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玉杰  李欣华 《丝绸》2020,57(4):119-126
云气纹的起源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追求,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汉代云气纹的艺术造型与表达形式对后期中国传统织物纹样设计影响颇深。文章以汉代织物云气纹为研究对象,追溯了汉代云气纹的由来与其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并运用骨架分析手法对云气纹的构图形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古人在运用云气纹时充满幻想的造物手法和赋予云气纹的深刻内涵,尝试从云气纹骨架构成特征和规律角度,结合当代美学和设计法则,对中国传统云气纹的现代应用进行探索性设计,为云气纹的现代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依据和实践运用途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对汉代玉器纹样的研究入手,从不同的玉器纹饰中提取艺术主题,并以创新的方式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为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和素材。  相似文献   

3.
汉代丝绸纹样中的祥瑞意念及题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厉冰  赵丰 《丝绸》2007,(11):47-49
祥瑞是预兆或印证吉祥的、罕见而奇异的事物,它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汉代是祥瑞思想最盛行的时期,绘画和装饰中祥瑞题材丰富多彩。汉代织绣纹样中所见的祥瑞题材亦十分丰富,灵鸟、神兽、云气和植物,各有蕴意,长寿、富贵、子嗣兴旺、帝王圣明、国家安泰和降服天灾外敌等一应俱全。在汉代通行的夸张与适度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之下,祥瑞纹样形成了富有韵律和气势、风格浪漫而古拙的特征,成为我国传统纹样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4.
汉代丝织纹样中除了部分纯装饰性图案外,主题性纹饰很多,大多用于祈祥纳福.这种主题性纹样与民俗相关,同时更与流行于汉代的神仙思想、升仙观念密不可分.通过对当时社会观念、民间信仰、习俗的分析,探究影响汉代丝织品中主题性纹样的成因及文化意蕴,并对丝绸发展史中"文化追问"的研究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如何让寓意深刻传统家具纹样跟上时代的脚步进驻今日的设计领地,克服传统纹样逐渐淡出现代生产舞台的问题.并简要论进了将传统家具纹样去芜存菁,然后进行再设计,并阐述了结合计算机应用到生产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许西平  张延辉  孙恩乐 《丝绸》2021,(2):107-114
文章以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为主要实物依据,应用文献梳理法、对比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满城汉墓等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从题材、构成、风格、工艺方面等归纳了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通过查阅民俗学和社会学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纹样蕴含美好祝愿和生命观等文化内涵.研究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陈露 《丝网印刷》2023,(17):115-117
汉画像石在形式与内容上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文章从图案装饰等角度出发,浅析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以“二桃杀三士”为主题的汉画像石的图案特征,及其对后来装饰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牙板是家具上具有结构功能的装饰构件。本文通过对明清家具牙板的形制与不同装饰纹样的形制进行分析,来研究牙板装饰纹样的形制,得出植物装饰纹样、动物装饰纹样和其他装饰纹样是牙板的主要形制特征。通过对牙板的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明清家具,为明清家具牙板装饰艺术的系统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1912~1949年时期旗袍中的装饰图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图片及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方式,深入分析了旗袍中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及其他组合纹样的表现手法及特点,得出了其发展演变的特点,梳理出民国时期装饰图案的理论知识,为旗袍纹样的现代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汉代画像艺术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大量的家具形象。笔者通过对其中特色家具形象的新探揭示了汉代低坐家具的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特点和对今天家具设计的启示,最后还对低坐方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杜芸芸  刘文 《纺织报告》2020,(2):102-103
为弘扬传统汉元素,充实服饰品设计创作手法,分析了汉元素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前景,重点表述现代服饰品中汉元素的创新点,指出传统汉元素的创新应用要顺应现代社会环境,合理创新,不忘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汉至清代广西所需食盐主要从广东及沿海地区运销.广西境内多山,食盐运输困难,加上少数民族自身的贫困,盐价高而销量有限,盐商因之视为畏途.官府的食盐销售也量少价高,而且存在销售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汉至清代广西各少数民族长期淡食,只能寻找食盐替代品,包括沥灰水为盐、食用酸糟和牛酱、以辣椒代盐.但从总体上看,伴随王朝势力的深入和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内地化进程,官盐销量逐步增加,少数民族的食盐消费水平渐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淡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汉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下,汉元素成为一种新型的时尚潮流。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汉元素的分解与重组可以将传统的服装元素融合到现代服装中。以汉元素的复兴为依据,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探索汉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全新的发展领域和未来道路。  相似文献   

15.
对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的服饰特征进行分析,与现代服饰进行对比,讨论其对现代服饰设计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安定  李斌  邱夷平 《丝绸》2012,(2):50-55
汉代的铭文锦在中国古代纺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产生于西汉末年,贯穿于整个东汉时期,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铭文锦中的文字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艺术风格等,而且这些织造文字和图案纹样的完美结合也体现了汉代织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香囊在中国历史悠久,饱含着诸多的传统文化信息,种类也繁多。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质香囊,无论在香文化、纺织工艺和社会习俗上都占有独特地位,尤其对后期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简述了香囊发展的历程,补充了发掘报告上缺失的信息,重点诠释了汉代的香囊制作工艺与功能用途。  相似文献   

18.
论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汲取秦朝模式失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形成。汉高帝至景帝时期,是该模式形成进程中的探索阶段;汉武帝时期,是该模式的形成阶段;汉昭帝、宣帝时期,是其完善阶段。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对于在全社会传播儒学思想,建立西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重塑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汉王朝在中国玉器进入封建社会所造就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学术文化创新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阐述了汉代玉器的国家礼制玉衣制度、丧葬观念及神鬼思想等主要特征,对汉代玉器的玉德观念、吉祥文化的历史风貌及其哲学价值,以及儒道融合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学术思想、以“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汉代促进中国玉文化历史性的飞跃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贡献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