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通过CFD模拟研究了碰撞射流系统末端不同送风形式,对各送风形式下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工况条件下,在送风末端管壁处设置小开口以及百叶会使近地面扩散气流速度明显降低,可以降低冬季工况室内人员产生冷风感的风险。所有送风口形式均有下部空间温度高于上部特征,可实现较高的送风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个性化送风气流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个性化送风的送风距离、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模拟分析了五种工况下的人员座位区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结果表明,适当的调整个性化送风的送风距离,既有助于减小对人员的冷吹风感,又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模拟得出的最佳送风距离为20~40cm.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研究方形散流器的送风参数对室内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模拟建筑内区的空调实验室进行了实验,测出了不同送风参数下室内所有测点的温度和速度。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空气分布特性指标、温度不均匀系数以及速度不均匀系数与送风速度的关系曲线,并用TECPLOT软件实现了温度场、速度场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在室内热源和控制温度不变时,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大,送风温度升高,送风温差减小,室内工作区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增大。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送风状态下的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的供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2种通风模式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热风直接送入房间底部,室内温度梯度小于混合通风模式,并且室内温度分布对送风参数变化的敏感度亦小于混合通风,这对减小建筑供暖能耗有重要意义;尽管碰撞射流在送风口附近的近地面气流速度较大,造成人员吹风感的风险大于混合通风,但在本文研究的送风参数范围内,热环境参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下送风空调气流组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下送风气流组织中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四个主要因素:送风口型式,送风口到人体的距离,送风速度,送风温度。按因素重要性和最佳舒适性要求,提出了两种气流组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办公室空调房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中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对不同送风速度下空调房间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送风速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通过对几种不同工况下不同空间位置的速度云图、温度等值线图的分析,得到了不同送风速度对房间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桥剧场观众厅池座椅背送风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下送风方案可以减小能耗,降低噪音,天桥剧场观众厅池座拟采用下送风方案。本文对天桥剧场观众厅池座部分采用椅背送风时的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工况包括不同的送风温度和不同的诱导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椅背送风,观众身体周围的风发布合理,头部,躯干和大腿处的温度合理,下会对观众造成吹风感或闷热的感觉,当诱导比增大时,送风气流作用的范围增大,人体周围的温度场更加均匀,当送风温差减少时,人体周围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供暖房间有明显室外冷风侵入的情况,实测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和混合通风2种送风方式的供暖效果。结果表明,供暖房间近地面的温度均因为室外冷风侵入而明显下降,但碰撞射流通风热风供暖房间所受影响范围远小于混合通风房间。尽管提高送风速度可减小混合通风热风供暖房间的温度梯度,并缩小冷风对房间热环境的影响范围,但依然没有较低送风速度的碰撞射流通风热风供暖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对有明显冷风侵入房间采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在不同开门时长和送风参数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冷风侵入使得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房间室内温度梯度小的优势明显减弱,但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没有增大;送风速度越大,冷风侵入引起的头足温差和室内上下部温差越小。建议有明显冷风侵入的房间使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应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  相似文献   

10.
工位空调送风气流微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模拟了三种送风速度下送风气流在人体活动区形成的速度场、温度场及PMV的分布,结果表明人员活动区存在送风不均匀和温度分层现象,有助于解决吹风感;PMV值在 1和-1之间,可以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2001,31(6):105-108,111
以某写字楼为例,分析了变风量系统中不同分区形式对各朝向房间的人均新风量分配的影响,认为新风量分配不均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季和过渡季,提出满足所有朝向房间人员健康要求同时能实现过渡季利用新风节能的新风量设计标准;建议在建筑设计中增加新风竖井面积,在空调外区适当增加最小新风量的取值。  相似文献   

12.
空高机的变风量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士梅 《暖通空调》2001,31(1):50-51
空调风机的风量调节方式有出口(进口)风阀调节,蜗线风阀调节,进口叶片调节,动翼调节,转数调节等方式。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机,由于调节方式不同,所得的节能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逐一进行讨论。1 风阀调节(出口/进口/蜗线)出口风阀调节是改变管网的特性,而不是改变空调风机的特性。风量调节范围通常在风机额定性能曲线下方的所有工况。由于用人为加大管网阻力的方法来改变管网特性,压降消耗在关小风阀时产生的附加阻力上,调节的经济性差。进口风阀调节,当配管设置在风机的吸入侧时,其调节原理与出口风阀相同;但当配管设置在风机的排风…  相似文献   

13.
Determination of air pressure and assessment of air losses in clayey soil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ssed air tunneling. In the present work, a series of air flow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provide a more reasonable method based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nap-off pressure and the dissolution/diff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nlinear air flow behavior and gas breakthrough were presen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air pressure. After that, the excessive pressure decreased continuously to reach an equilibrium termed as the snap-off. For the tested clayey soil, snap-off pressures around 250 kPa could be adopted as the air pressur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gas breakthrough pressures.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1.5 × 10-11 m2/s could be determined in the followed dissolution/diffusion stage, which bring 3 orders of decreasing magnitude in air losses compared to the capillary flow occurred after gas breakthrough. As a conclusion, the adoption of snap-off pressure in compressed air tunneling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ntinuous air/water flow in clayey soil and create a more human-friendly environment. Additionally, less air losses could be presented compared to that using gas breakthrough pressure, indicating tremendous energy savings in fiel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工位空调送风静压箱及其送风气流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工位空调末端送风装置不同结构尺寸下多种工况的模拟分析,研究影响其送风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包括末端装置外形尺寸和送风量等。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送风装置存在送风不均匀的现象,这有助于解决空调送风的吹风感问题。在工位空调送风装置的设计中,应考虑利用送风的不均匀性来解决吹风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喆  何焰 《暖通空调》2008,38(6):142-144
介绍了地板送风系统各类末端装置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末端和相应空调箱的变风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6.
Influence of air supply parameters on indoor air diffus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eld distributions of air velocity, temperature,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and thermal comfort in an office with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for different air supply parameters such as the effective area, shape, and dimension of the diffuser and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air supplied.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numerically by using an airflow computer program based on a low-Reynolds-number k-ε model of turbulenc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ive area, shape, and dimension of the diffuser and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of the air supplied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room air diffusion except at floor level. The influence of the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air supplied is very significant on the air diffusion as well as on the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办公楼的室内空气品质与新风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对上海市区7幢甲级办公楼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新风量的现场测试结果,试图分析办公楼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新风量的关系,以及室外空气品质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的设计思路.建筑物内各类空间对空气质量要求不同,将较高标准区域的空调排风直接应用于较低标准区域(如附属用房),可以提高附属用房的舒适度,不需再配置其他空调设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舒适性空调空气过滤器效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徐文华 《暖通空调》2001,31(3):42-44,47
给出了舒适性空调空气过滤器效率的设计计算公式,分析了公式中各量的取值范围,以商场和办公室为例计算出了空气过滤器效率,并分析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伟  王鸽鹏 《山西建筑》2008,34(14):168-170
模拟了同侧上送下回空调房间在送风速度分别为v=1.3 m/s和v=2.6 m/s时,制冷及供暖工况下室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空调送风速度对室内参数的影响,以为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