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云峰  郝晶晶  蒋梦琪 《园林》2023,(2):4-10+68
两栖类动物对栖息地高度敏感导致其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受到栖息地退化、破碎和丧失的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两栖类在城市中最主要的栖息地。针对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的营造展开论述,综合国内外关于两栖类动物栖息地的动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归纳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特征,提出基于两栖类动物栖息地营建的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水系、植被、道路和桥涵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与营建措施,以期为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景观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价值,日益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湿地公园社会绩效评价作为研究目的,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依据调研结果与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社会绩效评价的参考模式.文章主要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社会绩效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和评价结果.通过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向社会传播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整理湿地公园鱼类栖息地环境因子指标,确立鱼类与栖息地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此作为城市湿地公园鱼类栖息地营建过程中水域设计、植物设计、水质管养等方面的设计指导。研究发现,鱼类栖息地生境质量受水质(水温、溶解氧、p H值、含沙量)、水力学(水深、流速)、水文(流量)、地形、岸际条件、底质、河道内覆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子的影响显著。基于此,从水域设计(水深、底质、岸线、生态驳岸、生态岛、断面设计、微生境)、植物设计、水质管养等方面探讨栖息地构建策略,进而提出基于鱼类栖息地保护的湿地公园滨水区域设计策略,最后以芜湖市大阳垾湿地公园为例,阐述具体的鱼类栖息地营建和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现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学玲  闫荣 《建筑与文化》2016,(11):197-198
国家生态公园(试点)于2014年启动,截止到2016年2月全国已有14处。国家生态公园建设是对生态修复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打造成符合资源保护培育、科普教育展示、公众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需求的生态成果典范。本文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核心视角,在风景园林专业背景下,对国家生态公园的营建原则、模式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出现和介入更新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拓展了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领域,如新媒体公共艺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新媒体公共艺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能够以旅游产品、入口文化标识、对外宣传手段和文化展示手段的方式来实现。而在它的设计中应该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并且适应城市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尺度分析提出湖泊型风景区的大尺度景观要素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解读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湖、山、林、堤、城"等大尺度景观要素的特征.结合东湖风景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就东湖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环郭政湖地区"提出大尺度景观要素的设计要点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青青  章银柯 《华中建筑》2009,27(6):194-196
该文以笔者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多年实地调研和分析为基础,从生态学、人性化、美学以及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等角度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就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更好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列举了今后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承载着许多的生物种类、复杂的生态类型和多样化的生态服务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整体的韧性水平,因此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基于韧性景观理念,思考和回应城市发展中所面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文主要内容在对韧性景观理念解读的基础上,探索其理念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设计原则得出设计策略,以咸阳渭柳湿地公园为例,探究如何利用韧性景观设计来应对雨洪、污水和生态破坏等威胁,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适宜性评价进行综述,分析其现状、热点及趋势等。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其指标原则、指标构建及评价方法。得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适宜性评价的指标构建需遵循独特性、城市与生态服务相结合、度量性等原则。评价方法包括主观、客观及综合评价。其中综合评价有助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全面评估。景观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湿地公园提供科学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性评价、多学科交叉、参与式评价等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所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为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现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存在概念不明确,综合利用难度大,很难从舆论上了解湿地对人的害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尽可能避免今后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误导和错误,对有关概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但必要的疑问和思考。由于湿地概念和湿地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湿地综合利用中的困难,湿地问题及综合利用的思考和研究将是一个复杂好、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及启动区的规划设计。通过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营建、水系整理与水质净化以及地域特征的表达的构思,进行合理的分区。在严格保护湿地公园中原生态环境,合理保留生物廊道和生态缓冲区的前提下,对其它湿地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阐明风景园林规划中生态规划概念的前提下,简要总结了生态规划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历程,并通过介绍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对风景园林中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步骤做出了初步的可行性探讨,指出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规划中进行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为璧山县观音塘城市湿地公园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指标权重以及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来讨论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结构及优势资源,为其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示范段景观设计为例,通过该项目应用的3种生态水质净化技术——重力过滤系统,廉布过滤系统,沉淀溢流过滤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一年后获得的水质监测数据、向公众开放五年来的运行和维护状况,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就建设实施造价、净化效果、后期维护等方面,分析每种水质净化技术的特性以及优劣势;其次,针对每种技术的特性和要求,探索其与景观设计有机融合的方法;最后,总结3种生态水质净化方法在景观设计应用中的利弊,为今后类似的景观设计项目提供技术检测参数和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平淡、真实的乡土是自然的,通过艺术手法加工的乡土更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以浙江下渚湖湿地公园规划为例,介绍规划过程中对地域乡土特色“土、草、水、木、山”等自然元素的挖掘、整合和利用。在保护生态湿地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风景园林艺术手法处理自然乡土,塑造别具一格的乡土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17.
以拟建的江阴市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出发,解释了国家湿地公园的性质作用,分析了江阴市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重点从三方面阐述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湿地公园各级保护范围的划分;与周边发展、用地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协调;以及建立更为合理的景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缺乏必要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难以准确界定保护与开发,导致一些破坏性建设的出现。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建成后的环境进行生态监测、实地调研,对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定,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三类效益建立评价系统,通过数据对比判定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效,分析建成后3~5年相对建设前的变化态势;以此检验公园的规划方案、建设措施是否有效、合理,为城市湿地公园调整后续的管理、建设工作提供指引和依据,并为类似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合作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过程。从基地的生态状况出发,提出了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思路,探索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通过湿地生境的培育、多样的植物配植、和谐的环境艺术小品,使太湖湿地公园既能成为一处健全而多样化的湿地生境,又是承载太湖文化精粹的田园文化、渔耕文化的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