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俞兴明 《福建电脑》2007,(3):146-147
OFDM正交多载波传输技术具有抗无线传输多径效应影响的能力,正逐步成为各种宽带无线数字传输系统的首先技术.本文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给出了OFDM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各个环节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并得出OFDM系统抗多径性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的仿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具体信道的参数.在不同信道传输环境下,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移动速度下的OFDM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OFDM系统抗多普勒频移的参考方案,采用的信道模型基于ITU-R M.1225 Channel B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最后,在基于COST 207的信道模型下,对四种典型环境的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其结果作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能够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理想同步情况下,保护时隙(CP)和不同的信道估计方法在高斯信道和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给出OFD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并给出参考设计程序.最后给出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保护时隙、信道估计方法对OFDM系统误码率影响的比较曲线,得出了较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信道估计和循环前缀对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性能的具体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然后在理想同步情况下,重点分析了循环前缀(CP)和信道估计算法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给出OFD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最后给出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循环前缀(CP)和信道估计算法对OFDM系统误码率影响的比较曲线.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高斯信道下循环前缀的作用并不显著,因为这时没有信道时延,也就不会产生ISI;但是当存在多径瑞利信道的时候cp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MMSE估计法明显优于LS估计法.得出理想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基于低压电力线远程抄表方案,给出了电力线信道模型,建立低压电力线载波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hiplexing)通信系统.用自适应OFDM调制方式代替传统的固定调制方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OFDM调制方式提高了OFDM系统整体误比特率性能和信道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减小OFDM信号PAPR的PTS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OFDM信号高的PAPR问题严重影响了OFDM系统中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并造成频谱扩展干扰及带内信号畸变.因此降低OFDM信号的PAPR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PTS方法与差分编码相结合来降低OFDM系统PAPR,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速移动环境下OFDM系统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研究高速移动应用环境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Matlab的高速移动环境下OFDM系统仿真平台。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构建了高速移动环境下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以及基于Matlab的OFDM仿真平台。通过选择合适的时变信道参数,仿真并分析了多普勒效应对OFDM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该平台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仿真框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柯贤文  于全  朱凯 《计算机仿真》2007,24(1):111-114
旨在对基于IEEE802.16d技术的物理层OFDM进行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文章首先对IEEE802.16d标准的发射机和接收垫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该系统物理层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基于LabVIEW系统仿真软件,构建了一个典型的Wireless MAN—OFDM系统仿真模型与框架,给出了系统性能的基本仿真结论。该系统仿真模型与框架可以用于对Wireless MAN—OFDM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对WiMAX系统的优化设计、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总结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然后依据Simulink软件进行OFDM仿真.在OFDM仿真系统中,我们选择16QAM和QPSK作为其中的调制模块,以此来组成两种调制方式下的仿真系统,从而得到这两种调制方式下OFDM系统的误码率数据.通过对数据曲线的观察和分析,得到OFDM系统的性能特点和两种调制方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LTE的关键技术之一。对LTE下行OFDM系统中基于参考信号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各种插值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给出了在多径信道下估计算法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交频分复用(OFDM),因为它在无线多径衰落信道下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OFDM是一种先进的抗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的高速传输技术;文中对其技术特点原理进行了研究,利用Simulink进行OFDM系统链路级的仿真,在不同的信道情况条件下,分别采用MQAM(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与MPSK(多进制相位调制)两种调制方式进行仿真,并且分析仿真结果,得到两种调制方式在OFDM系统中的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方案,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文章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设计了其通信系统模型,并用Simulink工具箱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动态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该系统能很好的反映OFDM的性能特点,并且对比了RS编码和级联码两种编码方式下系统的误码率情况,最后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研究OFDM仿真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海芳 《计算机仿真》2006,23(5):177-180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因此目前在宽带无线通信中被广泛地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对其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对正交频分系统结构的分析,建立了正交频分复用全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并采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运算,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条件和调制体制下,系统的误码率对比特性,并以具体图像作为实例,以更加直观的角度,反映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移动环境TOFDM系统的定时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算法。该算法基于0FDM系统的Preamble实现,包括定时捕获与定时跟踪两部分。同时,在考虑符号定时误差和样值定时误差的条件下,建立了OFDM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定时误差对系统接收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定时同步算法的实施流程,给出了一种同步捕获位置和跟踪位置的判决方法,分析了门限值的设定对算法锁定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时同步算法具有同步精度高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郭攀  李征 《计算机仿真》2007,24(11):293-295
OFDM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该系统具备了多种有利于信号高效传输的优点,特别是其抗多径效应特别突出.作为OFDM系统的显著特点之一,抗多径效应使得系统传输信号的误码率大大降低.为了验证其抗衰落性能,文中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接收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多径传播的仿真模型,利用改进的IDFT和DFT的方法,分别在两径及六径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传输,通过对有无OFDM系统时误差的仿真,说明了OFDM系统具有较强抗多径衰落性能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a design of a new object-orient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for versatil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is presented. This is achieved using high-level design, parallelism and usability for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GUI interface can serve as a learning/research tool for students or practiced professionals to investigate particular designs. It is evident that OFDM systems intended to be used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must be tes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e designed for optimality. Hence, a simulation design is proposed coupling the GUI, parallelism, and high-level object-oriented design techniques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researcher. A high-level design and GUI layouts of the proposed simulator is shown in details. Important OFDM parameters needed for reconfiguration of transmitter components, channel condition parameters, and receiver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simple technique to implement simulation partitioning for increased parallel performance of reconfigurable object-oriented OFDM simulators. This simple technique applies to scenarios where there is disproportionate simulation du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OFDM configurations. It is shown to decrease total simulation time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17.
突发OFDM信号调制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OFDM信号进行识别,针对高斯性检测法无法识别白噪声和OFDM信号的问题,提出先应用多子带谱熵法进行OFDM信号端点检测,再构造KS检验统计量进行OFDM信号识别的方案。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多子带谱熵法能够有效地进行OFDM信号的端点检测,基于端点检测的KS统计量降低了纯噪声信号带来的虚警,进而提高了对OFDM信号的识别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突发OFDM信号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将信道分配和比特功率分配问题相结合,实现电力线信道下多用户自适应OFDM比特功率分配。在典型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环境下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行且有效,适合多用户通信环境,节省了多用户自适应OFDM系统的运算时间,降低了发射功率,且算法简单易操作,有望应用于更广泛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