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现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村镇的实地调研和特征总结,找出评价指标在地域化实施中的问题,对现行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确定了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再通过相关数理计算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三峡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对现有的校园环境主观评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求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结果为E4级,即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为案例,研究以论文文本大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和统计学原理进行评价因子取值的新方法。开放性的知网大数据可以为专家评价研究提供近似全数据样本和分析平台,可以提高主观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摸索出一套专家论文数据采集、清洗和去噪的方法,自主开发软件,以智能化的方式筛选出对评价因子研究有价值的专业词汇,并进行归类整理,得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专家评价表及热点走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经公布了5批,目前实施的《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在申报阶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评选的合理性和保护的有效性两个方面,亟需建立适用于评选中村镇间横向价值比较和贯穿保护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实现评价体系在目标上从单一评选到有效保护,在体系上从静态封闭到动态开放,在评价指标上合特征性,在方法上从合便利性到合目的性的转变。本文试图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以及价值评价为基础,对综合评价的特征与方法进行研究,阐述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原则、层次和框架。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分析天津市历史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天津市的历史文化村镇进行分类,并参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价要素,结合天津市自身特色,建立天津市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标准,提出相应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范围划定原则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262-263
为客观评价高校中层管理者岗位的相对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建立了高校中层管理者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岗位评价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做出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评价中可以有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从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方面进一步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为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依据,在文化遗产定量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冷泠  周铁军  王雪松 《新建筑》2011,(4):130-133
通过对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实地调研。在对村镇保护规划与破坏现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保护预警的基本要素,并结合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基本构成要素和村镇外部空间的成因,确定构成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保护预警的要素体系,为保护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继辉 《山西建筑》2008,34(13):259-260
从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构建了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此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数学模型,并从定量的角度对建筑节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围护结构构造是影响建筑是否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北方村镇地区幅员辽阔,各地材料资源、技术资源和经济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围护结构构造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选择出适宜于各地域特征的围护结构构造,本文采用基于生命周期的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该方法以全生命周期为研究范围,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然后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定量与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优选评价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以黑龙江省某村镇住宅为例,对该地区的墙体构造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生命周期的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方法是各地区选择适宜围护结构构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艳玲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0,28(8):161-163
该文深入发展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量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使评价因素集新增了"公众参与"和"社会经济措施"等关键因素,从而推进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的量化评价的发展,使评价因素的选择更符合历史遗产的保护宗旨。  相似文献   

12.
张艳玲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2,30(6):175-178
该文基于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方法,把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评价体系分成客观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主观量化指标体系两个分支;基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建立更科学、更合理的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向,城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历史村镇历史及文脉的保护,造成历史村镇历史面貌的破坏。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以历史村镇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针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构思,以恢复古镇活力,并以此作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特色认知出发,透过文化景观视角,基于价值评估进行历史村镇的类型化研究,是掌握历史村镇文化景观典型特征并制定科学保护与发展对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借助层次分析法建构历史村镇价值评估体系,并以西北地区 324 个历史村镇为样本进行基于价值评估的类型化研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划分为地理景观特色型、民俗景观特色型、建筑景观特色型、格局肌理景观特色型、历史人文景观特色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解读其空间分布与景观特色,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在厘清历史村镇典型特征与价值的基础上,为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提供分类指导的现实依据,并资鉴其他地区历史村镇的规划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传统村镇保护价值评价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兼顾传统村镇不同的遗产存留状况和价值特点;大量试评,兼顾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传统村镇的价值特点;保持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兼容和对接;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条件。本文认为,《传统村镇保护价值评价标准》填补了我国传统村镇,特别是未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村镇的价值评价空白,在未来可作为行业标准广泛应用于我国传统村镇的保护价值评价,使保护工作走向“普适路线”,有助于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选工作,推动各类别传统村镇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多数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差,已不适应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运用田野调查法对鄂西45个传统村落进行走访和调查,从满意度方面对居民需求进行系统和量化研究。将影响传统村落居住满意度的目标层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准则层,在此基础上确立9项指标和30个影响因子,形成居住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分析影响居住满意度的要素。多要素的评价体系为了解传统村落居民满意度提供量化方法,为传统村落及与环境改造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DRASTIC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二层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层次模糊评价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DRASTIC二层模糊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灵敏度高,更能反映地下水脆弱性的空间连续性,且该模型计算方法较简便,进一步丰富了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艳玲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0,28(7):169-171
"文化空间"保护代表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该文把"文化空间"保护的思路引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分类归纳历史文化村镇中的"文化空间",使历史文化村镇中的"文化空间"更清晰,促进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