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勇 《城市建筑》2022,(9):45-52
住区开放空间是老年人重要活动场所,其空间品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显著。大量寒地城市老龄化严重,住区开放空间品质较差,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提升寒地住区老年宜居水平,调研3个寒地城市6个典型住区的老年人,把握其开放空间活动行为特征、开放空间满意度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寒地城市老年人保持中低频率住区开放空间活动,活动集中在早饭后和午休后,时间在半到1小时,内容以个人活动为主。老年人对住区开放空间的易达性和儿童游戏设施较为满意,对植物绿化不满意。开放空间易达性、阳光条件、座椅设置、儿童游戏设施、植物绿化、治安环境等均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显著,座椅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环境安全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水平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老年人样本进行分析,界定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区环境安全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老年人7.03%的自评健康、6.35%的孤独感水平差异由老年人所处社区决...  相似文献   

3.
通过住房的多元化供给实现住有所居,是我国城市转型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南京市为例,着眼于住房产权与居民在社区层面实际生活体验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居民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住房产权对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影响较弱。控制个体基本特征后,住房自有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影响,但这很大程度上与有产权家庭的住房舒适性明显高于租户有关。(2)社区环境感知存在群体差异性。相对于租户,有产权居民更容易对社区环境的总体感知做出消极评价,从而降低有产权者的主观幸福感。这一负向作用间接平衡了有产权者与租户之间主观幸福感的差距。(3)相对剥夺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要素,但住房产权的缺失对相对剥夺感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租赁住房的管理制度和改善租赁住房条件,提高社区社会融入是未来完善住房制度与社区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6)
采用"哈尔滨市居民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的调查问卷"作为测试工具,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99名被试作为调查样本。笔者试图选用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一部分信息,通过自己的研究假设来以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为例对当前我国城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选择成都市区四个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成都老年人在所住社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适宜人口老龄化背景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建成环境与老年 群体心理健康的关系逐渐受到学界各方关注。 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16个典型老旧小区627位老 人的调查问卷以及现场审计、遥感影像等多源 数据,研究利用多级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 倾向值匹配法,探讨中国特定城市居住背景下绿 色空间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路径与机制。结 果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受个人层面与邻里层面 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邻里层面绿色空间的覆 盖度、功能以及景观植被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 生正向影响,并且体力活动以及社会凝聚力起 到中介作用。研究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 有益的潜在假设提供了证据,并且建议通过有针 对性的城市更新规划与老旧小区改造措施促进 老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环境的依恋程度影响其个体幸福与未来发展。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大学校园、大学城和城市)的大学生地方依恋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地方依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尺度差异,较大空间尺度的地方依恋受到更小空间尺度的影响,各空间尺度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作用机理存在差异。文章补充了多尺度地方依恋的理论研究,可为制定以提升大学生幸福感为导向的环境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兰  张苏榕  杨秀 《风景园林》2020,27(9):57-62
在健康城市研究领域,对健康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的研究居多,而对健康乡村社区建成环境的研究不足,将个体自评健康应用到健康乡村的研究对促进健康村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选取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4个新村社区作为乡村新型社区典型案例,开展以村民个体为单位的问卷调查,获取411份问卷样本数据。基于此,分析乡村新型社区居民自评健康结果的特点,探析建成环境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环境中,显著影响居民自评健康的环境感知指标为:住房质量、交通条件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幼托设施、村庄内绿化和卫生环境的满意度。结合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从健康角度提出了乡村社区规划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袁青  李泓锐  冷红 《南方建筑》2023,(6):96-106
城市滨江空间是老年人户外活动、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其感知特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普通季节,寒地城市冬季气候对老年人和滨水空间具有特殊影响,特定气候背景下的作用路径有待深入探究。以冬季松花江流域哈尔滨市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实证探究寒地冬季滨江空间环境感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鉴别老年人不同行为活动的作用机制。发现:(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寒地冬季滨江空间的环境特征主要由社会性要素、景观性要素、舒适性要素和活动性要素四个维度构成;(2)环境要素感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途径包括直接影响和通过行为活动间接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其中,社会性要素和景观性要素既能直接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也能通过影响行为活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舒适性要素和活动性要素仅能通过影响行为活动作用于心理健康;(3)老年人在滨江空间的不同行为活动在环境感知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其中亲水互动行为的中介效应最大。揭示了冬季滨江空间环境特征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机制,对提升改造寒地城市冬季滨江空间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慰  王乃迪  董禹  刘岩 《风景园林》2021,28(5):23-29
绿地环境是影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不同地理背景的绿地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精细化的考虑,这可能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基于对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574位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分模型的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活动地点中居民感知的绿地环境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城镇养老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如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户外公共空间使用需求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利用与养老人群密切相关的POI对其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并论证基于不同养老人群分布进行绿地选址的必要性,进而初步探索基于不同养老人群需求的绿地选址策略.结果表明,无论是居家养老人群还是机构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典型漂族老人聚集城市——上海市的社区公园环境特征、漂族老人户外健康行为活动进行调查,从漂族老人健康行为特征出发,揭示出生理健康行为活动、心理健康行为活动、社交健康行为活动3种户外健康行为活动类型.基于漂族老人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的环境需求,提出活动空间整体协调性、活动设施完善性、活动空间可达性、活动空间安全性、活动空...  相似文献   

14.
袁青  马雪岩  冷红 《风景园林》2023,30(7):102-108
【目的】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日常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于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改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冬季恶劣气候下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寒地城市公园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并且验证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构建以城市公园自然环境、人工环境、老年人社会交往和老年人心理健康为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经数据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寒地城市公园中,自然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人工环境对老年人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均显著,其中社会交往在人工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揭示了冬季寒地城市公园环境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路径,证实了寒地城市公园环境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在寒地城市公园的适老化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频发,绿地作为公众运动健身重要场所在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寒地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极大程度限制了居民的户外运动,特别是工业属性较强的老城区,绿地格局先天劣势,加剧了运动不公平现象。基于运动公平视角,构建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供需指标体系,评估绿地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利用基尼系数与人均绿地面积区位熵探寻季节分异下的绿地格局公平性。结果表明:1)寒地城市绿地运动供需空间严重失衡,绿地格局耦合协调度较差,运动公平性差距悬殊,总体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分异特征;2)西北部为原发展核心,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随着城市扩张,东南部成为新发展核心,但依旧以工业为导向,绿地建设不足,导致绿地分布极端,空间分异明显;3)季节分异对运动公平产生不同结果,严寒气候增加了绿地可达的阻力,不平等性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增加;由于缺少公共绿地,东南部在冬季面临更加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基于对关键指标的优化测算,优化更新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为落地环境干预健康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卫  范少贞  闫晨  兰思仁 《风景园林》2023,30(7):109-116
【目的】在城市公园休闲活动情境下探究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为园区休闲品质的改善与游憩环境的适老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以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为中介变量,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以此构建休闲活动参与度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福州市的8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1)休闲活动参与度能直接或通过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间接正向影响幸福感;2)中介变量恢复体验和积极情绪均受到地方依恋的调节;3)地方依恋可以提高恢复体验对幸福感的影响,从而正向调节恢复体验的中介效应,也能够削弱积极情绪对幸福感的影响,从而负向调节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结论】因此,在城市公园的适老化更新中应充分重视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水平的提升,并针对不同地方依恋水平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以期实现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袁青  赵家璇  冷红 《中国园林》2022,38(3):45-50
寒地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对老年人在住区绿地的活动行为影响显著.利用实地调研与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6个样本住区的226位老年居民进行调查,对老年人个体属性、绿地环境特征、环境认知、活动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活动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二者的因素.结果 表明,严寒气候背...  相似文献   

18.
朱镱妮  李翅 《中国园林》2024,40(7):97-103
社区生活圈休闲空间配置效率关乎休闲空间能否满 足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 “生活圈居住区”到《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提出“社区 生活圈”,社区生活圈以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空间规划相关规 定日趋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了公共绿地配 套规模和复合利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拓展了休闲 空间范畴、复合利用范围,《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等标准规范 从指标整合、设施设置两方面进行有效补充;但系列标准规定 对休闲空间系统挖潜整合不深入、利用范围规定不完善、功能 实现措施不到位,导致根据标准规范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选取3个城市近期编制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印证生活圈有关绿地标准规 范解读结果。基于此,提出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中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高质量运用策略的思路,将休 闲空间纳入公园体系,对规模、布局和功能进行系统性整合, 并以岳阳为例进行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整理资 源构建完整系统、复合利用提升效率品质、精准供给保障规模 覆盖、规划指引控规精准继承”四大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运用 策略,保障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高效配置,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中社区生活圈理念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明  胡义  戴菲 《风景园林》2019,26(12):74-78
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PM_(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9个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实地测量的PM_(2.5)浓度大小,探索二者深层的量化关系规律。结果显示:1)PM_(2.5)消减量随绿地规模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当规模大于5~10 hm~2消减量减缓;2)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与PM_(2.5)的消减量显著正相关,分维指数与近圆形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PM_(2.5)的消减效率随绿地规模的增加急剧下降,当绿地规模超过5~10 hm~2,消减效率变化不明显。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对PM_(2.5)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指标,提出适当的规模、不规则或复杂的绿地形态及分散式的布局等绿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行开发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微信程序获取哈尔滨冬春交季时段居民绿地体力活动的空间定位信息,结合以百度开放地图、脉策数据网等渠道获取的哈尔滨绿地类型、规模、形态等规划特征,和住宅小区、交通路网、商娱设施等建成环境特征信息,利用叠图可视化分析法,在明晰绿地体力活动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体力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