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云南某高硫难处理金精矿进行碱性加压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加压氧化各因素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在固液比1∶6、木质素磺酸钠5 g/t、Na OH用量25%、温度180℃、压力2.0 MPa、反应时间4h、搅拌转速450 r/min的加压氧化最优条件下获得了93.2%的较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兴安岭兴安金矿难处理金银精矿中存在包裹态金、银,常规氰化金、银浸出率较低的特点,进行了生物氧化—氰化浸金联合工艺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温度35℃,搅拌速度450 r/min,矿石细度-0.044 mm占95%,微生物生长电位高于550 m V,充气量0.06 m~3/(L·h),矿浆浓度17.5%,氧化时间8 d的最佳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可从常规氰化的67.01%、45.01%分别提高至97.76%和99.42%,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某含硫21.2%、含金40.3 g/t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预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加压氧化过程中磨矿细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及矿浆浓度等对氰化效果的影响,得到易于氰化的加压氧化渣。再通过氰化提金过程中矿浆浓度、氰化钠用量、pH、浸出时间等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获得最佳加压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45 mm占95%、反应压力1.6 MPa、矿浆浓度20%、反应温度160 ℃、反应时间240 min、搅拌转速350 r/min。在此条件下,金氰化平均浸出率达到97.3%。  相似文献   

4.
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锋 《湿法冶金》2003,22(4):183-187
对新疆阿希难浸金精矿进行了酸性加压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加压氧化和氰化浸金效果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5.
某难浸金精矿堆浸细菌氧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斌  程东会  王立群 《黄金》2007,28(8):38-41
通过对难浸金精矿掺入一定比例骨架材料,解决了矿堆渗透性差难题,选用适宜菌种对金精矿进行堆浸细菌氧化-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由常规氰化62.88%提高到93.32%.该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宜条件金精矿亦可用堆浸细菌氧化-氰化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6.
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炭浸法提金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含砷、高碳的特点,采用生物氧化-氰化炭浸提金工艺,考察了矿浆浓度、氧化时间、溶氧量、搅拌速度、培养基用量等因素对Fe、As、S脱除率、硫化物氧化率及金浸出率的影响。氰化炭浸试验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由直接氰化炭浸时的15.53%提高到95.82%,同时分析了氧化过程Eh、pH变化及Fe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难浸含砷金精矿两段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艳平  祁玉海  赵禧民 《黄金》2013,34(3):50-53
某难浸含砷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极细,有92.00%呈次显微金(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且金矿物嵌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占94.58%。对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3.41%。通过采用两段生物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工艺,金的浸出率提高到95.02%,比常规氰化提高了91.61%。  相似文献   

8.
9.
根据某复杂难处理金精矿预处理对比试验结果,对其金回收率最高的加压氧化预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其液固比、时间、反应温度和氧气分压等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得出最佳的酸浸预处理参数为矿浆液固比4∶1、酸浸时间2 h;加压氧化最佳参数为矿浆液固比4∶1、加压氧化时间4 h、反应温度200℃~220℃、氧气分压0.6~0.8 MPa。在最佳条件下,该难处理金精矿可获得97.15%的金回收率。加压氧化预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对中国难处理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盐矿区往往缺乏淡水资源供生产使用。针对矿区盐水现状,进行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考查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硫化物氧化率、金浸出率等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生物氧化的不利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氯离子浓度1.5 g/L以上时,硫化物的氧化率显著降低,10 g/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延长至18 d,砷浸出率88.4%,硫氧化率仅为35.3%。相同生物氧化渣在相同氰化条件下采用清水和10 g/L氯离子盐水进行氰化浸出时,盐水将降低金的浸出率。1.5 g/L、5 g/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10 d后的氧化渣采用10 g/L氯离子盐水氰化,金的浸出率分别比清水氰化时的分别低2.8、3.4个百分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砷浸出率均高于硫氧化率,表明毒砂氧化率高于黄铁矿,金浸出率与毒砂氧化率的相关性较黄铁矿氧化率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1.
从难处理金精矿中氰化浸出金、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氰化浸出工艺从预处理后的难处理金精矿中提取金、银。最佳氰化浸出条件为:液固比4:1,保护碱Na2CO3调节pH值9.5~10.5,氰化钠质量分数0.4%,氰化浸出96h。在此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6.53%、75.37%。同时,探索了复合保护碱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使用复合保护碱m(Na2CO3):m(NaOH)=3:1,金、银的浸出率分别达97.36%、75.59%,比采用单一保护碱Na2CO3时分别提高0.83%和0.22%。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图金矿矿石易浮选,难氰化浸出。金精矿直接氰化试验金浸出率仅为50%。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7.12%,试验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蓝碧波 《黄金》2013,(6):48-52
对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超细磨—氰化浸金的试验研究。最优工艺条件为:磨矿介质粒径1.6 mm、磨矿时间45 min、氰化浸出矿浆浓度33.33%、氰化钠质量分数0.5%、搅拌浸出48 h。在此试验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93.70%。  相似文献   

14.
含砷碳金精矿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砷、含碳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40.82%。采用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砷、硫、碳脱除率分别为71.23%、96.60%、87.63%,金氰化浸出率达到91.40%。这为有效利用含砷、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外热压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讨论了热压氧化预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类型、热压氧化温度及压力,总结了热压氧化工艺具有的诸多优点。国外热压氧化技术和设备比较成熟,因此已成为国外难处理金矿预处理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16.
某微细粒浸染难选金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低品位金矿石类型低硫半氧化微细粒浸染,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其微细粒金.工艺矿物学显示其脉石包裹金占总金的23.05%,采用全泥氰化浸出、细磨浮选等工艺回收率低.试验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超细磨技术,使连生体得到充分解离,联合全泥浸出提金工艺,得到了浸出率为94.33%的良好指标.与常规氰化浸出相比金浸出率提高了近25%.  相似文献   

17.
王宏志  陈雯  朱云  沈强华 《黄金》2013,(8):56-59
针对金矿石中,金与硫化矿物伴生的特点,将金矿矿石充分细磨后,采用强化措施进行全泥氰化浸出。然而,硫化矿物在一定程度上溶于氰化物溶液,产生的可溶性硫化物将阻碍金的氰化浸出。为减少硫化矿物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采用鼓空气的方法对矿浆进行预处理。同时,在氰化浸出过程中,通过对磨矿细度、溶解氧、硝酸铅以及氰化钠质量分数的控制,优化了金浸出效果。最终,在减少氰化物消耗量的前提下,金浸出率提高到95.4%。  相似文献   

18.
难处理金矿石难浸的原因及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汉钊 《黄金》1997,18(9):44-48
本文分析了难处理金矿石难浸的原因,指出该类金矿石浸出前必须进行预先氧化,才能取得理想的浸出效果,为此,介绍目前已在国内外获得工业应用的几种预氧化方法的原理,应用概况及优缺点,最后这几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供金矿开发者建厂时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