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的北京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王建厅,张廷瑞北京市水利水环境监测工作始于7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1972年建立了官厅水库水质分析室,1976年相继建立了北京市水文总站水质中心分析室和密云水库水质分析室,承担市水环境监测工作。1完善水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2.
会议简讯     
<正> 水电部水文局于3月5日至8日在京召开了“流城机构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珠江、长江、太湖、淮河、黄河、海河以及松辽流域水质监测中心,长办水文局,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和河海大学等单位共17位代表。部水文局和水资办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各流域监测中心,长办水文局,部水质中心的负责人汇报和交流了1986年的工作且认真讨论了《1987年水质监测工作要点》、《“七·五”水质监测工作计划》以及《2000年  相似文献   

3.
《治淮》2015,(1):85
2014年8月5日,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启动。淮河水保局按照淮河防总部署,迅速派出监测人员进驻蔺家坝泵站,启用移动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开展现场水质监测,并同步采集水样送回监测中心实验室分析。充分发挥移动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现场监测优势,快速准确地掌握水质情况,获取第一手水质信息。二十天的连续监测,共取样监测42次,提交监测数据1305条,为上级领导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做好应急生态调水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 淮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质量评比工作会议于4月28日在济南市召开。会议出淮河水质监测中心主持,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等4省水文总站的汇编人员参加,会议在每年例行的水质监测资料整编的基础上,进行了淮河流域首次资料质最审查评比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淮河干流(临淮岗——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苏北段)的水质现状和水污染发展趋势。所依据的数据为淮河水质监测中心“淮清”号水质监测船的历年水质监测数据。迄今,“淮清”号对淮河干流和大运河已进行了6次例行监测,分别为:1985年12月至1986年元月,1986年4月至5月,1986年9月,1986年12月至1987年元月,1987年8月,1987  相似文献   

6.
南四湖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输水水质的持续稳定达标。为详细了解南四湖的水质现状,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2~2013年先后进行了丰、平、枯水期水质采样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对南四湖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伟 《治淮》1991,(6):36-37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环境污染处理、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传统的定时人工采样,不能及时地发现偶然事件所引起的水质变化。由于,水质监测的复杂性,使水质监测自动化比大气自动监测、水文自动监测要困难得多,特别是自动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因被污染,而严重地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水质自动监测工作刚刚开始,对水质传感器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自1989年以来,淮河水质监测中心经多方面的调查和可行  相似文献   

8.
浅析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裕明 《治淮》2007,(10):18-19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多年来承担着淮河流域省界河流断面、重点河流监控断面和入河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污染联防、水事纠纷调查等方面的水质监测任务,出具了大量  相似文献   

9.
先进集体奖励名称授奖单位武宣水文站1976年广西先进水文站广西区人民政府武宣水文站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水利电力部南宁水文分站1983年全国水文系统先进集体水利电力部柳州水文分站1988年抗洪先进集体国家防汛指挥部广西水文总站水质中心分析室1990年全国水利系统“优良分析室”水利部广西水文总站水质中心分析室1991~1992“全优分析室”铜牌水利部百色水文分站1991年度全国水文系统先进单位水利部广西水环境监测中心1993~1994年分析质量控制考核“全优分析室”水利部广西水文水资源局1994年度全国水文系统先进单位水…  相似文献   

10.
姜永生 《治淮》1997,(8):18-19
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所赋于的职责和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精神,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从1994年6月起对淮河干流和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河段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共在淮河干流设置监测断面8个,在30条主要跨省河流设置省界监测断面32个。至1997年6月,共施测37次,采样行程22万公里,取得监测数据2万余个,发布省界河段水质公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盐城分中心的水质监测资料,对盐城市域内淮河入海水道南、北两泓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南、北两泓的水质综合类别及主要污染因子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南、北两泓的不同水域功能,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是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为了加强我省各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水质分析室的质量管理工作,西安中心分析室在1985年举办本系统水  相似文献   

13.
王大祥 《治淮》2015,(2):13-14
淮河流经信阳市境内全长363.5km,地面落差178m,全境98.2%面积属于淮河流域。信阳市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多位于淮河南岸,较大的支流有竹竿河、潢河、史河、灌河等。本文主要以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信阳分中心2012~2013年长台关、息县、淮滨3个水文站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参考,对淮河干流信阳段进行分析评价研究。一、水质评价及特征1.水质评价根据2012~2013年河南省水环  相似文献   

14.
《水利天地》2001,(11):18-19
黑龙江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95年,现拥有中心分析室1个,各地区分中心6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50个,地下水210个,省际、国际界河站7个,化验分析人员74人,其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22人,工程师33人,实验室面积2000多平方米。具有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冷原子测汞仪、水质现场分析仪、水质监测车等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1996年6月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1999年7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计量认证监督检查,2001年9月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复查换证。全省水质…  相似文献   

15.
流域水体污染已成为影响岸边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明确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是实施水体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的前提。针对流域水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监测问题,以淮河干流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流域水质监测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实测水质数据和同步Landsat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M、OLI水质遥感监测模型,开展了2006-2017年淮河干流水体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表明:TM、OLI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遥感监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不超过 0.17,相对误差不超过7.11%;模型计算的2006-2017年淮河干流各类污染水体面积占比变化情况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模型可用于淮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测中;将遥感影像数据与典型断面监测数据相结合,建立流域水质监测模型的思路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大尺度流域水质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人民珠江》2013,(2):4-4
2013年3月28~29日,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齐文启任组长的水利部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组一行对水源局(水文局)监测中心开展了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7.
王朝晖  常玉霞 《治淮》1999,(6):20-21
举世瞩目的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五年来,党和国家对淮河的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并多次召开有关部委参加的“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督促和检查沿淮污染源治理。在领导小组各部、委和流域四省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底基本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1998年是淮河实施第二阶段目标“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的第一年,达标后的水质与“达标”年相比的数据是检验淮河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1998年逐月省界监测数据,对淮干和省界河段水质进行评价,并与1997年(淮河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年,简称“达标年”)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豫、皖、苏、鲁四省出境河段水质分别评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7月17~20日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省界河流进行了第二次水质监测。本次监测了22个省界河段,24个省界断面(其中颖河、涡河各测2个断面),13个水质项目。根据评价结果表明,省界河段水质污染仍比较严重。超Ⅴ类水标准的有9个,占监测河段的41%。Ⅳ类水标准的有7个,占监测河段的32%。Ⅲ类水标准的3个,占监测河段的14%。Ⅱ类水标准的有3个,占监测河段的14%。 水质超标项目(超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有12个断面,超标倍数为0.1~27.7倍。其次  相似文献   

19.
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安徽省淮河蚌埠闸以上干流2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用偏差分析的方法,研究确定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的方法。对1998年以来淮河蚌埠闸以上干流和颍河干流安徽段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常规监测数据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并对1998年以来的12个监测断面水质常规监测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确定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和强化省界水体水质监测管理工作,长江水利委员会水保局监测中心开展了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的立碑标识工作。2014年10月,首批3个断面标识碑建设完成,11月24~26日,水保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在湖北恩施市对"长江流域省界水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