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铬浸取液中的钙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铬盐生产中间产品的浸取液,其钙含量的高低对后续生产工序有着重要影响,因而需要加以控制。若用容量法测定,因其中钙含量太低,不仅操作繁琐,时间长,且重现性差,而且误差较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铬浸取液中的钙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在优化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98.3%~103.3%,足以满足控制铬浸取液中钙含量的要求。对减少工艺过程中的结壁现象、降低消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铬浸取液中钙的含量 ,方法简单、快速 ,准确度能足以满足控制铬浸取液中的钙的含量。本文叙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钙的原理、条件实验、测量过程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喷雾分解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喷雾分解、干燥法由低品位氧化锌制备活性氧化锌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低品位氧化锌矿经碳酸氢铵、氨水与水的质量比5:8:14的浸取液浸取,浸取率为94.67%。浸取液中的氧化锌含量可达23.3%(质量分数),用锌粉除杂净化,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在喷雾干燥塔430oC的入口温度下喷雾热分解,再经过400℃下的流化床处理9min,可得到含量为99.5%z(质量分数)高活性的氧化锌。其吸碘值为87.96mg/g,活性显著高于蒸氨煅烧法所得的氧化锌,是一种新的高活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煤中钒的超声浸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煤为原料,添加浸取助剂,用超声浸取法提取石煤中的钒。考察了浸取介质、浸取时问、液固比、浸取温度和浸取助剂种类等因素对钒浸取率的影响。最佳浸取条件:磷酸水溶液作浸取介质,pH=2.0,液固体积质量比2mL/g,磺原酸钾作浸取助剂,浸取温度50℃,浸取时问30min。最佳浸取条件下钒浸取率达68-3%,比无助剂超声浸取的钒浸取率提高54.6%,比无助剂非超声浸取的钒浸取率提高67.7%。  相似文献   

5.
纪柱 《铬盐工业》2009,(2):36-47
铬渣是铬铁矿高钙焙烧工艺排放的废渣,含有许多Cr^3+和Cr^6+,其pH值在11和12之间。用于修复被六价铬污染的土壤和废水的硫酸亚铁,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铬沉淀,故硫酸亚铁也已用于铬渣中六价铬的解毒。尽管如此,如果将硫酸亚铁加到实验用的铬渣柱渗透液(浸取液)中,则会大大增加六价铬的浸出量。使用25倍孔体积浓度为20mM的FeSO4渗透液,浸出的六价铬由3.8增至12.3mmol/kg铬渣,致溶液浓度达到1.6mM。Fe^2+进入铬渣柱后由于铬渣的高pH值而沉淀为氢氧化亚铁,故Fe^2+对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不起作用,溶液中的六价铬随浸出液流出。硫酸盐(FeSO4或Na2SO4)渗透液浸出的六价铬大量增加,是由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矿物水铝钙石夹层内的铬酸根被硫酸根取代,此结论已为扫描电子显徼镜一能量散射X-射线微量分析直接证实。  相似文献   

6.
高炉瓦斯泥中有价金属锌和铋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炉炼铁瓦斯泥为原料,采用湿法浸取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锌、铋以制备氧化锌和氯氧化铋。考察了一些主要因素对锌、铋浸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浸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锌浸取过程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50℃,氨水质量浓度0.1406g/mL,碳酸氢铵质量浓度0.0998g/mL,液固比3mL/g,浸取时间120min。铋浸取过程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50℃,硫酸质量浓度0.1292g/mL,氯化钠质量浓度0.0361g/mL,液固比8.2mL/g,浸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锌、铋的收率分别为70.0%和72.0%,产品氧化锌、氯氧化铋的质量分数分别达98%和92%以上。开发出一种从钢铁冶金企业瓦斯泥中回收利用有价金属锌和铋的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纪柱 《铬盐工业》2006,(2):13-25
自1761年发现含铬的红铅矿(后来证明其组成为铬酸铅PbCrO4)及1797年确定铬是一种新元素之后,1808年英国首先在曼彻斯特建成铬盐厂。自此,铬盐生产一直沿用碱性氧化焙烧工艺。焙烧熟料浸取过滤后的残渣称为铬渣。为防止焙烧炉内结圈,炉料中加入了惰性填料。因填料是否含钙,焙烧工艺分为有钙焙烧和无钙焙烧。由于无钙焙烧铬渣易于综合利用,本文仅讨论有钙焙烧铬渣,以下简称铬渣。过去,英、美、俄等大多数国家对铬渣处置主要采取未经解毒直接填埋.  相似文献   

8.
采用炼铜烟灰制取硫酸锌,研究了批式滴加酸浸取锌和两段除铁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用批式滴加法浸取,锌浸取率≥98%、铜浸出率≥96%,铁浸取率可控制在0.02%以下.其工艺条件为:液固质量比3∶1,温度80~90℃,酸浸液中硫酸加入量39g/L,滴酸时间1.5h,浸取时间2h.采用先通氧(或鼓空气)氧化,再加过氧化氢深度氧化除铁工艺,溶液最终铁含量≤0.01g/L.制得的硫酸锌可用于电解.  相似文献   

9.
硫酸烧渣中铁浸取条件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颖 《无机盐工业》2003,35(6):42-43
以硫酸烧渣、废酸为原料制取铁系化工产品。通过硫酸烧渣的活化焙烧及硫酸浓度、固液比、浸取时间等关键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到最佳浸取条件:即烧渣与活化剂质量配比4:1,固液比0.25~0.30g/mL,反应时间40~50min,酸度50%~60%。渣中铁浸取率达到95%以上,浸取液可以直接用于制备铁系产品。  相似文献   

10.
黄力武  黄晖  李兵 《四川化工》2006,9(5):34-37
经实验研究,选用氯化铵-氯化锶为浸取液,有效浸取天青石矿石中的碳酸锶(SrCO3),20mL浸取液可浸取SrCO3达500mg,而SrSO4溶解度降低到最低限度(0.1%),石膏的干扰先用水浸取除去。经过条件实验、标准回收、样品测定,收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适用于天青石中少量碳酸锶的测定,也适用于菱锶矿中碳酸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对氟化工艺废铬钴催化剂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生石灰为填料.以硫酸为浸取剂的工艺路线,同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其溶出率的影响,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废催化剂溶出液中的钴铬2种元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h,废催化剂粒度筛孔0.25mm.废催化剂中钴铬的溶出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磷石膏脱硫钙渣是磷石膏化学分解后产生的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尾渣。以氯化铵溶液浸取磷石膏脱硫钙渣并碳化浸取液以制备轻质碳酸钙是一种有效利用磷石膏脱硫钙渣中钙资源的方法。本文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氯化铵浓度下浸取液的组成、钙浸出率及pH,同时为了研究浸取液中NH4+、铁、铝、镁等对产品碳酸钙晶型的影响,配制了含有杂质离子的NH4Cl-NH3·H2O溶液,比较了其碳化产品与相同条件下脱硫钙渣碳化产品的晶型差异。结果表明,随氯化铵浓度升高,浸取液pH降低,铝含量降低,铁、镁含量升高。在氯化铵浓度范围内,NH4+对球霰石形成有促进作用,而铁、镁杂质对方解石形成有促进作用,由于铝离子存在形态不同,铝在1mol/L时对形成球霰石有促进作用,在大于1mol/L时对形成方解石有促进作用。当氯化铵浓度小于4mol/L时,各种杂质相互作用形成球霰石晶型,氯化铵浓度等于4mol/L时,各种杂质相互作用形成球霰石和方解石混合晶型。  相似文献   

13.
从含钴废渣中回收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立华  肖国光 《化学世界》1997,38(9):495-497
用焙烧、酸浸、沉淀、溶解法,从含钴废渣中回收钴。在600~750℃下焙烧2.5~4.5h,再用硫酸溶液和混酸(盐酸、硝酸、硫酸)溶液分别浸取4h和3h,钴浸取率可达95%以上。浸取液用硫化钠溶液沉淀,氧化剂氧化再酸溶解纯化,可获得纯度达98%的各类钴盐。  相似文献   

14.
在铬盐生产中铬渣作为配料中的填充料用来调整炉料内的总铬含量,其细度对铬铁矿的转化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当铬渣细度增加时,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大,提高了铬渣在炉料中的填充稀释作用,使炉料的气孔率及浸取率增加,但细度以20~80目为宜,当细度大于80目时,对焙烧及浸取均带来不利。  相似文献   

15.
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低温液相法生产不溶性硫磺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了低温液相法制备中品位不溶性硫磺的适宜条件:添加剂(碘)用量0.08%,恒温温度280℃,恒温时间60min,急冷液浓度6%。并以单因素法对浸取温度、物料比等浸取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其合适条件分别为:浸取温度75℃,固液比1:15,浸取时间90min。在最适宜条件下制备的不溶性硫磺性能指标优于化工行业标准HG/T2525—93。充油性产品高温稳定性(105℃,15min)达到94.70%。  相似文献   

16.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开发了低温液相法—浸取剂TE浸取制备不溶性硫磺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了低温液相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粗产品的适宜条件:稳定剂用量0.06%,恒温温度250℃,恒温时间60min,急冷液浓度6.0%。并以单因素法对浸取温度、物料比等浸取工艺参量进行了探讨,其合适条件分别为75~80℃,粗粉料∶浸取剂=1∶(12~15)。在最适宜条件下,产品不溶性硫含量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炼铜烟灰生产硫酸锌酸浸条件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炼铜烟灰制取硫酸锌,研究了取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分段连续当浸取,锌取率≥98%,铁浸取率揣0.02%以下,其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质量比),温度80~90℃,硫要到加入量39g/L(酸浸液),滴酸时间1.5h,浸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8.
1.发明名称:饲料磷酸氢钙生产中的降镁提钙方法 :本发明属于采用硫酸法萃取磷酸生产饲料磷酸氢钙的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工艺中当脱氟液与石灰乳中和处理时加入可溶性钙盐或可与钙生成可溶性钙盐的无机酸等,以使镁不进入磷酸氢钙产品中,而达到降低产品中镁含量,提高钙含量等目的。采用该方法可使钙含量提高2.0-3.0%,镁含量下降1.5-2.5%,产品经济效效益提高10%以上。从而克服了常规工艺因不能除去原料中带入的镁而影响产品钙含量的提高以及饲料行业使用不便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磷酸和过氧化氢从废硬质合金中浸取钴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磷酸和过氧化氢作为浸取液,在室温、震荡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钴的浸出率最高可达99.7%。  相似文献   

20.
对土壤和沉积物进行研究的矿物学技术已用于研究铬渣污染区发现的固体物质。结果表明存在着多种矿物,其中有许多是高温合成体系(如水泥及其熟料)的产物,以及它们的低温水化产物。铬渣中的矿物可分为三大类:未反应的原料矿物(铬铁矿),高温焙烧生成的物相(铁铝酸钙、方镁石、硅酸二钙),在填埋区野外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矿物(水镁石、方解石、霰石、钙矾石、水铝钙石、水榴石)。除铬铁矿外,铬还以铁铝酸钙、钙矾石、水铝钙石、水榴石形式出现。对含铬相的详尽化学与组成结合物相丰度的研究,提供了在这些矿物中和在整个铬渣中Cr^3+、Cr^3+固相形态的定量描述。样品总铬中约60~70%是以铬铁矿形式存在的Cr^3+,铁铝酸钙亦含有相当量的Cr^3+,约占总铬的15%。其余的铬即20~25%以Cr^6+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水榴石中,少量存在于水铝钙石中(多以可交换阴离子存在):Cr^6+也存在于钙矾石中,但以钙矾石存在的Cr^6+量很少,1个样品中含Cr^6+钙矾石量约占总铬的3%,另2个样品中则〈1%。此项研究对铬渣污染区控制Cr^6+的固定技术或溶解技术提供了认识依据。这些信息对于系统化学模拟、风险评估和开发有效的治理方法均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