫化沉淀法由于硫化钠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也不适用。含金滤液采用铁粉置换工艺进行处理,铁粉耗量少7kg/m3,渣中金属品味高,金、银、铜分别达到370.8 g/t、4230.5 g/t和25%,此工艺适合含金滤液中金、银、铜的回收。  相似文献   

17.
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金的回收率出发,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全泥氰化提金厂的技术改造, 将原有的全泥氰化浸出-锌粉置换与炭浆吸附联合提金工艺改为全泥氰化浸出-炭浆吸附工艺, 同时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 改造后不仅单系统处理能力从350 t/d提高到500 t/d, 而且金的回收率也有一定提高, 运行成本明显下降,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加拿大安大略省湖岸(Lake Shore)金矿,为了从附近老矿山的尾矿中回收黄金(含金约2克/吨),并回收部分矿柱(含金约13克/吨)。这两种原料都必需磨得极细,才能达到金的单体分离。在设计中采用塔磨机(矿柱用老虎口,半自磨、塔磨)将两种原料都磨到90%-400目,用碳浆法代替原来的锌粉置换法,简化了工艺和解决了过滤等问题。选矿厂日处理2000吨矿石。(一)塔磨机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有些研磨设备,既要比球磨机效率高,又能研磨出更细的产品。近年来,一些设计部门已开始采  相似文献   

19.
世界提金工艺的革新技术与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从70年代开始金价持续上涨,激起了新的采金热潮。并且由于易处理的金矿资源日趋枯竭,人们就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难处理金矿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研究从难选冶金矿中提取黄金的技术。所谓难选冶金矿,是指用常规的方法难于达到有效提取的金矿。这些矿石或是由于金的浸染粒度太细而不能用重选法处理,或是由于它们的难湿性而不能直接用氰化法处理,所以一度曾将它们看作是“呆矿”。近年来,提金工艺的改进基本包括:对这些矿石进行氧化预处理,以使它们变得适于氰化浸出;采用一些物理和(或)化学的方法强化氰化工艺,提高浸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加拿大夏洛提湖(Charlotte Lake)矿和弗雷斯特山(Forest Hill)矿的浮选、直接氰化和浮选-氰化-炭吸附流程的试验结果,探讨从老重选尾矿中回收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拟定了该类矿石的工业利用流程。试验结果证明:所用的三种工艺流程在技术方面均是可行的。根据美国的生产实践,处理含金2克/吨以上的矿石,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至少用堆浸法不成问题。经比较后,笔者推荐浮选-氰化-炭吸附(小厂可用锌沉淀)流程(图8)为该类矿石的提金流程。据记载,世界上生产黄金的历史有五千年左右了。古代的生产方法一直沿用重选法和混汞法,直至十九世纪末叶氰化浸出和浮选法问世。尽管如此,重选法仍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等优点。但是在古代,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加上重选本身的局限性,致使大量的金损失在尾矿中。这样,几乎世界上的所有金生产国都有古代遗留下来大量的含金尾矿堆和尾矿池。根据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Scotia)省的调查,该地区的尾矿含金量介于2—20克/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