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活性染料与亲核性试剂的反应 水、醇、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聚酸胺纤维都是亲核性试剂,都可以与活性染料反应,活性染料与水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与纤维的反应称为固色反应。染色和印花时,这两种反应同时发生,印染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控制这两个反应的数量,减少水解反应的数量,为此,对这反应的情况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六、活性染料的染色 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可以分为竭染法(浸染法)和轧染法两大类。这两类方法中又因其使用的设备不同而分为若干种方法。现在将这些方法的目前使用比重与将来发展趋势汇总成表15。未来的趋向是某些人的估计,目前使用情况各国也不完全一致,这里是指国际上的总情况。  相似文献   

3.
三、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性的关系 目前已被研究过能够做活性染料活性基的基团有上百种,但用于工业生产的却不到20种,按活性基的化学结构及反应性质,大致可将活性基团分为五类: 1.含氮杂环的衍生物; 2.能发生消除反应成碳-碳双键后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化合物; 3.活泼卤烃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三)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的反应 要测定活性染料与杂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速率比较复杂。因此一般都用醇与活性染料的均相反应作为模型,最常用的醇是甲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它们与活性染料的反应与纤维素分子颇相类似。 活性染料在碱性醇液中,可能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活性染料是一类能与纤维素、蛋白质以及聚酰胺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染料。它的发明在染料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活性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较好,色泽鲜艳,成本低廉,色谱较全,匀染性较好,应用方便,因此深受印染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主要的染料品种,染料的产量逐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般,活性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染色的固色阶段,耗能量最大。因此,近几年来,染料制造商和纺织染整设备制造商之间,加强联系,共同努力开发节能的、适合西欧各国机械尺寸的固色工艺和设备。 首先介绍一种冷轧堆染色法。该技术虽不是最新的,但由于近年来技术不断改进,值得一谈。按照传统的工艺,室温下固色所需的时间为12~48小时,这就牵涉到染色均匀性问题,尤其是用碱剂中和时,会产生布边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高级物质量,要选择反应性大的染料,这样能够缩短卷堆的固色时间为1~2小时(冷轧堆染色工艺称为KKV)。但是,该染料在纤维素织物染色时太活泼,这样在碱性介质中,极容易与水分子反应。因此,在浸轧浴中染液的稳  相似文献   

7.
宋心远 《纺织导报》2007,(11):73-75
活性染料交联和聚合染色 活性染料可以直接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理论上不需要再使用交联剂,但由于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同时会发生水解,最终固色率不是很高,利用率一般仅为50%~80%.因此为了提高利用率和色牢度,活性染料染色时也试图加入交联剂来提高利用率和色牢度,特别是近年来活性染料用于染深色产品愈来愈多,对其色牢度,特别是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要求愈来愈高.此外,还由于对活性染料染色节能减排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因此对通过应用交联剂来达到上述目的,即活性染料交联染色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四、活性染料羊毛染色过程及机理 染色过程,即染料分子舍染液而进入纤维之中并与纤维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在染色体系之中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染料、酸(碱)、助剂、盐以及水同羊毛纤维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物质互相间的关系是本部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单就染色过程而论,染料与羊毛纤维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作既不相同而又互相制约的三个阶段:染料被羊毛纤维吸附;被吸附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渗透;染料与羊毛纤维结合(活性染料则是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而被固着。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为方便起见分…  相似文献   

9.
杨继慧  王忠 《丝绸》1998,(9):25-27
为提高真丝绸染色和印花的色牢度,文中对活性染料Remazol染料和LevafixPN染料在真丝绸上的染色和印花工艺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其染色和印花的具体工艺条件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0.
宋心远 《印染》2010,36(13)
2.2 活性染料"三高"染色技术进展 目前,活性染料"三高"染色已有一定进展,染料厂商开发了一批适合"三高"染色的染料,助剂生产公司开发了提高"二高"染色效果的助剂,染色工作者也开发了纤维改性或前处理、染色和染后处理等新工艺.不过,目前仍未获得满意的效果.下文将简要介绍最近的一些进展或动态.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及其染色的近年进展(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心远  沈煜如 《印染》2002,28(4):34-36
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染料的发展,包括发色体,活性基,特别是双活性基染料的生态染色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例如染料的发色强度,耐氯和耐汗日光牢度,染料的直接性,反应性与深染性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染料的拼混和后加工与染料的颜色,深染性,洗涤性及牢度等关系,指出合理拼混染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不仅对染料生产,而且对染料应用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后半部分重点评述了染色技术的发展,包括亲和力与低盐染色,匀染性与受控染色,深染性与深色品种染色,坚牢性与坚牢品种染色的关系;最后重点介绍了新纤维,非纤维素纤维及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文中还介绍了这年来的某些相关研究成果。活性染料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类染料,应该不断研究,改进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活性染料染色及印花后的洗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创新的后皂洗剂Cyclanon XC-W的特点与应用。用于活性染料染色与印花洗涤的传统助剂主要是用来抵消硬水的不利影响。只有Cyclanon XC-W能阻止分离后的染料对织物的再沾污。使用Cyclanon XC-W后,几乎不再需要漂洗,节省了水、能量、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3.
宋心远 《印染》2009,35(13)
4.2 活性/酸性染料多组分纺织品-浴法染色 纤维素纤维与蛋白质纤维通过混纺、交织或变性加工可以获得许多性能优良的纺织品,这类纺织品虽然可以采用单种活性染料染色,但若要获得较好的同色性,通常需要采用两类染料(主要用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纤维素纤维与锦纶的多组分纺织品也很多,深浓色品种大多选用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14.
活性染料是指可和纤维形成共价结合的一类染料。活性染料工业化染色的专利最早出现在1949年,是关于乙烯砜类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纤维素纤维的方法。1954年有人申请了二氯和一氯均三嗪类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反应的专利。活性染料大量工  相似文献   

15.
三、轧染工艺 (一)纯棉纺织品染色纯棉纺织品采用活性染料轧染工艺也很多。最常应用的是所谓一相法工艺,即将活性染料和固色碱剂配成染液后,浸轧、烘于和汽蒸(或焙烘)固色后,再经水洗、皂洗、水洗即可。活性染料可以选用多种品种,固色碱剂多半用碱性较弱的碱剂,例如小苏打等。另一种工艺,即所谓两相法工艺,染料  相似文献   

16.
三、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近年来对于羊毛纤维的生态结构、表面结构、超分子结构和化学结构都有很深入的研究。羊毛纤维的结构与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弄清羊毛纤维的结构,对于认识羊毛纤维的性质及其在染色过程中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仅对羊毛纤维与染色性相关的表面结构以及化学结构作简略的介绍。 (一)羊毛纤维的表面结构 羊毛是由无数的细胞所组成,依其性质和形状可分作三部分。最外层为鳞片角质,紧贴鳞片者则是皮质层,羊毛纤维的中央是髓质,它一般是存在于粗死毛中。由于生理的原因造成纤维的枯死,因而这种羊毛纤维脆弱易断,…  相似文献   

17.
一、活性染料的发展 活性染料的出现是近代染料化学的一个飞跃,它革新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染色。这种染料不同于其它所有类型的染料,它可以同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共价键结合。因之,采 用活性染料的染制品具有高超的耐湿处理牢度,加之合理选用染料母体,其色光十分鲜艳。 自本世纪甘年代初,汽巴公司便开始研制三嗪系活性染料。至四十年代,汽巴嘉基、赫司特、卜内门等公司开始研究羊毛用活性染料。1952年赫司特公司的雷玛琳(Remalan)染料便是一例。但偶然发现活性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有出乎意料的优越性。于是,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纤维素…  相似文献   

18.
活性染料染色新技术(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心远 《纺织导报》2007,(9):108-111
活性染料工业化生产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它不仅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应用工艺较简单,而且可以和许多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宋心远 《纺织导报》2007,(10):91-93
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 轧染是活性染料重要的染色方式之一,但通常在轧染工艺中,织物经过浸轧染液后都需要进行中间烘干,以利于后续汽蒸或焙烘固色时提高加工速度和减少染料水解,获得高的固色率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于1984年开发的含一氯均三嗪基与乙烯砜双活性基,且相互处于间位的单侧型(同侧协调型)的SumifixSupra活性染料,共有11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