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时间偏移往往得不到精确的地下构造形态,叠前深度偏移是一种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是求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由于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和剖面深度之间存在着紧密耦合关系,不存在直接解,只能用逐步逼近法求解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整个求解过程包含3次偏移速度扫描和8种速度求取,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速度的正确性由稳定性和有效性两个标准来衡量.用自行开发的BGS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任丘潜山带的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高精度的成像结果,与钻井资料比较,最大深度相对误差为1.29%.  相似文献   

2.
奎屯南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带.由于山前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处理地震资料难以可靠落实该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够克服常规处理技术的缺陷,是落实复杂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靠落实了奎屯南背斜构造,钻探结果表明效果显著.通过本次处理与研究,获得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引起准噶尔盆地南缘速度异常、地震勘探难度大的几个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领域是TSN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工区北部山前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速度场复杂,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偏低、成像效果差,给地震解释带来了多解性,从而制约了圈闭落实和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通过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攻关,形成了平滑地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中,采用了DWT(回转波层析)构建表层速度场;综合应用地质、测井、VSP资料约束建立了中深层速度模型,采用井控各向异性参数提取、模型逐层迭代、道集拉平质控及网格层析成像技术提高了速度模型和成像的精度。通过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明显提高,目的层成像深度与实钻井分层吻合更好,偏移归位更准确,有效地指导了勘探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4.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复杂地表地震资料成像的有效方法。应用炮域波动方程傅氏有限差分法对江汉平原深层海相和鄂西渝东地表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时间偏移剖面相比,所反映的构造特征清楚,断层位置清晰,为江汉油区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江汉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系统平台上,一直没有精度高、计算量小的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因此,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展了"基于起伏地表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研究和软件研制,成功研发了PWMIGD模块,并用它在SUN工作站上处理了四川山地地震资料,得到了较好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剖面。该技术可以作为开展地震资料叠前正演、反演、储层预测研究的基础,丰富了江汉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偏移方法(叠后或叠前深度偏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复杂的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后正演和偏移计算,详细讨论了不同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发现速度误差不仅会带来深度误差,而且会造成构造体的形态变化,下覆地层同向轴的扭曲,还可能引起地层同向轴的频率发生变化,给资料解释带来一定的假象.正确地认识这些假象,对于速度分析中检验速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地震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叠前深度偏移获得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如何进行资料解释,以获得可靠的地震地质成果,也有待于更加深入研究以及更加广泛地试验。地震属性作为描述地层结构、构造异常的重要特征量,一直以来为地震资料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主要围绕深度域地震属性分析展开探讨,并通过深度域属性与时间域属性对比分析,认为:(1)相干体属性、方差体属性、曲率体属性对于较大断层响应敏感,蚂蚁体属性对于小断层响应更加敏感;(2)基于叠前深度偏移深度域地震数据体对地下构造真实形态的反映,直接对深度域数据体进行属性分析相较于时间域属性分析具有更强的压噪能力,对断层反应更加精准,在构造复杂区域,深度域属性分析的优势更加明显;(3)深度域多属性融合分析可以降低噪声的干扰,提高信噪比,明显清晰复杂构造区域断层分布,有助于降低小断层漏解释的概率,减低小断层解释平面位置的偏离,有助于提高小断层解释的效率与精度。本次研究以淮南丁集矿某采区13-1煤为例,以巷道揭露资料为依据,验证了叠前深度偏移深度域属性分析的优势与可靠性,为今后的深度域地震资料小构造解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速度分析是地震数据处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准确的速度场为偏移成像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高精度的速度模型是提高潜山成像质量的关键。基于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速度建模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好项目运行周期、建模效率、建模精度等不同要求。因此针对不同构造区,采用合适的速度建模方法尤为重要。文章以渤海某工区为例,首先探讨了不同速度建模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工区目的层状况选择优势互补的速度建模方法。即针对浅层以平层构造为主的目的层采用网格层析方法,针对中深层潜山构造采用非线性反演方法,针对潜山内幕及基底构造区采用速度扫描的立体层析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组合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可以比较快速的得到高精度速度模型,速度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及地震剖面高度吻合,在大大缩短项目运行周期的同时,提高了潜山构造区成像精度,验证了组合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位于郯庐走滑断层下降盘的旅大A构造由于受到多种构造运动影响,导致断面附近地层偏移归位困难,普通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及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不能满足勘探工作的需要,因此选用高斯射线束(GBM)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本构造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文在确定了射线束偏移原理在高陡地层处理方面优势基础上,从去噪声,去多次波,各向异性速度场建模等三个主要步骤说明了该方法针对本构造的有效性。通过处理结果与叠前时间偏移、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剖面对比,GBM法叠前深度偏移使大断层断面归位清晰,地震轴连续性提高,多次波得到有效抑制。验证了GBM法叠前深度偏移在偏移成像处理方法中的优势,为采用该方法处理具有相似特征的构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南川-焦石坝南三维工区地震资料为研究对象,为提高涪陵页岩气地震资料成像精度,在传统的Kirchhoff深度偏移基础上,开展速度模型融合及优化、多属性约束的反射波井控网格层析反演、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建立及优化、优选RTM成像的关键参数等技术研究,利用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研发的RTM(叠前逆时偏移)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系统,实现各向异性RTM偏移。该技术在涪陵页岩气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改进了剖面的品质,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精度,探索了一套山地资料中针对页岩气储层成像的各向异性RTM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受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和过去采集装备及技术手段的限制,潭口地区以往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该区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信噪比和改善成像效果.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在复杂构造叠前精细处理、复杂构造叠前偏移成像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潜山表层风化壳油藏研究较多,潜山内幕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较少状况.从油源条件、构造活动对储层发育、输导方式和封堵盖层的配置等角度研究了桩西潜山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孤北洼陷和桩东凹陷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储层、盖层、圈闭的发育主要受控于褶皱和断裂构造,由此形成以裂缝为主的复杂圈闭组合.油气沿油源断层和褶皱-断裂-裂缝进入潜山内幕溶蚀带成藏.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裂缝发育程度,正断层尤其是油源断层对下古生界储层改造是油气运移指向区,逆断层下盘地层挠曲形成缝洞发育带可形成富集高产油藏.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测井、钻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对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类型和油气输导体系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已发现的潜山油气藏,建立了不同油气输导体系与潜山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圈闭遮挡条件,可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等3种类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发育断裂、不整合、内幕溶蚀层和复合型输导体系等4种类型;受碳酸盐岩地层、断层活动性影响以及与油气生成时间的匹配,断裂型输导体系具有高效性和时效性的特征,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内幕油气藏;不整合型输导体系由不整合上部底砾岩和下部淋浴带组成,具有“双层”输导的特点,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潜山坡油气藏;内幕溶蚀层型输导体系由潜山内部的溶蚀孔-洞-缝系统组成,其发育程度受内部地层泥质含量控制,有利于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复合型输导体系由单一型输导体系复合形成,具有“多样式”的特点,可以形成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歧口凹陷面积5280km2,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都十分复杂。复杂的施工环境所产生的噪音问题、能量和子波复杂变化问题、覆盖次数不均匀问题及地下复杂构造变化所产生的成像问题等,使得"超大面积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超大面积三维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面临的问题及攻关难点,建立了一整套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与思路,通过应用叠前多域高频随机噪音的衰减、可控震源子波小相位化处理、连片子波整形、数据规则化处理、WEFOX叠前成像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解决了本区勘探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比常规偏移具有方法简单、运算速度快以及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应用到2-D和3-D地震数据偏移成像。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是高频近似条件下的偏移算法,可以利用射线跟踪技术可以获得地震波旅行时间,沿着该射线路径传播的时间积分求和来实现偏移成像。由于射线跟踪算法适应于横向变速介质,因此,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也适应横向变速介质。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南阳油田复杂构造的成像,该区构造产状不仅陡,断层也多,偏移结果表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在该区可以获得较好的地震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八面河地区潜山发育,分布广泛,且具备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是东营凹陷的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潜山成因类型和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方面探讨古潜山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郭井子潜山带主要形成复合型潜山油气藏,草桥潜山带和广饶-羊角沟凸起带为残丘型层状油藏;羊口潜山带和沙子岭潜山带为断块型块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综合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新发现的三道桥潜山气藏的潜山结构和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道桥潜山为晚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由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块潜山,发育多组断层和断片结构,长轴为NE—SW向,上覆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三道桥潜山是由下部古元古界花岗岩结晶基底和上部的一套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地层、以及之上的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共同组成,其中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地层经历过埋藏成岩改造;三道桥潜山气藏的储层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储层基质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洞;优质储层主要受后期断裂和岩溶作用控制。三道桥潜山气藏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潜山构造裂缝和岩溶作用发育,具备形成优质储层和油气藏的条件,因此,该区带类似的潜山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8.
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裂缝分布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以岩芯分析、岩石力学实验、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地质模型及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应力场数值,得到了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及其方向的分布;并根据岩石破裂准则。计算了岩石破裂率的分布.从而,研究预测了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构造裂缝的发育分布及裂缝走向.对定量描述成果与实际资料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该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boreholes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data, the control over karstification of buried carbonate hill reservoir in Renqiu oil field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Karstific caves, fissures, and pores in dolomite of Wumishan Form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voids, 2) the barrier of argillaceous dolomite can result in the existence of residual oil areas under oil-water interface, and 3) the mosores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buried hill are also potential areas of residual oil.  相似文献   

20.
埕北30下古生界潜山古岩溶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埕岛地区的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该区下古生界各种古岩溶作用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了各期次古岩溶的发育模式、特征、控制因素以及识别标志.将埕北30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的古岩溶作用分为6期:第1期(加里东早期),主要为地表淡水岩溶;第2期(加里东中期—海西期),主要为暴露期表生淡水岩溶和末期的海水岩溶;第3期(印支期),主要为剥蚀区的暴露表生淡水岩溶作用和覆盖区的埋藏区淡水渗滤岩溶;第4期(燕山早期),主要有地表淡水岩溶、埋藏淡水渗滤岩溶;第5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主要为深埋型地下热液岩溶;第6期(喜山晚期),主要为地下热液和埋藏有机溶蚀型岩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