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空调建筑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室内空气参数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并结合空气处理机组关键部件的能耗模型建立了用于计算其夏季节能运行工况的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了某一办公大楼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某天逐时优化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
热管热回收窗式空调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热管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并设计出与窗式空调器相配套的分体热虹吸热管冷热回收装置用于空调排风系统的能量回收.样机利用室外新风吸收室内空气排风的冷量,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保证热管的最小启动温差条件下,实验确定了该装置夏季冷回收的效率.同时对热管的充液率进行了探讨,寻求最佳运行工况下的充液率.  相似文献   

3.
某洗浴中心使用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的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程中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其冷热源、水源水系统,提出了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空调系统实际运行中的经济性,突出整个系统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热管间接蒸发和吸湿冷却空调系统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蒸发和吸湿冷却在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热毛细泵循环式热管是一种能远距离传输能量且热阻低、传递温降小的高效热交换器。本文介绍了该新型热管用于间接蒸发和吸湿冷却空调系统热回收的工作原理,对该新型热管的原理及运行的毛细极限进行分析。对热管间接蒸发和吸湿冷却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热管间接蒸发与吸湿冷却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复合空调器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通信基站内试验研究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得到了热管换热器排热量和排热能效比随室内外温差及风机功率的变化特性。在DeST平台上建立了通信基站的典型模型,计算了空调单独排热工况和热管换热器-空调联合排热工况的运行参数,分析了联合运行工况的节能率、节电量和静态回收期,结果表明,通信基站采用热管换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加工脉动热管式换热器一台,对其应用于夏季工况空调系统排风余冷回收进行了初步试验,定量分析了脉动热管换热器的最小启动温差。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可以启动运行,并回收能量。其最小启动温差为2.0℃,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海水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能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水源热泵这一新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介绍了海水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风冷热泵制冷、制热工况下系统各组成部分能耗计算模型.在海水源热泵优化运行条件下结合工程实例对2种空调系统能耗进行理论对比,对2种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泵机组效能和系统效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体现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特点及问题.对新型脉动热管应用于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可以启动运行,并回收热量,但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提出了该系统的合理运行模式,并对热回收型热泵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生活热水温度的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夏季工况下,机组能够对冷凝热实现有效的回收利用,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随着生活热水温度变化,平均达到3.39.冬季工况下可实现同时提供空调供暖和生活热水加热,但应合理没定生活热水进水温度.过渡季节换向工况,加热生活热水的性能系数为1.2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户式双冷源新风机组,将北京市全年室外气象参数进行统计分类,分成了5个气象分区并对应5种运行模式.详细分析了双冷源新风机组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各功能段的工况,以地源热泵+双冷源新风机组+辐射空调系统为例,参照传统VRV空调+市政热力的空调形式,对比二者全年运行费用,证明其在节能性和舒适性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